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感染李氏杆菌的应对措施

2020-11-30 10:07马洪君陈立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李氏粒细胞

马洪君,陈立强

(青州市畜牧发展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2500)

1 流行病学

李氏杆菌的感染范围极广。自然发病多见于绵羊、猪、家兔,牛、山羊次之。许多野兽、野禽、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都易感染,且常为本菌的贮存宿主。人类则可因食用被污染的动物性食物而发病。

猪感染李氏杆菌很普遍,在扁桃体与粪便中常可检测到该菌,但临床上很少发病。各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较易感,2~3 周龄仔猪最易感,成年猪一般可耐受该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发病母猪表现为流产,哺乳仔猪可表现为突然死亡,出现神经症状,或败血症症状,或两者的混合症状并迅速死亡。患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传染源。患病猪可通过粪、尿、乳汁、精液以及眼、鼻、生殖道的分泌液等途径传播细菌。目前该病的传染途径还不够明确。自然感染可能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及损伤皮肤,饲料和水可能是主要的传染媒介,鼠粪污染猪饲料也可引起该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冬季缺乏青饲料,天气剧变,寄生虫或沙门氏菌病感染均可成为该病的诱因。

2 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2.1 主要症状

猪李氏杆菌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3 周。临床症状主要有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3 种。

1)败血症型。哺乳仔猪的感染以该型为主。体温达41~42℃,后期体温下降。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困难,耳部及腹部皮肤发绀,有的口渴、咳嗽、腹泻、流涎、皮肤蓝紫色、皮疹等。病猪经1~3d 后死亡。慢性病例大猪体温略低于正常,贫血、消瘦、减食,身体虚弱,行走摇摆,有的病猪可见肌肉颤栗,气喘。妊娠母猪则常发生流产;

2)脑膜脑炎型。多数病猪出现临床症状后1h 内死亡,稍慢的经2~4d 死亡。病程一般为1~3d,长的可达4~9d;仔猪病死率较高,母畜则表现为流产;

3)混合型。症状多见于哺乳仔猪,常突然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达41~42℃,吮乳减少或不吃,粪干尿少,中后期体温降至常温或常温以下。怀孕母猪流产前无任何前兆且无规律性,各妊娠期母猪均可发生,流出的胎盘出血水肿,胎儿全身潮红。病猪多有脑膜脑炎症状。

2.2 病理变化

脑膜充血、水肿和增厚,有大量单核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可见单核细胞性血管套。脑实质亦充血、水肿,脑脊液增多、混浊,呈淡粉红色,血管周围出现大量单核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脑干变软,有小化脓灶。肝脏肿大且颜色变浅,有灰白色坏死灶,间质增生,切面为淡黄色的脓样物。血管和血窦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增生。肺水肿,有大量蛋白渗出,间质增生,散在坏死灶,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生;或充血、水肿,气管黏膜充血、出血。肾血管中有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血管旁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灶状增生。脾肿大,大面积出血性坏死,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心脏内、外膜出血。全身多数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出血、坏死,切面多汁,结缔组织增生,大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

3 诊断要点

3.1 一般诊断

凭临床症状进行猪李氏杆菌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易与猪伪狂犬病和猪传染性脑脊髓炎混淆。对病死猪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结果,但要最终确诊需做病原分离和动物试验等相关试验。从血液、肝、脾和心肌分离到该菌可以确诊。

3.2 病原学诊断

1)细菌的分离培养。将菌落接种于牛津琼脂平皿上,培养24h可见大小为1mm 的黑色菌落,周围有黑色环,培养48h 后菌落仍呈黑色,但在菌落中心深层形成小黑点。对病原的最终确定还需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

2)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猪李氏杆菌病病原具有快速简便的特性,但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在分子生物学方法中,PCR 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利用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和特殊序列建立的PCR 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此对猪李氏杆菌病的确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本检测方法需要相应的仪器和专业的操作入员;

3)动物接种试验。取0.2mL 可疑菌落肉汤培养物腹腔注射小鼠,并设对照组,小鼠在3~4d 死亡,剖检发现肝、脾有小坏死灶,细菌涂片检查、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结果与可疑菌落试验结果一致,即可确定该菌为单增李斯特菌。

4 防控措施

4.1 预防

该病尚无有效疫苗,故预防本病需着重加强饲养管理和检疫。主要措施包括:不从疫区引进种猪和仔猪;对引进的种猪和仔猪进行隔离观察,一旦发病应立即淘汰并做好消毒措施;长途运输时,应避免拥挤和通风不良等各种应激反应的发生。病猪尸体一律深埋或焚烧;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灭鼠和消灭寄生虫的工作,以消灭传染源。场舍、用具要定期消毒。同时还可用广谱抗菌药进行预防,常用药物如盐酸环丙沙星拌料,可增强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从而预防本病的发生。

4.2 紧急预防与治疗

一旦发现猪群发生本病,应立即采取措施,病猪尸体一律深埋或焚烧;圈舍、用具等物品彻底消毒;被鼠尿或鼠粪污染的饲料进行淘汰或消毒处理后再饲用;同时对猪场进行彻底的灭鼠工作;未发病猪群则进行隔离观察。也可对发病猪群进行药物治疗,早期大剂量应用磺胺类药物,或与青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等并用,以及用氨苄西林钠和庆大霉素混合使用,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李氏粒细胞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长效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文言文练习
知县奇断田产案
谈谈三国史上的江油关
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