车拥军
北极狼与北极兔,是构成北极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两类生灵。
一只名叫壮壮的头狼带着狼群从荒原远处杀气腾腾地走来,多日的饥饿,已让它们凶相毕露。一只正在食草的北极兔显然闻到了血腥的味道,先是驻足远眺,继而撒腿飞奔。而壮壮为了这顿美味,腾云驾雾……眼看壮壮长长的獠牙就要触到兔的尾巴,兔利用身小灵巧的优势,突然一个急速回折。壮壮体大速猛,刹车不及,一个狗啃式伏地,回头一望,兔已跑出几十米开外。壮壮再追,紧要处兔又是一个急速调头,壮壮又一次被戏耍。如此反复,壮壮已筋疲力尽,眼睁睁地看兔子逃回洞穴,沮丧至极。
肚里饿得难受,当然不会放弃眼前的“肥肉”。硬追不行,那就来一个死守。壮壮蹑手蹑脚地走到兔穴口,缓缓趴下,屏声静气,虎视眈眈,等待兔子送上门来。“狡兔三窟”,真是不假。地下兔穴如一张网,巷巷相通,巷口多多,窟中有窟。北极兔也是聪明的角儿,它和壮壮打起了“地道战”,玩起了“老鼠戏猫”的游戏。它通过灵敏的嗅觉,判断出壮壮所趴的位置,转而溜到另一个出口,探露出半个身子,抓耳弄腮,招摇显摆,以示挑逗,待壮壮扑杀过来,它“哧溜”一下缩回洞穴。一而再,再而三。壮壮在反复的戏弄中,消耗了体力,出现了懈怠。不经意间,兔瞅准时机,冲出洞穴,风驰电掣,转眼间就消失在天际深处。壮壮望着北极兔越走越远、越走越小的背影,它垂头丧气地回到狼群,率领队伍继续赶路。
好在无边无际的北极不缺美味佳肴。果然,千米之外,又出现了一只北极兔踽踽的身影。此时,壮壮似乎突然长大,变得沉着稳健,它示意狼群停下脚步,装着若无其事、气定神闲的样子。我猜想,它们是在迷惑北极兔放松警惕,布置“戰术”。
绞杀开始了,只见壮壮一马当先,两个兄弟分列左右尾随其后,呈“三角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北极兔杀奔而去。这阵势,更像篮球场上“三线快攻”。
“年初一喝酒——头一回。”如此陌生的阵势已让北极兔阵脚慌乱,不容许它半点儿迟疑,只得豁出命来逃生。仅凭跑功,兔子当然不是狼的对手,追击不到几分钟,壮壮已离北极兔仅有半步之遥。北极兔无奈使出它们惯用的独门绝学——急速回折。可这次不灵了,它虽躲过了壮壮的利牙,却在回折后落入紧随而至的壮壮兄弟爪下。这个时候,我才明白,狼群的“三线快攻”原来是一个“杀招”,无论北极兔向左或向右回折,都会被壮壮迎头赶至的两个兄弟捕获,这一招真是精巧至极。狼群如愿以偿,北极兔最终成了它们的“战利品”。
狼群的智商令我刮目相看,叹服不已。我内心反复回放狼群捕兔的三个场景,一条伴随它们捕猎智慧发展的轨迹呈现在我眼前:从角力硬刚到守穴伏击、到列阵合捕;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一招狠于一招,一招高于一招。但它们却又互为因果,前者是铺垫,后者是升华。智慧表现路径不断成长、上升,就如它们身体成长一样,一点点变化,一天天壮大。
所不同的是,身体的成长需要的是营养,智慧的成长需要的是磨砺。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