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提·萨克
(新疆库尔勒市英下乡畜牧兽医站新疆库尔勒 841000)
牛肠胃炎,主要指的是牛的胃肠黏膜及深部组织所出现的炎症,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损伤及机体中毒,存在着很大的传染性。而导致牛出现肠胃炎的病因非常多,诸如日常养殖过程中出现霉变饲料的投喂,不易消化食物的被误食,食用了存在病菌或寄生虫的饲料,环境卫生存在问题等,但凡可以对牛肠胃的黏膜造成损伤、引发肠胃免疫调节能力降低的因素都能够造成肠胃炎的出现。放牧养殖的牛极易患上肠胃炎,而在集约化的养殖场当中牛肠胃炎会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放牧牛在梅雨季节,牛会误食带有露水的草料或饮用不卫生的水从而损伤其肠胃黏膜,最终导致肠胃炎症的出现。而在集约化的养殖场中,由于养殖环境卫生存在问题,从而导致致病菌或寄生虫的大量繁殖,损伤牛的肠胃黏膜,如果出现,将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1]。
在牛肠胃炎的初期临床表现中,主要有食欲下降、饮水量升高、精神萎靡、体温增加等病征,甚至会出现便血的病征。在发病的中后期因为患病牛存在严重的腹泻问题,皮毛杂乱无章,甚至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导致牛肠胃炎发病的主要机制是由于肠胃黏膜部位的受损而导致其组织内部的继发性感染,病情本质就是肠道系统的感染。而导致牛出现肠胃炎的因素众多,只要是能够刺激到肠胃的伤害都会导致肠胃炎的出现。牛肠胃炎主要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个类型,原发性病情发展多为迟缓,而继发性病情非常突然。在养殖过程中不卫生的养殖环境、养殖模式,都是导致此类病情出现的关键所在,诸如霉变饲料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牛舍卫生条件低下等都可能导致肠胃系统的发病,引起肠胃免疫能力的降低,最终损害肠胃功能,导致感染的出现。病菌性牛肠胃炎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其致死率也很高[2]。
兽医在对牛肠胃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就是对牛腹泻的类型进行先行判断,随后依据疾病出现的时间、致病因素调查、腹泻状况、粪便中的病理物质等展开综合性地诊断。在上述病症基本符合的情况下,可以初期判断为牛肠胃炎,同时再与牛肠胃炎的临床表现种类进行结合分析。大多数情况下,在疾病出现后的一天内发生死亡的,可确诊为传染性,而无死亡出现的则诊断为非传染性。
具有传染性的牛肠胃炎,首先需要根据病原菌的检查种类进行免疫血清的注射。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先通过西药进行杀菌治疗,利用2L 葡萄糖溶液,与矽碳银、次硝酸铋配伍,通过静脉给药的方法进行用药,2 次/d,每次注射2 瓶,连续治疗3d,再将8 万IU 的庆大霉素、5%碳酸氢钠溶液、20%安钠咖溶解在2L 葡萄糖溶液中,3 次/d,连续治疗5d。在疾病状况得到初步控制之后,改用中药进行治疗。方剂成分主要有:黄柏、白芍、黄连各20g,诃子、栀子各30g,郁金、大黄各40g,黄芩15g,每天将汤汁灌服3 次,不断进行喂药直至病情基本康复。
在对非传染性肠胃炎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初期阶段可通抗生素进行治疗,2d 之后等到病情稳定之后,可配合使用中药治疗,避免患牛出现耐药性的情况,进而病根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继发性感染之后无助于治疗的继续。对于初期的非传染性牛肠胃炎,可将8 万IU 庆大霉素通过0.5L 葡萄糖溶液进行配药,每天进行2次给药,持续治疗2d。随后转为中医治疗:苦参30g、猪苓20g、白头翁40g、黄连20g、黄柏20g、秦皮25g、泽泻20g,每天将汤汁灌服3 次,持续治疗4d 左右,再依据牛的康复状况合理的添加些补元、健脾的药材,从而对牛的肠胃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节,优化牛肠胃炎所导致的体弱血虚。
从上述分析可知,导致牛肠胃炎病发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具有非常大的确诊难度,兽医必须认真审视肠胃炎和腹泻之间所具有的差异性,对导致牛肠胃炎的致病因素加强了解,并根据实际养殖状况及牛的表现进行牛肠胃炎的诊断。兽医建议,不管是怎样的病症,如果出现,必须立刻进行隔离治疗。疾病严重时可将实际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相应的防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