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危机的迷雾与困境
——孙子有关战争危机的理论及启示

2020-11-30 10:10姚振文
孙子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领导者孙子决策

姚振文

对于现代社会的突发性事件和重大危机,各地都有具体的相对完善的应急方案,但不一定有成熟的危机处理哲学作为理论指导,而兵法对解决这一问题似乎是很好的借鉴。战争是社会危机的特殊形式,其爆发的突然性、过程的不确定性、灾难的连续性、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决策的紧迫性,都远远居于各种社会危机之首。而《孙子兵法》作为研究战争问题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种危机生存哲学,其全书处处蕴含着应对危机、解决危机的方法和智慧,并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那么,到底《孙子兵法》哪些思想对危机处理有特别的启示,在实践上又如何引导人们走出危机的迷雾和困境呢?笔者略谈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信息认知是危机处理的基本前提

大凡优秀的战争指挥者或专门的战争理论研究家,无不高度重视情报问题,具有自觉而敏锐的信息意识。在这方面,孙子可谓典范。他将“知”置于全书内容的核心地位,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等经典性的论述。他尤其强调先知的重要性,其在《用间篇》有云:“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并言“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这就是说,了解和把握信息是一条最普遍、最核心的战争制胜原则。

同样道理,对信息的敏锐感知和把握,也永远是领导者应对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的首要前提。任何重大危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突发性,人们很难预测和预知,更难以在短期内了解真相。因而,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处理过程中,第一重要的是信息,第二重要的还是信息,一切行动的基础均在于信息。只有信息收集快、传播准、概括总结得全面,才有可能做好预防和应对。所以,任何负责任的领导和政府在处理重大危机时,都是先创造条件,使得第一线发现的信息迅速传达至各个地区和人群。这是不容置疑的危机处理的先决条件。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曾提出危机处理 的3C 原 则,即communication( 通 讯)、cooperation(合作)、coordination(协调),这三者的核心与基础无疑都是信息。英国公共关系专家里杰斯特也总结出危机信息传播的“3T”原则:1.“以我为主提供信息”(Tell your own tale);2.“尽快提供信息”(Tell it fast);3.“提供全部信息”(Tell it all)。

在危机处理中,除了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以外,领导者还要有良好的信息判断的能力。用兵法的话语来讲,就是要通过“索其情”来把握信息情报的本质。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预断”。从危机处理角度讲,“先知”并不是讲可以预知危机,而是说要能预先判断危机发生后可能引起的种种变化。也就是说,危机处理中所要求的“知”,不能仅局限于已经发生的情况,还要能了解和推断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经验和信息,推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危机演变的可能状况。此种预断的困难在于:若是笼统的或模棱两可的预断,其适应性虽强但实用效果较差;若是具体的实在的预断,则不可避免地带有概然性,弄不好容易发生误导。最好的结果应该是,领导者在自己的头脑中勾勒出危机未来发展的主要情境,并尽力排除各种杂乱的纷扰和无关的联系,使危机中的核心问题变得简单、明快,从而为下一步的正确处理提供前提条件。

其二是悟知。在战争危机处理过程中,对情报信息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善于透过表面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孙子讲:“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用间篇》)克劳塞维茨则认为:“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多数是不确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1]

对于现代社会危机而言,领导者更需要依靠个人的智慧和悟性对相关信息作出真实的判断,这是因为:其一,当代数字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和信息泛滥,会大大超过普通人的认知能力,进而使得介于真相与谎言之间的“模糊性表述”大行其道。而这种“模糊性表述”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倾向和立场,极易造成事实真相的误传与误导,并可能导致社会混乱和冲突。其二,来源于不同层面的信息并不是都有价值和作用。真正对于危机处理起作用的,往往只是那几条关键的信息,其他大多数信息只起辅助作用或根本没有作用,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对危机处理的决策。所以,有人提出:“一个指挥官最重要的作用是要从所得到的情报中把5%的重要情况与95%的不重要情况区别开来。”[2]

二、“用兵之害,犹豫最大”——果断决策是危机处理的要害与关键

在战争过程中,将帅需要不断面对险象丛生的危机环境做出决策,进而指导己方展开正确行动。克劳塞维茨在评价将帅的职责时说:“要想不断地战胜意外事件,必须具有两种特性:一是在这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3]同样,危机决策也是领导者的天然职责,是对领导者的巨大考验,其危机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危机管理的成败。

那么,借鉴战争理论,领导者在危机关头应如何决策呢?

其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孙子在《九地篇》论述客地作战的危机时曾谈道:“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苏洵也谈道:“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心术》)这就是说,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领导者首要的反应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具有大将风度。要知道,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会使人感受到巨大的紧张和压力,此时如果不能保持冷静而陷于慌乱,往往会使人正常的思维断裂,从而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或决策,要么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抑或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故当代学者喻发胜讲:“遇大事有静气,今后应成为挑选党政主官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二,要辩证把握决策的利与害。按照兵法理论来讲,“利害”是战争决策的主要依据。孙子言:“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火攻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九变篇》)然而,越是在危机中,“利”与“害”的界限就越容易混淆,很多时候往往面临着“利害兼有”“利害并存”的两难困境。如何选择呢?要在“利”与“害”的程度比较中完成。墨子在《大取篇》中说:“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非取害也,取利也。”曾国藩也讲:“就全局观之,则两利相形,当取其重;两害相形,当取其轻。又不得不舍小而图大,舍其枝叶而图其根本。”[4]这其中深刻的辩证哲理,是危机决策的领导者所必须要考虑的。

其三,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后果。危机状态下,决策者的首要目标是要控制和处理危机,最大限度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危机决策是典型的非程序性决策,领导者必须主要依赖个人的经验和悟性,在不违背决策合理性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决策。这就需要领导者有勇于担责的气度和魄力。孙子在《九地篇》讲:“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意思是说,当进入险境之时,迅速地决策、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决策、奋战就要灭亡。《吴子·治兵》亦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西方著名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则说过这样一句话:“迟迟做出一个正确决定与做出一个错误决定结果一样。”[5]

总之,领导者的危机决策,要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完成,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和风险考验的。故而,作为决策者的将帅或主要领导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孙子讲:“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地形篇》)王阳明也讲:“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他在回答别人“何以能用兵如神”的问话时曾阐释曰:“我无秘术,但平生所自信者良知,凡应机对敌,只此一点灵明神感神应,一毫不为生死利害所动,所以发机慎密,故不知其所从来。在我原是本分行持,世人误以为神耳。”[6]

三、“用兵之术,知变为大”——临机应变是危机处理的必然要求

任何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均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各种问题往往出乎意料地发生,这就需要决策者能够随机应变,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从战争理论来看,用变之所以备受重视,也因为它是应对战争危机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兵家的用变思路和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因情而变。在战争实践中,将帅应对危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首先是因变,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敌而变,因情而变,正所谓“用兵之术,知变为大”(《虎钤经·三才应变》)。孙子在《虚实篇》中更将这种“变”上升到一种哲理的境界:“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众所周知,在大千世界之中,什么东西最善变?那就是水。孙子以水喻兵正是强调和阐释了“变”在战争中的分量和价值。

对于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机,因变也是最基本的应对思路。当危机来临之时,一切都是动态的,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动态的,危机造成的灾难与后果是动态的,人们与灾难抗争博弈的过程也是动态的,真正的高手在动荡变化中取胜,更在灵活变通中建立奇功。在不断变化的危机形势下,所有人都要尽可能地去应对变化,而不是简单地预测和判断,更不能固守原有的计划和方案。陈赓大将曾讲,“枪声一响,再好的应对方案作废一半”。这就是说,领导者的危机决策永远是在克服偶然性的过程中完成,我们平时虽然有准备充分的危机应对方案,但当真正的危机到来的时候,你的应对方案会多方纰漏,甚至与现实问题大相径庭。

第二,出奇用变。出奇制胜,是孙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提到“奇”字,人们通常将其与非常规、非常法、非常理等联系在一起,而如果能够立足于哲理角度去考察,“奇”字有着深层次的意蕴,反映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体现了老子“反者道之用”的制胜理念。

顺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深入思考出奇用变在克服危机中的突出作用。孙子在论述“奇正”关系时,特别强调了一个“变”字。“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势篇》)

这就是说,出奇用变思想是博弈中的独特创新,是生存智慧中的别有洞天,其对于破解危机中的困境具有重要的价值。比如,孙子在《九地篇》曾讲到“围地则谋”的用兵原则,意思是说,如果军队进入围地这样的险境时,不能再依赖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而是要出奇谋,用奇计,这样才能脱离危险。另外,该篇中还谈道“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即讲危机当中的人更需要有超越常规的思路,需要新的点子、新的做法、新的方案帮他们走出低谷,甚至需要颠覆性的创新理论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总之,出奇用变也是危机处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创新乃是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正如孙子在《势篇》中所讲:“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第三,不变之变。所谓“不变之变”,就是要在危机处理中始终把握住国家的根本利益,尤以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至上,这实际就是在多变的危机环境中牢牢把握不变的原则。

危机发生后,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可谓时时有矛盾,处处皆险情。然而,领导者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集中起的资源和人力是有限的,其处理问题的个人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要舍弃许多次要的东西,进而牢牢把握危机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有专家曾谈道:“利益抉择是危机处理中最艰难复杂的过程。”(金一南语)

孙子在《虚实篇》中说:“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段话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即凡事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就战争危机而言,你这里想守住,那里也想守住,结果可能哪里也守不住。同样,在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危机中,你如果什么都想保,结果可能什么也保不住。在必要的时候,要懂得割爱,敢于舍弃。以武汉封城为例,一个上千万人的城市断绝与外界往来,其各方面的损失可想而知。然而,当时武汉疫情蔓延恰逢春运、春节期间,内外人员进出流动频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阻断和隔离,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都是灾难性的。腓特烈大帝曾经说过:“平庸之人想保住一切,而理智者只关注主要事物。”[7]

四、“上下同欲者胜”——动员民众是危机处理的根本基础

当一个国家面临战争危机的时候,无疑都要做广泛的战争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这在兵家的战争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许多方面对当代社会危机处理具有特别启示。

其一,上下同欲,凝聚民心。孙子在《计篇》中有云:“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谋攻篇》又说:“上下同欲者胜。”《行军篇》还谈道:“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这些内容都是强调了战争危机环境中君主或将帅如何凝聚民心、团结民众、共同对敌的基本思想。

就一场战争而言,“上下同欲”是战争取胜的基础。在你死我活的的战场上,士兵缘何要冲锋陷阵?民众如何才能赴汤蹈火?唯有国君与民众、将领与士兵之间相互依赖、生死与共,彼此形成一种“败则拼死相救,胜则举杯相庆”的文化,才能形成强大的战争力量。就一次危机的治理而言,“上下同欲”也是战胜危机的基础。任何重大危机必然涉及社会各领域和普通民众,危机越大,其对社会民众的伤害程度则越大,而受伤害的广大民众最终也会成为战胜危机的主体力量。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各级领导者如何凝聚民心,唤醒良知,号召大家共同面对危机的至诚引导也是颇为关键的。2020年3月10日,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巴考发布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没人能预知后面几个星期,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什么,但每个人都明白COVID-19 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的智慧和风度同行。”

其二,严明纪律,用众如一。这里强调的是以纪律和法规来完成应对危机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战争中,军队是一个庞大的集团,作战是一种集体的行动,一场战争动辄成千上万人甚至数百万人参战,没有严明的纪律做保证,根本形不成整体的作战力量,也更谈不上作战计划的执行和预期目标的达成。故而,军队中向来注重军纪的至上权威,强调令出必行,军令如山。正如《三略》所言:“将之所以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三略·上略》)

从深层次讲,无论是面对战争危机还是其他突发事件导致的危机,组织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战争中军事力量的发挥主要是靠军队组织的层面来实现,社会危机中对灾害、灾难的斗争靠的也是组织的整体力量和整体能力,而不是单个人的力量和能力。因此,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国家组织或社会团体必须通过一定的纪律和法规,实施严格的监督和管控,以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看,我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效,一个非常典型的经验就是:我们国家有全国统一行动的制度优势。当中央发出号令之时,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央的命令能够迅速有效地贯彻和执行,就连广大的偏远乡村,也是一声令下,村村封禁,隔绝疫情。这可以说,我们是依据组织的力量打赢了这场抗疫战争。

其三,“深入则专”,激发士气。为了克服和应对战争危机,古代兵家还在研究人情之理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战场心理学,现代人叫危机管理思想。比如,孙子《九地篇》中讲道:“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意思是,对敌国采取进攻作战的规律是,越深入敌境,军心士气就越牢固,敌人就越不能战胜我军。这是因为,深入敌境,意味着进入险恶的作战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士兵为了求生存,就只能抱团对敌,拼死作战。此时,军心就会稳固,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充分发挥出来。“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九地篇》)

借鉴上述孙子“深入则专”的思想,领导者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也可巧妙利用危机形势下的险恶环境,正确引导、激发民众的抗争心理,以鼓舞民众战胜危机的士气和战斗力。用孙子的话讲就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另外,危机的环境还能促进组织内部的团结心和凝聚力,使所有人主动地放弃宿怨,化解矛盾,协同如一,最终围绕战胜危机的目标奋进。这也是领导者在危机处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和借鉴的良好方法。正如孙子所言:“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九地篇》)

五、“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战后修功是危机处理的高远境界

孙子在《火攻篇》谈道:“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意思是说,一方在取得战争胜利之后,要及时修明政治、巩固战果,否则,因战争而耗费的巨大财富就会付诸东流。这样的思想对重大危机过后的善后政策和恢复措施具有深刻的启示。

任何一场大的危机都可能涉及国家或单位组织的多个层面,而危机的最终解决思路也应当是先让受影响的组织系统暂时稳定,然后再做长远的更新与转型。由此,领导者对危机的处置绝不能贪一时之功,其相关举措也不能仅限于现时现地危机的处理,而是要包含处置、恢复和反思、改进等多方面的善后政策和措施。

2020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应该是典型的战后修功之见,它体现的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地处理和解决危机的理性态度和精神。

在理解党中央危机处理方针的基础上,知识界人士还应该对国家的人文教育和道德信仰进行深刻反思。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为什么许多人眼中只有自己的贪欲和私利?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对待疫情灾难会如此冷漠?在笔者看来,许多人欠缺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缺的是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来看,人类更需要精诚合作,共同面对全球化条件下带来的各种灾难和危机。在今年的世界疫情危机援助中,伟大的中国人民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喻发胜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经常遭遇灾难,让人悲伤;遇难时又总有人站出来,很悲壮。”2020年3月,日本五神真校长在东京大学毕业典礼的致辞中谈道:“在我们面前,必须由全人类一同应对的课题正在迫近。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承认相互间的差异,尊重多样性,拿出各种智慧,共同合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2020年5月,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则通过视频进行了主题为“关爱我们的邻舍”的毕业典礼演讲,鼓励耶鲁学子们“把耶鲁光明与真理的使命带给咫尺与天涯的邻舍”。

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全球化浪潮和高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充满了愈来愈多的高风险特征,各种危机的潜伏与爆发是未来这个世界的常态。为此,我们必须要学会与风险和危机共处,更要能在危机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正如温家宝在总结应对“非典”经验教训时所说:“一个民族在灾难中能够比平时学到更多的东西。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然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8]

【注释】

[1]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71 页。

[2]许保林、刘子强:《中外军事名言录》,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 页。

[3]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51 页。

[4]宫玉振:《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 页。

[5]谢庆林主编:《中外著名企业家经营之道》,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 页。

[6]张新民撰著:《阳明精粹·哲思探微》卷一,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3 页。

[7]戴德先:《德意志军事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 页。

[8]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72 页。

猜你喜欢
领导者孙子决策
领导者的归零时机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你是哪一流的领导者
诸葛亮隆中决策
孙子壵
孙子列传
孙子垚
孙子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