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芹
(香河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廊坊 065400)
仔猪腹泻属于较为典型的多因素疾病,会影响仔猪成活率,死亡率较高,进而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是现阶段妨碍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导致仔猪出现病原性腹泻的情况较多,主要包含球菌、大肠杆菌、轮状病毒以及梭菌[1]。对仔猪予以实际饲养时,在饲养管理不科学、栏舍清洁不彻底等情况的影响下,会出现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情况。其次,免疫失败等相关原因也会导致病原微生物进入到仔猪体内,使仔猪出现病毒性、细菌性以及寄生虫性腹泻。
在营养良好的状态下,母猪分泌出来的乳汁会更加的浓稠,这主要是因为乳脂与干物质含量较高,仔猪在摄入后难以将其全部消化,进而出现腹泻的情况。亦或是母猪出现无乳的情况,导致仔猪无法在第一时间摄入初乳,影响免疫能力,出现腹泻。
母猪或仔猪在摄入出现霉变的饲料之后,会导致仔猪出现腹泻[2]。同时,若饲料之中包含过多的蛋白质,也会引起仔猪腹泻,因为仔猪消化道与酶系统没有发育成熟,胃蛋白酶活性不强,当仔猪胃pH 值在5~7 后,就无法正常的对蛋白质进行吸收,进而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饲料配比不正确,如果饲料之中粗纤维占比高于4%,亦或是元素铁、锌等含量偏高,均会让仔猪出现腹泻的情况。
仔猪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体温调解系统并不成熟,在应激因素方面十分的敏感,诸如温度偏低、湿度大以及通风不良等,均会导致仔猪出现应激反应,影响采食量,最终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而腹泻。特别是采取早期断奶的方式,若管理条件、环境温度以及饲料营养等不满足需求,就极易导致仔猪出现腹泻。并且,早期断奶应激会导致仔猪内循环抗体能力下降,影响细胞具备的免疫力,导致仔猪抗病能力不强。
饲养员对仔猪进行管理与饲养的过程中,应随时关注仔猪做出的异常行为,着重观察食欲下降以及精神状态不佳的仔猪[3]。并且,饲养员需要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学习仔猪腹泻的表现和防治方式,以便于对腹泻原因进行及时的筛查,并运用正确的治疗方式。同时,饲养员遇到仔猪腹泻情况时,需结合不同症状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腹泻严重,脱水迅速的病猪应尽快对症(脱水、酸中毒等)治疗;对病程稍慢、脱水不严重的病猪应先对因治疗,然后对症治疗和防继发感染,治疗脱水可采取补液和止泻同时进行的方法。另外,饲养员应定期对仔猪注射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相关疫苗,促进仔猪抵抗力的增强。
仔猪生长环境和疾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此饲养员应在仔猪出生之后,运用科学方式来促进仔猪生长环境标准的提升。一方面,维持仔猪生长环境的通风和干燥,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湿度60%。同时,养猪场需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安装专业排风设备,亦或是加湿器。对初生仔猪进行饲料喂养的过程中,需选择质量良好的饲料,并适当加入地克珠利、盐酸氨丙啉等药物,这些药物驱球虫的效果较好,可确保仔猪消化系统能够维持在正常状态中,加强胃蛋白酶活性,进而保证仔猪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另一方面,饲养员需做好对仔猪生长环境的清洁工作,加强治理虫、鼠等相关危害的能力,消除致病源传播渠道。在断奶过程中,需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仔猪断奶之后出现的应激反应,并防止母猪在情绪方面出现躁动,进而影响下次生产。
综上所述,导致仔猪出现腹泻的情况众多,养殖场需要给予仔猪腹泻防治工作更多的关注,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并提高仔猪保健疾病防护标准,在仔猪腹泻疾病发生后,采用适宜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治,做好相关的隔离措施,以有效降低疾病致死率,进而促进养殖场经济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