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兰春
(潍坊市寿光市台头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东潍坊 262735)
兽用抗菌药是一种防治、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是防治人畜共患病的有效武器。随着畜禽业在农业生产中的快速发展,动物疾病的频发现象突出,我国每年数万头畜禽死于疾病,更多畜禽则因疾病妨碍了其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其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兽用抗菌药的使用日益频繁,但对抗菌药的认识不够或者错用药,不但浪费药物,污染环境,也给畜禽体内留下了大量残留药物,影响动物食品的品质,严重者危害人体健康[1]。因此科学高效使用兽用抗菌药,规范合理养殖,防治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收益,减少动物食品药物残留,提高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畜禽类与人一样,在抵抗力下降时易受病原菌的侵袭,如不及时治疗,其自身生长发育就会受限,进而损伤皮毛,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从而导致蛋、肉、奶、皮、毛等质量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如果能及时通过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就能较大程度的减少损失。
此外,畜禽类动物有时会患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多种,如禽结核病、猪链球菌病等[2]。这些疾病一旦发生,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合理的抗菌药恰好可以用于治疗这些疾病,因此科学高效运用兽用抗菌药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我国对养殖业的重视,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密度越来越高,畜禽类疾病发生率日益突出,并伴随着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量增大。兽用抗菌药的残留以及动物耐药性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养殖户对兽用抗菌药的认知,引导其合理规范养殖,科学高效使用兽用抗菌药,并减少使用促生长类药物,防治畜禽疾病,最终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畜禽疾病的合理用药是提高畜禽疾病防治效果的关键。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不对症用药、用药剂量错误、给药疗程不够、盲目使用疫苗或血清、不懂得识别真假兽药等。由于养殖户对畜禽疾病缺乏了解、常用药品认识不够,并缺乏对用药禁忌的了解,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常随大流,不对症用药。这不仅会使药物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多种药物在体内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加重病情,亦或引起继发性感染。不合理的用药不但浪费药物,污染环境,与此同时给畜禽体内留下潜在危害,最终导致疾病防治难度增加,不利于长期健康发展。
畜禽临床用药应遵循病情发展的规律以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适当性、经济性原则,科学给药,不断总结经验,分析疗效最佳给药方式,进而提升畜禽临床用药效果。养殖户必须牢记畜禽临床用药原则以及注意事项,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及禁忌,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根据疾病的特点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疗程,最佳的用药时间,不断总结临床用药经验,使药物用法药量达到最优。
科学高效使用兽用抗菌药是指在明确指征情况下选择适宜的药物、剂量以及疗程,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和控制感染的目的。在选择抗菌药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畜禽免疫力,防止不良反应。
1)正确选择适宜症状的药物。根据畜禽疾病的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判断为病原微生物感染时方可用兽用抗菌药,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用药,不过多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在不确定情况下,要进行病原微生物敏感性实验,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
2)使用合格的兽用抗菌药。养殖者要通过包装、外观、兽药追溯二维码识别(可在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国家兽药查询"应用)等区分真假兽用抗菌药,加强对兽药的认识。例如,兽药包装上必须有农业农村部批发的批准文号,有些兽药外观上有发霉、变色的禁止使用,通过国家兽药查询扫码识别真伪等。
3)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疗程等,与此同时还要考虑畜禽的种类、年龄、性别、生理特点等因素。一般轻症感染少剂量用药,采取口服或肌肉注射;重症感染如败血症,可加大剂量,静脉注射;禁止使用原粉。
4)联合用药并合理储藏药物。药物之间有一定的作用,协同的药物可以联合用药,提高治疗效果;拮抗的药物要错开,防止发生药效冲突,引发不良反应。并且为防止细菌性耐药性的发生,不应长期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应交替使用不同品种有效的抗生素。在储藏药物时要合理,避免药效减少或失效。
5)严格遵守休药期。在畜禽类上市前一般按规定期休药,避免抗菌性药物残留,影响公共卫生安全。
6)减少用量。通过及时清理畜禽粪便,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发病率,从而减少兽用抗菌药的用量。探索养殖新模式,通过合理选址布局,选育畜禽优良品种,规范生产管理等提高畜禽类抗病能力。
药物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近年来畜禽药物的使用虽然给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盲目使用不仅会加重畜禽病情,还会造成畜禽抗药性,导致疾病防治难度增加,不利于长期生产;兽用抗菌药的过量使用同样会使畜禽体内药物残留,进而威胁人的健康。因此,应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养殖管理,注重防疫,增强畜禽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才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