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曲院风荷,粉墙黛瓦,涓涓流过的小河水,门口踱步的大白鹅,这样的美景是否让人向往?“我希望给游客带来的不仅仅是住那么简单,而是让来这里的人有回家的感觉。能在这里真正放松下来,让时间慢下来,享受简单的快乐!”苏彤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的第38代后人,在千年古村呈坎打造暖心民宿,真正还原了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绝唱。
“黄山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而且一年四季都值得去。黄山山美水美,有云烟,有古城,有湖畔,还有特色徽派古村落,所以我把民宿建在了黄山市徽州区一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上。”苏彤说。
回归乡村,追忆童年
2014年,苏彤还是一位在商场打拼的职业女性,城市的快节奏让她愈发感觉身心疲惫。一次,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黄山呈坎村,迎面扑来的田园气息,瞬间唤醒了她的儿时记忆:白墙黑瓦的古建筑,旁边是一片荷塘,还有小拱桥,倒映在池面上的小村庄就像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那一刻,她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苏彤转头看看女儿,突然有了一种想法:应该让女儿拥有像自己一样有趣的童年。
苏彤开始在呈坎村寻找心仪的老宅。呈坎村的老宅不少,可是挑来选去,她始终没有找到想要的那种。正当她灰心之际,无意间遇到一片临湖而建的老宅,虽已荒废,但一群悠然出入其间的白鹅,使她心里一动。“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苏彤心里的诗意被唤醒。这不正是自己想找的老宅吗?
古村庄破败的景象让苏彤心生感慨,一栋栋老宅仿佛在等待被唤醒。苏彤决定按照“家”的标准改造并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老宅原来的样貌,让改造完的老宅有“家”的感觉。
承文化之脉,筑诗意栖居
整整两年,苏彤日日穿行废墟之中。废弃的老宅在她的操持下终于焕然一新。朋友们纷纷提议:“这里这么好,不如开家民宿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苏彤接受了这个建议。
做民宿,起什么名字呢?在家人的建议下,苏彤用了祖上的堂号“澍德堂”。“澍德堂”三个字,有历史,有故事。“澍”字本为及时雨,雨水为大善,与“德”相得益彰,传承意义非同一般。她和家里人算了一下,从堂号停用到再用,正好是一个甲子,她觉得一切就像注定的一样。
对苏彤来说,民宿就是一个家,是一种回归。回归故里,回归旧日时光,回归到记忆的安静里,回归到自然的生活里,回归到田园的诗意里……
澍德堂保留了徽派建筑的外部结构,只是增加了宅子内部的使用功能,守护住了传统徽派的园林之美和建筑之美。简约的家具,清浅的色调,让房间显得亮堂而淡雅。拂柳、观荷、静思、时雨……16间客房的名字充满诗意,像爱情一样成双成对。每一间房都能看见永兴湖上的荷花,推窗观花,开门见水。客房保留着古旧色调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流行的家具元素,而且在搭配上恰到好处,不会太过突兀。
打造温暖如家的民宿
进入澍德堂的庭院,沿着蜿蜒小径拾级前行,在一片树丛的掩映下,一方潋滟荷塘蓦地出现,令人眼前一亮。就算是秋冬季节,景色也着实惊艳。正午的阳光洒在一汪静止的湖面上,对岸的小桥连同整排错落的马头墙建筑倒映其中,几只大白鹅在岸边追逐嬉戏,清风过耳,残荷翻动,荷塘池水泛起阵阵涟漪……这是澍德堂独有的浪漫。澍德堂的客房在荷塘另一侧,需要经过前台并沿着长廊小走一段。前台所在的厅堂,两棵参天古树从屋子顶端穿过,一旁的透明玻璃下潺潺流淌的活水,半开放的设计将空间与自然融为一体。出了前台是一条宽阔的长廊,依旧用玻璃做了隔离,既保证了充足的光线,又阻挡了廊外的冷风。这阳光房般的过道又怎能轻易浪费?苏彤在这里搭起桌椅,放好茶碗,待水汽氤氲,泡上一壶黄山茶,即可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茶时光。
室内装修大面积运用原木色调和暖灯源,搭配随处可见的纸扇、插花,使得房间整体风格雅致温馨。置身其中,浮躁的心瞬间归于平静,只想好好享受这片宁静的时光。大部分客房配有浴缸,结束一天的旅程后,看着窗外漫天繁星,泡在热汤里舒缓一整天的疲惫,身心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经过几年的运营,澍德堂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成为很多游客的首选。“澍德堂的回头客特别多,有的住过一次之后再来,还要住同样的房间。如果订满了就一直等到房间空出来为止。”苏彤感觉很欣慰。
霁月光风同作伴,荷塘黛瓦共为邻。澍德堂留住的并不是旅者回家的步伐,因为从步入庭院的那一刻起,这里便已成为他们安心的家。
“给人感觉暖暖的……”“这里的氛围很好!”“好漂亮,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游客们纷纷对澍德堂点赞。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宿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澍德堂也不例外。但当3月21日澍德堂恢复营业的第一天,便出现了满房的奇迹。随后,苏彤接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订单,一个客户一次性付了30多万元的房费。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厨房,没事还得去菜市场。”成功背后是苏彤不为人知的努力,她在岁月静好中负重前行,在负重前行中享受着岁月静好。苏彤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游客在黄山有一个温暖、舒适、方便的家。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