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农村体育休闲发展的方向与举措

2020-11-30 09:00赵连保
中国瓜菜 2020年9期
关键词:生态化视域文明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一书的作者是孙刚教授,该书主要立足于生态文明社会背景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下,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探讨如何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相匹配的农村体育是一项摆在各级政府和体育工作者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该书运用社会学、生态学、体育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研究农村体育生态化发展,涉及生态文明与农村体育理论研究体系、历史沿革、发展特点、参与主体、体系构建、发展对策、个案研究等,旨在探索和提出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思路,发挥其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此外,《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一书对当前中国的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困境进行了生态化探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农村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必须直面现状的不足,从理论角度探究本质问题,由此谈及农村体育的发展方向与举措,分析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未来。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一书共十一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的现在、过去和未来。作者认为农村体育生态化概念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信念、价值观和愿望的表述,受所在地区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差异影响,其发展也有一些明显的差距。第二章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体育发展概述。认为生态文明的形式和内容是在社会建构的基础上,承认相对主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了农村建构生态性体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为生态文明提出前后的农村体育发展历程。举步维艰,维形可喜(1949—1958年)、曲折历程,可圈可点(1959—1965年)、寒冬而至,百花凋零(1966—1976年)、山回路转,枯木生花(1977—1985年)、深化改革,繁荣发展(1986年至今)。第四章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的特点与特征。第五章为社会变迁与农村体育生态化。表述了社会变迁的概念简述、类型 、因素、主要特点,以及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生态化的影响。第六章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农村体育主体分析。第七章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研究。阐述了文化、体育文化、农村体育文化三者之间关系, 针对农村体育文化的特征,再现了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发展困境、发展重构。第八章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研究。作者提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概述,以及今后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本思路。第九章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构建。基于农村体育服务体系概述,构建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措施。第十章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建设发展研究。主要谈农村生态体育发展的策略和农村体育生态化建设发展对策。第十一章为生态文明视域下山西省农民体育调查个案研究。通过山西省的个案调查,发现农村地区的体育发展应保持长远的眼光,尽最大程度的努力保障农村体育受众的利益。总而言之,孙刚教授通过该书,立足当前体育发展困境,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未来生态体育发展的可能性,并就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考虑当前进行农村体育改革的着入点,对于当前我国的农村体育休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1 农村体育休闲定义阐述

要想探索真正适应我国农村体育休闲发展的合适道路,首先必须明晰农村体育休闲的定义。休闲体育的概念与体育相比,有一些定义上的差异,近年来受到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休闲体育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希腊关于休闲运动的分析,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其编著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休闲运动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核心”。之后一些学者分别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休闲运动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预测了未来休闲运动的各种场景。休闲体育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且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对于体育健身的形式也追求绿色理念,农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满足了其需求,由此农村体育休闲的发展逐渐火热。随着农村发展趋于规范,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居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使得农村农民对于发展体育休闲表示了认可和接受。健康中国背景下,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讨自然休闲时代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变革至关重要。由此,本文对于农村体育休闲的定义,结合该领域的认知,认为农村体育休闲综合了休闲活动和体育项目的特点,是带有明显体育性质的休闲娱乐活动。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中,孙刚教授探索了未来的农村体育教育场景,认为短期内最有可能的未来是“更多相同”。他大胆地呼吁进行长期的彻底改革,认为如果没有改革,体育将面临灭绝。由此,《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为当前农村体育休闲发展指明了方向,应从长远角度考虑,明确体育休闲的概念和意义,紧扣未来体育发展改革的方向,推动农村体育休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农村体育休闲发展审视

農村体育发展的核心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第十一章进行了相应的个案研究,认为农村的体育事业发展不如预期,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抓住体育发展的核心,对于体育理念的认知存在不足,对于当前的体育发展困境审视不足,而错过了体育发展的良机,其改革的措施也是极为拙劣的。由此,当前农村体育休闲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持续的改革工作,首先除了明晰体育休闲的定义,还应对当前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审视。

结合一些农村体育休闲发展调查,一些学者发现在一些农村中的体育活动开展,与当前新时期的农民体育休闲需求,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明显不符,导致很多人对这些体育活动兴趣不大,并没有确立其新的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由此,结合农村体育休闲发展调查,一些学者探究发现其体育休闲发展存在的一些困境。

第一,农村体育休闲发展过程中,一些建设者对于休闲和休闲体育的概念认知存在很大的不足,且对于体育休闲概念宣传的普及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人们在追求体育休闲发展时,往往发生很大的偏差。第二,当前农村体育休闲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体育休闲发展的环境改造不足,相应的体育休闲的基础设施和条件相对较差,对于农村的自然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体育健身和休闲的需求。第三,农村体育休闲发展过程中,一些建设者简单地将体育休闲与传统体育方法进行混淆,进行简单的体育基础建设和资源整合,其地域文化和休闲元素融合不足,农村体育休闲发展形式单一。基于此,农村体育休闲未来发展要明确体育休闲与体育及休闲活动定义上的差异,审视农村体育休闲发展现状,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3 农村体育休闲发展举措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中,对于当前的体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即立足当下的体育发展现实,从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教学、文化传承等关系着手,重构体育概念。该书认为生态体育无论场景变化如何,都应直接貫通体育文化,通过学校、社会等多种教学方式,创新体育文化,重新定义体育形式和内容。基于此,农村体育休闲未来发展改革,应从体育休闲文化角度出发,分析体育休闲发展的现状,从长远角度考虑,创新体育休闲改革和建设。下面就农村体育休闲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第一,农村体育休闲发展,应加大对体育休闲这一方式的宣传,与当地的体育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广播电视部门等合作,制定特色的文化宣传方案,使得人们加深对于体育休闲的理解。同时,针对农村农民对于体育休闲认知的不足,做好基层宣传讲解工作,并派遣专业人士到基层进行示范,并通过学校的教育宣传,进一步扩大体育休闲的宣传面,切实做好人人皆知的目标。第二,农村体育休闲发展,应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原则,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实现做好农村体育休闲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体育休闲基础设施点,充分满足更多的人口对于体育休闲的需求。第三,农村体育休闲发展过程中,应明确传统体育与体育休闲的差异,注重开发体育休闲的资源价值,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特色,开发体育休闲产品链,如食品、美容、影音、健身、教育培训、水上娱乐项目等,从而促进农村体育休闲实现产业化发展。另外,为了规范农村体育休闲发展秩序,加强针对性的法制化建设也至关重要,农村的管理部门也应将农民体育休闲涉及到的相关事项,纳入管理制度规范中,建立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充分保护农民体育休闲改革成果,推动农村体育休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总 结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一书中作者基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体育发展状况,对未来生态体育的发展形势做出了大胆的判断,运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生动的文字,对未来的体育场景进行了描述,对于当前农村体育休闲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我国农村体育休闲建设,可借鉴该书中内容和观点,从农村休闲体育改革着手,并关注农村体育休闲相关的研究动态,加快农民体育休闲建设进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进而增强人民体质健。

(赵连保,男,硕士,副教授,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书名: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体育生态化研究

作者: 孙 刚 著

ISBN: 9787030554956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7月

定价: 89.00元

猜你喜欢
生态化视域文明
高中历史生态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漫说文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文明过春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