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华(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浙江绍兴 312000)
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阵地在思政课堂,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怎样提升思政课的整体水平?怎样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探索的经验是:以学科研学共同体建设为平台,以“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实践”为抓手,促进学习型、开拓型思政教师的成长,为办好思政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行动的依据。我们制定了绍兴市第一届研学共同体的《申请条例》《发展规划》《量化考核办法》《结业及优秀学员考核办法》等管理制度,使研学共同体建设驶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第二届研学共同体组建后,根据需要,我们又增添了《导师聘任条例》,以助力团队发展及成员成长。第二届研学共同体特聘5位导师:绍兴文理学院的高奇扬、蒋洁蕾博士,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钱煜明老师,上虞中学副校长、首届研学共同体成员朱丽萍老师,绍兴市资深命题专家、鲁迅中学蔡迎春老师。根据活动的性质,不定期地邀请聘任导师开展课题、课堂教学和命题等方面的指导,增强共同体成员的内生动力,促进成员的全面成长。
绍兴市研学共同体团队每届人数不超过20人,有5年以上教学经历的思政教师即可报名参加。每届任期3年,可以连任。为发挥团队的引航作用,提高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组建异质小队,让成员在完成任务中提升业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扩大区域影响力。
1.组建各类专业的目标团队
根据学员的兴趣特长,我们把研学共同体专业团队分为课题研究小队、课堂教学小队、试题命制小队(见表1);把有兴趣特长、培养潜力的成员,进行有机组合,组建目标团队,由成就较为突出的骨干成员任“小队长”。团队成员参加研究小队之后,以扬长补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共同成长。
表1研学共同体专业团队分组
2.组建团队成员领衔的区域研究小团队
我们要求各成员根据需要组建自己的区域研究小团队,以发挥骨干成员的辐射作用。如黄少鲁老师的诸暨市名师工作室,凭借工作室平台,带领成员参与各项活动,锻炼各种教学技能,产生区域辐射效应。区域研究小团队的组建,解决了共同体成员地域分散、活动组织难的问题,而采用统分结合的活动管理方式,提高了其活动的参与率和实际效果。
完善制度是前提,执行制度是保障。根据《绍兴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学共同体申请条例》,只要条件符合的,就可以随时申请加入,确保团队有源头活水。如第一届研学共同体,中途吸收2位优秀教师加盟,培养成骨干成员。无特殊情况,请假2次的,一律作劝退处理,第一届就劝退了1名成员。结业考核优秀的成员,优先考虑加盟下一届研学团队。第一届共有3位优秀成员加盟第二届,为共同体的持续发展、良性循环提供了人才保障。
研学团队整体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目标激励机制。团队要有整体目标的发展方向,团队成员务必跟上团队成长步伐。
根据各种活动,我们建立了成长积分制度。如进一步完善“绍兴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学共同体成员业绩量化表”(见第27页表2),把量化结果作为共同体成员申请加入、年度考核、结业考核的依据,并一以贯之,使团队成员专业素养的培育更具操作性和科学性。
只有明确“我在哪里,将往哪里去”的前进方向,才能增强自我发展的持续动力。制作各位成员的雷达图,让成员弄清楚“我的优势,我的潜力”。摸清成员全面信息后,对整个团队发展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团队发展的新举措、新路径。
我们选取了第一届研学共同体3位老师的自测统计表,依据课堂教学、学术地位、学术交流、课题论文、命题等5个主要指标,制成图(1)。
说明:为了反映抽样教师在素养方面的差异性与成长性,每项指标积分以累计的方式统计,不设限定。
教师根据图(1),可以清晰地看到自身的短板,从而找到今后固强补弱的方向,明确发展的路径。如王老师在命题方面具有优势,但学术地位方面有所欠缺;朱老师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优势,而课题研究与论文、学术交流等方面优势更明显;俞老师在课题论文、学术交流方面有优势,但在命题方面明显不足。
根据图(2)可以发现,经过3年的努力,这3位抽样教师弥补了短板,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届绍兴市政治学科研学共同体组建后,根据12位新成员填写的业绩量表,制成了图(3),对第二届研学共同体团队作整体分析。
表2绍兴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研学共同体成员业绩量化表
说明:各项指标数据,是从省级、市级、县级层面进行量化统计的。
根据图(3)呈现的信息,整个团队在市级层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在县级层面的潜力较大。从衡量指标来看,市级层面的公开课、学术交流、论文发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县级层面的课题立项、专业学术地位、优质课等方面具备相当实力,在课题研究与指导、优质课、命题、教研团队组建等方面有相当潜力。为此,必须聘请高校的博士担任课题研究导师,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担任业务导师,省级命题的资深教师担任命题导师,并指点迷津。
省级课题,上下联动,捆绑参与,是研学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点燃教师发展的助推器。把课题细化做实、精深钻研、服务教学作为教科研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团队成员综合素养的主渠道。
课题研究是点燃思维火花、积聚团队智慧的探究性平台。在市教研员的带领下,团队积极申报省级课题,引领团队成员开展课题研究。
第一届研学共同体围绕省教研课题“基于双主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2017,G17178),共同体成员分工合作,从“追问与探究的艺术”“教学媒介的选择与使用”“教学情境的选择与处理”“教学板书设计”等方面梳理研究策略,开展研讨活动,展示活动成果。该课题成果获得了省三等奖。第二届研学共同体对“基于双主体的高中政治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2019sc220)继续展开研究,以深化第一届研学共同体研究的成果。课题组成员调研重心下沉,突出教学设计,探寻人机智慧交叉点,着力克服当前智慧课堂存在的缺陷,且返璞归真,回归教育本位、人性本位和学科本位。围绕省级课题还有“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政治精准教学策略研究”“基于素养本位的智慧型思想政治课堂建设探微”等5个子课题在省市立项、研究。
为更好地对接课堂,实现教科研的初心,研学共同体成员积极参与学科教改项目与省市规划课题立项申报。研学共同体成员申报立项的学科教改项目如下:2017年为4项、2018年为3项、2019年为4项、2020年为4项。第一届成员有5个市级规划课题结题。第二届成员目前有2个市级课题申报、立项研究。
课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影响扩大。近三年来,研学共同体成员负责的课题获得市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多篇论文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等期刊上发表。与此同时,绍兴市政治学考、选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显著。
专家指导是课题质量的重要保证。团队聘请绍兴文理学院的博士对团队成员的立项课题进行了切脉问诊,以确保课题研究方向,务实研究,并有效开展。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开展2次以上课题研讨活动,对团队和成员立项的各类课题进行开题论证、研究实施策略、结题格式和成果提炼等指导。2019年8月,对“基于双主体的高中政治智慧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策略展开讨论,并对成员研究的分工和课堂探究作了具体的布置。2019年11月,又对该课题在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努力方向、成果表达等方面进行研讨。2020年1月,第二届研学共同体成立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对团队成员2019年绍兴市级立项的课题进行开题论证,共同探讨问题,把脉研究方向,受领重点任务。
活动平台不仅能凝聚团队综合力量,发挥“领航雁”作用,而且能给予团队成员成长的目标,锻炼前进的意志力。
目前,绍兴市主题教研活动有市级优质课评比、市关键问题评比、市教学研讨活动、新课程培训活动、90学分培训活动、个人教科研专场活动等。除上级或单位明确规定外,主要从共同体成员存在的短板和发展规划中确定主题内容。
一次确定一个活动主题,顶层设计,下发文件,统筹任务,分点到位,规范落实。开展绍兴市学科主题教研活动,既能提高教研的效果,也为共同体成员找到了成长平台。嵊州中学俞国松老师,自2007年6月评上中学高级后,个人素质自我提升陷入瓶颈,出现“中高高原现象”。加入第一届共同体后,他找到了自身发展的短板,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着力提升自身科研内功。《高中思政课惑点流程法教学的尝试》《科学“偷懒”示弱,“惑点”激活兴奋》等6篇聚焦课堂教学效率的文章在省级期刊公开发表。“基于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实践研究”“思政课不讲正确‘废话’的策略研究”等课题在绍兴市课题立项、结题并获奖,还成功举办俞国松教研个人专场活动。2019年1月,俞老师被评为绍兴市学科带头人,2020年1月,被评为绍兴名师。
研学共同体成员的快速成长,必须完成共同体成员的规定动作。不仅锻炼成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且提升成员的学科教学素养。
当前,共同体成员的规定动作有:读书活动、课题指导活动、市级命题交流活动、青年教师汇教点评活动、智慧课堂观摩活动、跨区域交流活动等。活动由共同体成员共同酝酿主题、策划、组织、实施、完成。2019年5月,在诸暨市开展的思政新教材的试教活动,由第一届研学共同体的成员担任主角,有序完成分工、备课、磨课、说课、试教,形成说课稿和PPT。上课指导与点评环节由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教研员、浙江省思政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挑大梁。
市级命题交流活动是共同体团队的拳头项目。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由团队成员参与其中一个模块或一组试题的命制;第二步,由试题命制小队参加审题和改题,制成模拟试题;第三步,统一测试后,进行专项研讨活动。分析成员所命试题的优缺点,约请专家点评,总结后续教学策略。无论是命题成员,还是审题、改题成员均有收获。
积极鼓励成员走出去,取得真经。团队成员刘帅、张晓峰两位老师加盟浙江省骆柏林特级教师网络名师工作室;黄少鲁、汤祖康两位老师加盟浙江省沈毓春特级教师网络名师工作室;吴益妃老师加盟潘新华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钱煜明老师参加浙派名师工作室等。这些成员与区域外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活动,聆听导师真传,都受益良多。
开展跨区联合教研活动。近几年,研学共同体与嘉兴、湖州二地市开展高三选考研讨活动,既实现了三地市选考资源的共享,也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总之,绍兴市探索思政学科研学共同体建设的各种有效措施,既有理论的前沿性,更有实践的开拓性,展示出团队在教学、科研、命题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共同体成员的自我发展,成为各级学科带头人、名师。绍兴市思政学科研学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培育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学科队伍提供了路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