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作为政府各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政务舆情回应不仅是政府防范系统性风险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市场、政府协同整治措施得以完善的具体要求。因此,想要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改革传统的工作机制,明确具体工作的责任主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实施细则,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将舆情回应的重点进行明确,进一步优化舆情回应的流程,科学评估舆情回应的结果。这样,才能保证政务舆情回应最终的工作效果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使社会大众在更加安定的环境中享受高品质的社会服务。
目前,我国政务回应工作主要被归类到党委宣传相关部门中,通过具体的宣传工作对各种政务舆情进行回应,导致政府部门的舆情回应工作不具备较强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突然发生重大舆情事件时,为了逃避应承担的责任而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务舆情回应相关规范和条例等文件曾明确指出,事件第一责任主体为对应涉事责任部门,政府办公厅应该与宣传部门互相协作,起到一定协调作用的同时,对政府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职责进行明确。
在开展政务舆情回应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分清各类舆情回应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舆情回应工作并没有对此方面进行明确的要求,导致政府相关工作经常会出现分不清主次的情况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舆情回应相关报告,报告中明确规定了需要重点回应的舆情工作种类,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颁发容易导致误解误读的舆情、影响公众自身利益的舆情、在民生领域严重触碰道德底线的舆情、有关应对自然灾害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舆情、下级政府应该主动向上级政府上报的舆情等。
对于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而言,政务舆情具有的严重等级越高,所涉及的决策层级就越多,导致回应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就会造成对舆论进行引导的最佳时机被错过。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舆情回应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相关部门必须对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特别重大事件的舆情,做到第一时间发声以及快速作出对策,要求在24小时内针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开展新闻发布会,要求在48小时内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开展新闻发布会,并且对大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回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舆情回应工作具体的开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性的信息和报道。
针对我国目前行政体制而言,协调不畅、条块分割问题的影响比较严重,导致当舆论事件或公共危机一旦爆发时,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和有效的条件,错过最佳时机。因此为了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政务舆情回应相关政策明确提出,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具有较高全面性的政务舆情收集、商讨、研究、判断、回应、评估制度。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与网信宣传等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建立一套及时反应和快速调解的联动机制。除此之外,想要保证政务舆情回应机制的建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具体工作任务的考核中,将舆情回应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内容纳入其中。
1.把握舆情报告标准
政府相关部门想要保证政务舆情回应报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标准性,必须加强对基层单位舆情判断能力的提升。基层政府单位在对本区或本部门管理范围内具有的舆情是否应上报进行判断时,必须掌握以下两个原则,第一,相关基层单位必须对发生的舆情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当确认舆情具有的风险严重超出自身的管理范围和处置能力时,必须第一时间启动重大舆情报告机制,将发生的舆情向上级有关部门详细汇报。与此同时,基层政府单位必须明确了解,并不是所有高发、多发的舆情都存在能够演变成重大舆情事故的风险。第二,经过各部门一致协商认定为重大事情的舆论,应该在涉及的区域或部门合作下共同对应,并且应该在第一时间启动重大舆情报告制度。比如,夏季是露天烧烤相关舆情的高发时期,其中涉及到食品安全、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占道经营等众多社会问题。因此,在解决此类社会舆情的过程中,需要食品监督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市政市容管理部门共同合作进行治理。
2.快速启动报告程序
政务舆情相关工作的开展在全媒体舆论环境下,具有舆情产生速度更快、传播速度更快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舆情事件,对具体责任主体形象的打击破坏,并不是在事件的高发点才开始,而是从舆情产生的第一时间便已经形成。因此,启动对应舆情回应程序的时间,直接决定了舆情回应工作的质量,只有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舆情报告程序,才能及时处理和回应具体的舆情。比如“东方之星号”客轮的沉船事件就应该被列为重大舆论事件进行及时调查与回应。在这起重大突发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相关交通部门、长江海事局(专门负责长江流域安徽段至重庆段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大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在开展应急处理工作的基础上,开启重大突发舆论事件的上报流程。不仅能够使上级交通部门第一时间对相关事件的发生、经过、现状进行详细了解,而且为接下来布置协同应对、统一指挥计划争取到了更加充分的时间。
3.同步开展处置回应
当重大舆情事故发生时,对应的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对舆情进行准确的分析并上报,同时还应该及时开展舆情回应工作,尽可能保证舆情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当具体的舆情事件处于爆发初期时,应该对于情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程度进行准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及时开展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回应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舆情事件的发生根源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程度阻止舆情事故的恶化。
想要保证政务舆情回应相关工作具有较高的效率,满足人们对舆情的了解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舆情督办机制。不仅能够保证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更加明确具体,杜绝推卸责任、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舆情事件的第一时间有对应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有效降低舆情事件造成的影响。在进行新政策相关信息的推行和发布时,必然会引起蝴蝶效应,导致舆情存在较大的风险。政府相关部门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对政务舆情工作的结构以及舆情回应的模式进行重点改革,使传统舆情工作回应的工作流程、组织结构、领导意见实现全面改革。政府办公厅在开启舆情督办机制、将具体的主管要求下发给主管部门时,应该注意与编制部门、网信部门、宣传部门之间的有效协调与沟通,保证具体的督办要求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的详细分析能够知道,在我们国社会整体发展势态不断上升的环境下,社会舆论环境以及公共事务内容更加复杂多变,因此,为了保证社会舆情工作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结合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政务舆情回应工作进行全面改革。由精细化管理代替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有预见性应对代替传统被动响应。在此基础上,提升对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的有效运用,保证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准确分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具有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