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寅生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深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把各项准备工作往前赶、往实里抓。军事人才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中的重中之重,而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准备是海上军事斗争人才准备的一个重点,加强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是摆在各级首长机关、院校和舰艇部队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海上军事斗争“政治仗”特点凸显,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政治能力。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海上军事斗争关涉政权安全、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及国际格局演变,其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之强前所未有,“政治仗”特点显著增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在这样一个新的关键发展阶段,更加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比以往更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具备吃透大政方针、筹划军事行动的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海上军事问题,善于着眼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筹划海上军事行动,以放眼全局的政治视野、敏锐观察的政治眼光、精确分析的政治头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政治定力,清醒应对海上各种挑战。在组织兵力行动时要充分考虑海上军事斗争中的复杂政治因素,打还是不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
(二)海上军事斗争“体系仗”特点凸显,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联合素养、军事能力。随着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加速向信息化战争及其高级阶段智能化战争演变,未来海上战争必将是集多种力量参与、多种手段配合、多方联合行动于一体,在陆、海、空、电磁、太空、网络等多维空间实施作战行动,各个领域相互支撑、互相依托的“体系仗”特点日益凸显,对作战指挥战略性、联合性、时效性、专业性、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习主席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着力构建现代海上作战体系,努力增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树立联合协作意识、掌握联合作战相关知识、具备良好联合素养,必须努力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做到既会做政治工作,又会指挥打仗;既能成为政治工作行家里手,也能成为军事工作行家里手;既能协调参战各方关系、建立彼此互信形成合力,也能配合军事干部组织指挥、配属各方参战兵力联合行动。
(三)海上军事斗争“域外仗”特点凸显,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独立的指挥素养、决策能力。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形成了重大海外利益格局。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安全保障就必须跟进到哪里。舰艇部队作为人民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必须紧跟国家海外利益拓展进程,增强在更广阔的域外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打赢“域外仗”的能力。域外作战远离本土、远离领导机关,上级决策指令到达作战海域存在时间差,加之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上级指挥难以实时把控。这就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高超的指挥素养和独立自主决策能力,要有宽泛的战争相关知识、熟练的指挥技能、灵活创新运用战法的能力和英勇顽强的意志品格;要掌握潜在作战对手的军事情况,有独立自主指挥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特别是指挥打仗的能力;要熟悉世界主要港口、海峡、航道、水道等的水文气象资料和地缘政治知识,了解沿岸各国各地区风土人情、民族宗教等情况,能够做到综合各种作战相关要素,特别是在远离本土的特殊情况下,独立作出科学正确决策,实施临机处置。
(四)海上军事斗争“混合仗”特点凸显,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的舆论法理素养、心理攻防能力。海上军事斗争不是军事力量单一对决方式,政治、军事、法律、舆论等多元化作战手段的混合运用,使得“混合仗”特点显著增强。这就要求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的舆论法理素养和心理攻防能力。在伴随武力运用全过程的舆论法理斗争和心理攻防中,能够做到综合舆论要素,研判舆论态势,做到主动出击,抢占舆论制高点,并针对强敌舆论攻击的每一处新变化,迅速作出有效应对;能够具备在海上斗争一线合理运用规则的能力,会组织指挥部队在国际法框架下行动,为国家政治外交斗争赢得主动权;能够掌握当面之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打击,瓦解敌军士气;能够组织部队做好心理防护,增强抵制敌心战宣传的“免疫力”;能够在错综复杂、高度紧张的战场情况下,保持心理稳定,做到临危不乱、沉着指挥。
(一)军队院校教育与海上军事斗争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教为战”的教员队伍有待加强。从调研情况看,部分政治教员长期脱离部队演训场,教学设计跟不上战法创新,授课内容滞后于练兵备战实践,教员教的到部队用不上,部队需要的教员没有教。二是“练为战”的教学改革有待深化。从培养目标看,政治干部不同阶段培训标准和内容的逐级递进、有机衔接不够。从教学方法手段看,政治教员授课实践性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演练、混合式教学等还未全面铺开,与部队联教联训联演联研的路子也未完全走开。三是“保障为战”的教学条件有待完善。政治工作专业教材更新不及时,各类典型海战环境下政治工作案例库、想定库、基础数据库等教学资源不丰富,政治工作专业教室、实验室以及相关的模拟仿真训练系统、训练器材等缺少甚至没有,导致政治工作教学训练水平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舰艇政工指挥人才的目标要求之间还有距离。
(二)部队训练实践与海上军事斗争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政治干部按纲施训难度大。调研发现,舰艇政治干部普遍感到完成新颁发的军事训练大纲要求有较大难度,存在基础差与标准高的矛盾。舰艇政治干部普遍从军事、后勤、装备等各专业改行而来,同时由于岗位交流较快,一些政治干部未训先用,致使军事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政治工作专业基础较差,难以完成按纲施训的质量标准要求。二是军政融合训练有效成果少。从近年来部队开展的实战化训练看,虽然有意识地在各种演习研训中增强了政治工作要素训练内容,但政治工作融入度仍然不够,有的单位在实战化训练中还存在军政“两张皮”、政治工作千篇一律针对性不强、舰艇政治工作指挥台位效力发挥不好、舰艇党组织领导作战不科学等问题。三是政治工作组训统一标准缺。当前舰艇政工指挥人才训练的主要依据是训练大纲和政治工作有关条例法规,与其他舰艇岗位和专业相比,舰艇政治工作训练资料、训练依据还不够系统。
(三)军事职业教育与海上军事斗争新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自主学习组织形态散。对军事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如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就是自己学习,不需要组织,想学啥就学啥。一些舰艇政治干部把军事职业教育简单等同于自考或函授,有的把军事职业教育看作院校课程的在线自主学习。二是专业学习内容少。当前,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有助于提高舰艇政工指挥人才“精”“深”能力素质的课程不够多,有助于拓展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广”“博”知识结构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利用率也不够高。三是网络学习条件缺。舰艇部队作战平台移动性强、战备训练任务重的特点限制了军综网、互联网的接入条件,作战平台航行在水下、海上作业时,难以接入网络开展在线学习。
(一)发挥军队院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切实筑牢舰艇政工指挥人才专业基础。一是坚持需求牵引,加强政治工作教学改革创新。紧紧围绕海上军事斗争新要求,加强政治工作教学体系建设,动态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设提升舰艇政治干部岗位素质能力的自主课程,实施政治工作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专项建设工程,持续推进海上军事斗争需要的政治工作教学想定和战例案例建设。拓展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海上军事斗争现实需求创新政治工作教学组训方式,实施军政合训,加大实践性、研讨式、模拟式教学比重,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与政治工作教学深度融合,增强教学效果。二是坚持为战教战,加强政治教员队伍能力建设。创新政治教员培训体系,建立军地院校政治教员培训基地,有计划安排政治教员出国留学、随舰出访、参加中外联演联训,为政治教员深入舰艇部队交流任职、跟训见学、参演调研等创造条件。健全政治教员选拔交流机制,大范围遴选舰艇部队优秀政治干部到院校任教。拓宽教员来源渠道,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新型教官制,健全高中级舰艇部队政工领导上讲台长效机制。三是坚持内涵发展,加强政治工作教学条件建设。紧前推进政治工作模拟训练中心建设,加快院校政治工作“智慧课堂”、研讨教室等专业教室建设,加紧研发政治工作教学模拟训练器材,为舰艇政治工作演训研练、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讨式教学普及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二)发挥部队训练实践“磨刀石”作用,切实强化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实战能力。一是合理设计舰艇政工指挥人才成长路径。针对舰艇政治工作岗位要求,从严把控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入口关,走开从军事、科技干部中选拔舰艇政工指挥人才路子。系统规划舰艇政工指挥人才任职交流路径,试点实施同级优秀军事指挥员改任舰艇政工领导办法,走开军政互换的培养路子。二是大力推动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实训实练。加强军政融合指挥研练,探索现代海战规律,深化作战对手特别是强敌研究,强化舰艇政治工作训法战法研究,将政治工作有机融入军事训练全流程,在演训演练、高戒备值班、实弹发射等重大任务中锤炼舰艇政工指挥人才,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干部说不上话、插不上嘴、找不准点、融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健全完善舰艇政工指挥人才激励机制。依据《军事训练大纲》,建立一套从筹划到落实全过程、全要素的政治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参考军事训练考核对政治工作各个训练内容逐一制定考核标准,并进行等级评定,做到有练必考、以考促训、以考促练。创新考核方式,坚持分级分类考核,把相应的考核结果作为舰艇政工指挥人才调整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助推器”作用,切实拓展舰艇政工指挥人才职业素养。一是高度重视,加强自主学习组织领导。依据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标准,明确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在岗学习任务。依托军事训练大纲规定内容,开展舰艇政治工作在岗继续教育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学习行为分析、状态监测和质量评估,推行“学分银行”制度,动态掌握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学习指导服务。二是优化设计,加强智能服务平台建设。针对舰艇政工指挥人才个性化学习需求,建强基于军综网和互联网的政治工作智能化服务平台。开发覆盖舰艇部队主要政治工作岗位和专业领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资源。增强在线教育平台的交互性,打通信息交流渠道,不断完善舰艇政治工作在线教育平台功能。三是需求牵引,加强网络基础条件建设。健全军事职业教育经费标准,整合挖潜舰艇部队现有教育训练设施,完善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多元化学习条件手段。加强卫星网络建设,确保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在远海大洋也能开展在线学习,同时在舰艇部队驻地增设大型网络服务器,存储和下载军事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增强舰艇政工指挥人才离线学习的便利性。
(四)发挥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作用,切实保证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培养效益。一是加强对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统一筹划。加强归口统筹、组织指导,加强体系建设,搞好总体设计,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细化指标任务,使各领域规划计划在目标指向、建设项目、资源配置上保持整体协调。加强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培养体系关联政策制度一体化设计,统筹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和军事职业教育各项制度安排,确保相互衔接耦合。二是加强对舰艇政工指挥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制定。对接培养路径,理清培训任务,整体推进舰艇政治工作训练大纲、教材和标准建设,对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部队训练与考核实施方案以及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计划等进行深化设计,统一制定相对应、相衔接、相配套的一体化培养方案。三是加强对舰艇政工指挥人才联教联训的统一管理。每年区分层次制定联教联训计划。健全海军政治工作学科专业协作机制,集中力量破解海上军事斗争中政治工作重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培养协作机制,依托舰艇部队建立院校政治工作实战化教学基地,推行部队与院校对口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