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颖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2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且宪法是公民法律意识构建的基础,所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是推进法治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全力支持。
宪法作为我国根本大法,不仅是提高公民自身法律素养的基础,还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宪法意识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对于宪法的思想、理念、知识和认知的统称。培养宪法意识,则是要求加深对宪法本质和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态度,并对宪法进行综合性评价。因此,要想培育高职学生良好的宪法意识,自觉履行宪法的义务和权利,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活动,就必须让其明白,具备宪法意识是每一个人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建设的必备条件,更是推动全社会遵纪守法风气形成的主力。
国家的法律制度是国家长久治安、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要确保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顺利施行,就必须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理念[1]。提高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有利于他们构建尊崇宪法的价值观,同时能激发他们参与宪法推广宣传、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弘扬宪法精神、宣扬法治文化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方针的体现。
当然,法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凭空想象,更不是一蹴而就。高职院校要想在培育学生宪法意识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就必须循序渐进,通过合理科学的知识传递、文化宣传等途径,来启发学生对宪法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刻领悟宪法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以扎实的宪法意识培育为基础,是学生认识宪法、走进宪法的前提,更是学生内化宪法精神的必然需要。
在当下,综合素质是评判一个人是否成才的关键,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成为一个人的重点发展方向。高职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条件外,还需要学习专业技能,更需接受良好人文理念和综合素养的知识。
了解宪法知识是公民形成宪法意识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理解宪法原理,分析、判断、评价宪法问题的理论基础[2]。经过了解,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宪法知识的了解还十分不足,这与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产生出入。很多学生无法分清国家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不清楚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知道国家机关与执政党组织之间的关联与区别等。尤其是有关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问题,不少学生对此知之甚少或掌握不完全。权利和义务作为了解宪法的核心,学生们却对此表现得十分陌生,种种迹象表明,高职学生对于宪法的认知水平是远远低于要求的。
大多数高职学生已清楚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但是在面对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联系时,只有少数学生能做出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回答。除此之外,对于宪法的修订,不少学生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这是需要经过三分之二以上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才能进行。通过这些现象,我们能清楚的发现,高职学生并没有深刻领悟宪法相较于其他法律而言,在我国具有最大权威性这一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未真正理解宪法的性质,无法自觉地坚定内心对于最高法的信念,因此也就无法从行动上做到自觉维护宪法。
宪法宣誓是庄重且令人憧憬的,这一仪式是人们对于国家根本大法的认同和尊敬。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对宪法缺乏关注,对宪法缺少基本的情感,导致他们不仅不清楚宪法诞生的时间、背景,更无法将宪法与自身生活相联系。特别是关于宪法是否能直接适用于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中,只有少数学生做出了肯定选项。因此,当问及宪法宣誓问题时,学生们都表现出对宪法情感淡薄的情况。宪法得以实行,是依赖于民众的情感的,否则宪法的权威性将遭到挑战和威胁。因此,高职学生对宪法缺乏必备的尊重和信任,缺少必要的情感基础,就很难去自觉拥护宪法,或发自内心的信仰宪法。
要想发挥课堂对高职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的作用,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教师应当设置专门的宪法教学内容,为学生详细介绍宪法的性质和地位、作用和原则,和学生一起了解宪法作为国家最高法,与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要始终强调,宪法不同于其他的法律,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当前信息社会,高职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多样的,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鉴别网络中良莠不齐或含糊不清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要帮助学生分清我国依宪治国方针政策与西方社会宪政的不同。由于网络资源鱼龙混杂,是非判断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很容易受到他人的鼓吹或误导而将西方宪政理论与我国依宪治国理论相混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强调我国“依宪治国、依法治国、依宪执政”的政策与西方社会的宪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一直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宪政是以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推崇以个体的基本权利保障条款定位宪法的核心条款[3]。所以,要想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教师自身要先树立正确的宪法观念,不能以西方宪政马首是瞻,更不能以此对我国政治制度、法律规定进行评判或抨击。教师必须正确引导高职学生感受我国宪法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人民美好生活带来的改变,从而让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宪法产生崇敬之心,让他们从内心自发信仰宪法、拥护宪法。
第二,辅以宪法案例进行教学,生动讲解宪法理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总纲领,治国的根基。基于此背景,宪法的理论知识和内容涵盖自然较为深奥。教师需改变单纯讲解理论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领会宪法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用实际案例进行知识讲解,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宪法的特殊性和权威性,还能让他们体会到宪法的真实魅力。
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能帮助学生在隐性课堂中获得知识。但是推动校园文化传播,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呐喊上,更应该让学生深入浸润到法治氛围中。
第一,可以设立专门的宪法课程。虽然目前高职院校都已设立了思想政治课程,但这些课程都是较为基础的道德修养课。因此,要想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校方可采用设置宪法选修课或引入精品课的方式,拓展法律理论课堂。一来可以满足学生对宪法的好奇,了解宪法的内涵;二来可以带动学生自觉参与宪法实践活动,带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4]。
第二,做好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隐性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想营造优良的宪法意识培育环境,就应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宪法就在他们身边,生活离不开宪法。针对这一要求,学校可以设置宪法文化走廊和宣传墙,开展宪法宣传海报设计比赛、宪法知识竞赛,设立宪法宣传日等形式,让宪法走进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宪法知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家治理和发展离不开宪法,高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培育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让其领会宪法精神,是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保证。培育高职学生的宪法意识,提升他们对宪法的信任度与崇敬感,是每一所高职院校、每一位授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