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馨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面对全球化意识的不断增强,现实对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世界联系越发紧密的趋势下,学生需要在核心课程体系的学习中,获得学习与创新的技能、信息媒体与科技技能,以及生活和职业技能,以适应知识、技术、信息的高速更新发展[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既能立足社会,又能适应变革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要研究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2]特别是在“全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识教育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培养学生通观全局的能力和对自身、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学生多向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和诸多的可能性。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设置具有特定内容和目标的课程或课程组合,“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映,以及运用我们当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项事物的本质”[3],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及各项体育事业也都蓬勃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体育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升体育院校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强化通识教育,是在“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知识与能力、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综合发展的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
“少教多学”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04年国庆大会上提出的教育理念,“老师少教一些,学生多学一些。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不是生活中唯一的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我们学习。”[4]其实质在于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少教”并不是教的更少,减少教师的教学投入,而是提高了教学的难度,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从量的堆积转变为质的提升,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学习者。
同年9月,时任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在教育部工作计划会上又强调,新加坡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以适应未来不断的变化和挑战,而培养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就在于教师和学生互动时角色的转变,教师少教一点,学生多学一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与学是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教与学[5]。2012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长王瑞杰提出“以学生为本,以价值为导向”的教育理念(Student-Centric,Values-Driven Education)[6]。
为了进一步推动“少教多学”的教育改革,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投入型”学习框架,即PETALS框架。在学校领导层和学校生态系统的支持和维护下,框架从五个维度进行构建:教学法(Pedagogy)、学习体验(Experience of Learning)、学习环境的氛围(Tone of Environment)、评估(Assessment)和学习内容(Learning Content)。围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五个维度的相互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在教学中,提倡使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营造安全、开放、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定期评估学习成果,及时提供有效反馈,持续改进教与学的过程,提升学生学习认知;设计真实、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深入探索[7]。
新加坡“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及其构建的学习框架,其实质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师灵活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强调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前,通识教育在体育院校普遍不受重视。从学校的管理体制来看,体育院校的教学组织结构以专业为标准划分院系,从管理层面到教师个人层面均重视专业技能,通识教育缺乏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倡导,仅仅通过个别教师的努力是无法开展的;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通识课程多作为选修课,教学时数少,教学投入低,长期出现重专项技能学习、轻通识基础教育,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的局面;在学生培养方面,高等体育院校以培养体育人才为目标,学生学习以未来就业要求为标准,专注提高个人专业技能,轻视通识教育在自身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师生无法对通识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建设,大多教师持漠视态度,甚至有部分老师认为通识课程对学生培养没有明显帮助和实质意义。这些都不利于体育院校通识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
在单一学科的体育院校中,通识课程教师很难在院系这一教学组织管理下的专业领域获得成绩和认可,导致他们缺乏拓宽学术视域的途径,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教学多采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讲授素材,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方式很少创新;体育院校大部分学生对通识课程兴趣不大,甚至认为通识课程老套、枯燥、无聊,导致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理想。体育院校通识课程绝大多数为选修课,且学时不断缩减。学校对通识课程的关注度不高,教师对通识课程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学生也仅仅将通识课程当作“课间休息”,因此通识课程很难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
通识课程在体育院校不受重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从本质上认识通识课程的重要性。在体育院校,培养过程自上而下都体现了对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的重视,虽然培养目标最终都落脚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或专门人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强调对技能的掌握,通识课程多是因强制性要求而不得不上,这恰恰忽视了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建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通识课程在“全人教育”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味重视技术训练,极易导致体育院校学生视野狭窄,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估不足,知识学习能力较弱,不利于未来发展。因此,首先要明确和完善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提高从教学管理层面到教学组织层面对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通识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合理设置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以及相应的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既充分调动通识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又通过通识教育强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联系,弱化学科界限,促进教学改革。
面对体育院校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除了要从思想意识和制度层面加强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和保障之外,通识课教师本身也要正确认识通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建构起来的;强调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是学习者创造性的理解过程;提倡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反对直接呈现和接受的被动学习,否定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无意义关联的机械学习。他们认为,知识和动作技能一样重要[8]。
传统的教育发展理念认为,若要提高学生成绩,提升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教学强度,增加授课时间,进行重复练习,强调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学生必须接受更多的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设计者和协调者,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独立思考。
体育院校的学生个性特点比较鲜明,思维活跃,但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经过长期系统的体育训练,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基于这一特点,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少教多学”教育理念指导下,问题启发式教学和小组项目学习对体育院校的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有较大启示。
1.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教师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将已有知识和实际经验与当前所学知识联结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当下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学习与思考阶段。比如《大学语文》课进行“楚辞与屈原”的教学时,面对文化基础较为薄弱的体育院校学生,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显然单调乏味,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趣,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若教师以热播剧《花千骨》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和《芈月传》中楚国局势与“芈”姓引入课程内容,这就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再使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思考,再加以适时的点拨和讲解,使学生合理正确地建构知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和认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2.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随机或者依据某种规律将学生分组,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讨论学习的题目,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了解,进行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学生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呈现对题目的思考和理解,将教学过程由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这种教学方法在体育院校通识课程教学中,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作家作品的教学时,一味地讲授很难使学生对内容有深刻的理解,若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方法,小组学生分工进行资料的搜集、整合、分析,再以讲述、多媒体展示或表演等不同方式分享学习成果,实现知识互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扩充知识内容,强化合作意识,提升锻炼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也是一个学生了解自我的过程。这种小组学习亦可作为通识课阶段性考核的一种方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并非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如何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如何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学习和构建,如何掌控和把握教学节奏,如何处理、整合各种资讯为教学所用,以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联结。
传统的通识课程考核内容以识记、理解为主,注重考核结果,题型僵化,有标准答案,学生只需要提取知识点信息,默声回忆作答,最终由教师评分或写出评语。学生以取得好成绩为目标,考前突击复习,容易激发考试焦虑,以成绩判定优劣,容易摧毁学生自信,使学生标签化,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与培养目标相悖。
伴随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必然要发生变革。通识课程考核应注重考核过程,而非以唯一标准答案的试卷作为成绩认定标准;考核内容注重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搜索与判断,而非简单的信息提取;考核要提供给学生思考和批判的空间,而非死记硬背知识点。比如,以对某一事件、某一现象或某一作品的认识和看法为题,这样开放性的考核内容,能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建构,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表达思想,从中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评估小组学习和学生互评的方式考核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分析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评判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以日常观察评价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对于只重结果的考核方式,这种日常与阶段、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考核方式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能够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适时调整教学手段。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素质也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发展规划。
体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量”的增加,更要重视“质”的提升,不但要关注“技术”的单项提高,更要重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以期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体育人才。通识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培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少教多学”的教育改革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对体育院校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基于体育院校通识课程开展现状和学生特点,若要真正发挥通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首先需要自上而下地提高对通识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充分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日常与阶段、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习效果。通过课程改革,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