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祝雅,潘丽丽
(浙江工商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景区生态环境也承受着一定的环境压力,其中之一便源自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尽管近年来大力提倡文明旅游,政府部门和景区均采取相关措施管理和抑制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但诸如“乱扔垃圾”“践踏草坪”“涂鸦刻字”等环境破坏行为仍有发生。现实的困境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与反思,但在旅游领域中多集中于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方面,对于环境破坏行为的专门研究较少,且已有研究多集中在环境破坏行为的施行者和治理者上,忽视了旁观者在旅游环境破坏行为治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由于环境破坏行为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从游客主观心理视角分析其环境破坏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旅游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游客自身的行为也会受到其他人的凝视。从游客间凝视的视角进行分析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且作为产生环境破坏行为主体的游客如何看待其他人的破坏行为,对劝诫他人严于律己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游客凝视理论,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资料来源,对环境破坏行为的游客间凝视进行分析。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于2005年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开园,面积10.46 km2,是集合农业湿地、城市湿地、人工湿地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并于2009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2年评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西溪湿地以其天然的自然环境景观闻名,主要分为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和湿地生态景观封育区。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西溪湿地所遵循的发展原则,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访游客增多,游客与景区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伴随着践踏草坪、采摘植物、随地乱扔垃圾等环境破坏行为的频频发生,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破坏。另外,游客在游览湿地主题公园时对于湿地的认知也相对强烈,更容易产生与环境行为相关的游客间凝视,因此选取西溪湿地作为研究地不仅具有一定代表性且对于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Urry将医学凝视的概念运用到旅游现象中,提出了游客凝视:将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代表了旅游者对“地方”的一种作用力,并将其发展为旅游人类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析工具[1]。传统的旅游凝视是指游客凝视,其研究视角为游客对旅游现场符号的审视[2]。此后众多学者从多维视角对旅游凝视理论进行了补充。一方面,从凝视主体和凝视对象的不同提出了东道主凝视、专家凝视、游客间凝视、自我凝视等。社会学家Maoz以背包客与印度旅游地居民的交往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东道主凝视和游客与居民之间的双向凝视概念,并着重考察了主客之间的互动凝视[3]。Dinhopl 和 Gretzel则探索游客的自我凝视,提出自拍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观光方式,使游客成为自我导向的游客凝视对象[4]。另一方面,现场旅游凝视被嵌入到社交媒体领域,游客通过将拍摄的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进而引发潜在游客的隐形凝视[5]。即旅游凝视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进化到虚拟网络凝视。
旅游凝视的范畴已不仅仅局限于“游客凝视”,应该是旅游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凝视,是旅游活动中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被社会性建构的“目光投射”[6]。目前研究已经扩大到包括“东道主凝视”“旅游规划者凝视”“政府凝视”“游客间凝视”“自我凝视”等多个方面,从现场凝视到虚拟网络凝视的多重旅游凝视系统。
1.1.1 游客间凝视
学者Donell等认为旅游作为一种社交活动,其他游客的出现是旅游体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游客不可避免地会凝视其他游客,并提出游客间凝视的概念,即“游客既是凝视的主体,也是观赏者的客体”[7]。游客间凝视的核心在于“凝”而非“视”,其含义是指在某个阈限中游客间的相互关注行为[8]。然而,相较于旅游凝视体系中的其他凝视,由于游客间凝视的普遍性和寻常性,其往往被主流凝视研究所忽视。
目前国外学术界关于游客间凝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背包客[9]、游憩调查研究[10]、游客破坏行为[11]几个方面。研究认为游客间凝视一方面源自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如游客对异国游客风俗情调的凝视[12]。另一方面,游客间凝视也是一种权威的目光,能够对游客的行为产生规训作用,即规训式凝视[7]241,如生态旅游者对“其他旅客”的环境危害行为给予的关注和谴责[13]。国内对游客间凝视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晚,多集中于对游客间凝视的概念性思考。目前已有学者将其引入到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研究中,如学者张环宙等从国际游客凝视的视角研究了国际游客对观看“印象刘三姐”演出的部分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看法[14];王华等研究了游客间的“道德式”凝视即游客不文明行为被在场游客凝视,通过识别、区隔、评论并传播于网络,被更多潜在游客所凝视而形成的一种虚拟道德监狱空间,及其对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规训意义[15]。
1.1.2 旅游道德凝视
道德凝视源自福柯的“精神诊疗学”凝视,刘丹萍将其引申为精神诊疗学的“道德式”凝视,理性社会将疯癫者识别出来并送进精神病院,疯癫者的一切行为暴露在医生和社会其他正常人的凝视之下,形成一种巨大的“道德监禁”,使得一切非理性行为都被成功压制和训规,并且还表明现代社会的顺利发展需要这种“道德式”凝视[16]。同理,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不当行为同样会暴露在其他游客的凝视之下而产生一种有别于传统凝视的旅游道德凝视[15]47。这种道德凝视主要表现为游客基于自身的道德立场对他人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判断和情感表现。游客通过旅游道德凝视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甄别隔离、舆论惩罚和劝服同化,具有引导和规范游客行为、维护旅游环境和秩序的功能[15]8。
从游客间凝视与旅游道德凝视的关系来看,旅游道德凝视属于游客间凝视体系,与Donell所提出的游客间凝视表现之一的规训式凝视相同,具有监督和规训游客不当行为的作用[7]241。我国学者徐斅认为“游客间凝视”多是出于规范其他旅游者的行为以维护旅游目的地的和谐发展,其终极意义在于形成旅游道德凝视[17]。已有研究表明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游客间凝视作为一种“无声的评论”能够发挥规训式作用,谴责以及警示不规范行为的产生,有成为“旅游道德凝视”的趋势。如Chin等学者在对国家公园的研究中提到“游客经常评论说其他游客的行为损害了当地的环境”[11]11,Gillespie在印度北部拉达克山脉调查时发现对旅游者带有尴尬情绪的凝视可以督促旅游者优待和保护自然环境[5]343。
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界定并不统一。Clark等认为游客环境破坏行为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对社会环境或实质环境有所伤害的行为[18]。叶茜指出环境破坏行为是指一种游客个人或群体,可能是蓄意或无意,造成自然或人文资源毁坏或降低其价值的结果,进而影响到整体环境或休憩品质的行为[19]。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不仅仅是指对于景区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包括对人工环境、人工设施的破坏,甚至非物质的破坏[20]。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包括践踏草坪、破坏植物、伤害动物、乱扔垃圾以及其他污染行为,对人文环境的破坏包括对景区景观、设施等的破坏[21]。
旅游环境破坏行为的单独研究较少,多包含在对“旅游违章行为”“旅游不文明行为”等的研究中。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破坏行为的成因,学术界从心理社会学[22]、管理学[23]、社会学[24]等多重角度分析研究了环境破坏行为的成因;二是提出环境破坏行为的治理措施,如宣传教育[25]、政策约束[26]、责任追究[27]等;三是环境破坏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环境破坏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态度[28]、个人利益[29]、道德水平[30]等。主观规范、政策法规、他人压力、景区氛围等多个方面的情境因素也被证明对环境破坏行为有一定影响[21]3。
纵观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相关研究,以观点性文章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从研究视角来看,多集中在游客主观心理和管理者层面,管理实践活动以游客自我约束、政府监督规范为主。而游客间凝视的提出为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研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视角——旁观者视角,旁观者也是旅游情境的组成部分,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从游客间凝视的视角探讨游客环境破坏行为更能客观地分析环境破坏行为的表征。但目前学术界对此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相关研究主要以游客不文明行为为主,鲜有研究聚焦针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使用网络平台来记录与分享自身的旅游经历,这其中就包括了游客印象深刻的交往和凝视[31]。网络游记及发布的照片更能清晰地表达游客的观点和认知。因此本研究以网络游记作为分析资料,将旅游凝视理论嵌入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从游客间凝视视角分析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以期完善以网络文本为来源的游客环境行为多视角研究,并对景区规范游客环境行为提供借鉴。
基于在网络论坛发布游记及旅游照片的人具有更强烈的自我表达、自我叙述的倾向的假设[32],笔者以网络游记作为研究资料来源。首先通过携程网、马蜂窝、去哪儿网三大网络平台以“西溪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为关键词搜索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近6年的相关游记,搜索范围包括以西溪湿地为主的游记和众多游览景点中包含西溪湿地的部分,共收集游记991篇。通过对相关游记内容及拍摄照片进行分析得到记录与环境破坏行为相关游记84篇;其次以游记内容完整、游记中包含对其他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照片的拍摄或对环境破坏行为相关描述评论为准则进行筛选,共收集到相关游记33篇(见表1)。游记分布为:携程网20篇、马蜂窝4篇、去哪儿网9篇。
表1 研究样本信息
内容分析法起源于传播学领域,是一种对显性内容进行客观、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33]。其广泛应用于分析政治演讲、杂志、诗歌等,而在旅游领域中应用比较晚,但是由于其比定量研究更能获得真实完整的心理感知资料而在旅游研究中广泛应用[34]。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游记文本进行挖掘,采用手工编码的方式对游记样本中的相关照片和文本进行类属分析。经过样本内容分析计算,与游客环境破坏行为有关的照片和相关文字描述共63处,与游客对环境破坏行为评价相关的文本内容共24条。对于相关照片和文字描述内容依据以往文献中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表现形式的分类结果为标准结合样本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对于相关的游客评价文本从凝视目的和凝视态度两个方面进行编码。
从以往研究结论可以得知游客间凝视主要源自对其他游客差异行为的好奇和对游客不当行为的规训。旅游道德凝视作为对游客不当行为的规训式凝视,其凝视目的被认为有甄别区隔、舆论惩罚和劝服同化,其中甄别区隔指对游客不当行为识别区分,舆论惩罚即对游客不当行为的道德批判,劝服同化是指对游客不当行为的说服感召[15]6。从理论层面来看,甄别区隔除了识别区分,还具有“隔离”属性,表明游客能够识别出游客的不当行为并且通过对其的视觉审视,与游客正当行为和自身行为隔离,从而标出自我。而从本研究的样本分析来看,部分游客在识别出其他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后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区隔反应,故本研究以识别区分代替甄别区隔,指游客能够识别出其他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此外,考虑到旅游道德凝视属于游客间凝视,并不全等于游客间凝视,故本研究设立其他凝视目的,代表除甄别区隔、舆论惩罚和劝服同化三种以外的凝视目的。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样本内容进行编码分类,从识别区分、舆论惩罚、劝服同化和其他目的4个类目对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目的进行归属分类。在凝视态度方面,依据Myers对态度的界定将凝视态度分为正面态度、中性态度和负面态度3个类目[35]。其中正面态度指对游客行为持肯定态度的评价,负面态度指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持否定态度的评价,未表现出明确态度的归纳为中性。鉴于编码过程受研究人员的主观影响较大,本研究采取了背对背编码的方式。由两位相关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分别对凝视内容、凝视目的和凝视态度三部分独立编码,并对归类统计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最终结果表明分析一致性均达0.9以上,可信度良好。
摄影是旅游者凝视的有形化和具体化[36]。旅游者拍摄的照片显示出旅游者观察、关注的重点。因此游客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图像表征可以体现游客间凝视的内容和重点。根据帖子内容分析表明游客的凝视主要集中在西溪湿地的环境因素方面,以风景照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直接表现为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的帖子较少,大多为隐含的照片和文字。为此选取样本游记中记录他人破坏行为的照片以及对他人环境破坏行为的语言描述文本,通过上述对环境破坏行为属性的分类结果为标准将环境破坏行为的游客间凝视内容分为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破坏景观/设施、捕捞动物、破坏植物和其他污染环境行为6个类目。
经过样本内容分析计算,在筛选出的涉及环境破坏行为的照片或文字描述中,乱扔垃圾行为占8%,内容主要表现为“游客往水里扔包装袋”和“游客随地扔烟头”两种行为。践踏草坪行为占52%,说明该行为在西溪湿地中发生频次和受游客关注程度均较高。据游记中拍摄照片和文字内容来看,游客践踏草坪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拍照的需求,这一现象在西溪湿地花朝节期间表现明显,如“杭州西溪湿地花朝节”(N16)、“西溪湿地——色彩斑斓时”(N17)、“西溪花朝节——绿堤已名不符实,叫‘花堤’才更贴切”(N22)等游记中照片显示游客为了在花丛中拍照而践踏草坪。另一方面是为了抄近路、走捷径而选择从草坪中穿过而产生的破坏行为。破坏景观/设施行为占8%,主要表现为倚靠、攀爬景观/设施以及在景区建筑、设施上刻字。捕捞动物行为占16%,游记中所记载的照片表现出了游客在河边钓鱼和捕捞水生动物(如蝌蚪)等破坏行为。破坏植物行为占10%,主要表现为爬树、采摘花草和果实等方面。污染生态环境行为占6%,在游记中主要描述为“随地小便”“在河中洗脚”“随地吐痰”三种污染环境行为(见表2)。
表2 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凝视内容
分类结果表明在凝视目的分析中 24个样本中12个样本对环境破坏行为做出了识别区分,占比50%; 6个样本做出了含有对环境破坏行为的负面评论,属于舆论惩罚目的;2个样本表现为劝服同化,含有游客对其他游客行为劝说、呼吁等语言;剩余12个样本凝视目的为其他,表现为游客出于好奇、发现差异等目的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进行凝视。凝视态度方面,24个样本中4个的凝视态度为正面,占比17%;13个样本的凝视态度表现为中性,占比54%;7个样本的凝视态度为负面,占比29%(见表3)。
表3 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凝视目的与凝视态度
表4 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凝视目的与凝视态度交叉统计
为更准确地分析环境破坏行为的游客间凝视结果,本文对凝视目的和凝视态度进行了交叉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50%的游客凝视目的表现为其他,即未能识别出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其凝视态度表现为正面(17%)和中性(33%)。说明游客对他人的破坏行为关注度不够,虽然凝视到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但并没有意识到他人的行为是环境破坏行为,凝视目的是出于对不同行为的好奇和发现行为差异。从以下话语中得以体现:“在西溪湿地的低矮的木板路上随意找个位置坐下,晒着太阳,呼吸新鲜,消磨悠闲。随意拔着水草,拨弄着水中小鱼,真希望一直过着这种没有目的的生活”(N6)、“一路上夏日艳阳逐渐地衰落,只见小女孩乐此不疲采摘着路边的野花野草,不经意让人回忆起童年时期的趣事”(N27)、“不知谁家姑娘留下的花一朵”(N33)。从评价中可以看出游客对于采摘植物这一环境破坏行为未能准确识别,从而凝视态度表现为正面和中性。50%的游客凝视目的为识别区分,其凝视态度为中性(21%)和负面(29%)。表明虽然有部分游客能够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识别区分,但仅29%对环境破坏行为明确区别,表现出负面的凝视态度。其中25%的样本对环境破坏行为做出了负面评价,使用了诸如“羞耻”“破坏”“没素质”等话语批判。凝视目的表现为舆论惩罚。仅8%的游客表现出了劝服同化,对其他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表达出了不同程度的规劝和呼吁,如“少踩点草坪,不似现在都是裸露的土地”(N7)、“希望大家可以爱护环境”(N32)。21%的游客虽然能够识别出环境破坏行为,但是却不以为然,表现出如寒残一叶发布的游记“杭州西溪花朝节 百花齐放香满园”中对小朋友在花丛中奔跑的行为只是做了简单的描述:“小朋友踩到花了”(N20),未对该行为做出负面评价,凝视态度表现为中性。
游客间凝视作为游客间相互观察与评价的方式普遍存在于旅游过程中,游客对他者不同行为的凝视表现突出强调了游客的关注焦点及看法评价。本文将游客间凝视引入到西溪湿地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研究中,基于实证,借助景区中游客的眼睛,以网络游记作为资料来源,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游客的凝视内容和凝视目的及态度,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西溪湿地目前仍存在着较多的游客环境破坏行为。分析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内容,表明游客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频次依次为践踏草坪行为(52%)、捕捞动物行为(16%)、破坏植物行为(10%)、乱扔垃圾行为(8%)、破坏景观/设施行为(8%)、其他污染环境行为(6%)。游客间凝视作为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客观反映,从游客间凝视内容可以看出目前西溪湿地仍存在着较多的环境破坏行为,景区应该对高频次的环境破坏行为加以重视。
第二,游客对他人环境破坏行为产生旅游凝视,主动关注他者环境破坏行为。旅游者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行为反映出游客对环境破坏行为关注和注意的具体化。从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目的和凝视态度的统计结果来看已有50%的游客能够识别出他人的环境破坏行为,其中分别有25%和8%的游客对他人环境破坏行为表现出舆论惩罚和劝服同化,表现出负面的凝视态度。说明作为旅游活动行为主体的部分游客已经开始关注环境破坏行为现象,能够在其旅游过程中发现与观察他人对环境的影响,说明游客存在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及保护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关注游客环境破坏行为能够约束游客自身,避免那些无意间造成的环境破坏行为发生。
第三,相对激进的游客间凝视不足。从游客间凝视目的和凝视态度来看,50%的游客未能准确识别环境破坏行为,凝视目的是出于对差异行为的好奇,“隔离”的属性未得到很好体现,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凝视态度表现为正面和中性。50%的游客能够识别环境破坏行为,其中仅少数游客的凝视目的表现为舆论惩罚和劝服同化,剩余的游客表现得不以为然,凝视态度为中性。研究结果说明大多数游客并未通过对其他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产生负面态度和区分、惩罚、监视的规范作用。这种游客间凝视不同于传统游客凝视为了获得令人愉快的体验[36]92,也并未达到游客间道德凝视的要求,即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产生明显的规训作用,而属于对游客间行为差异的凝视。分析表明游客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凝视并未形成完全的旅游道德凝视,部分游客对游客环境破坏行为缺乏识别和判断能力。究其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游客环境知识的不足,即缺乏识别一定数量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符号、概念及行为模式的能力,导致游客在凝视过程中不能准确甄别区分出他人的环境破坏行为,同时也会导致自身在不知不觉间产生环境破坏行为,游客缺乏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认知;二是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的特殊性,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资源的属性,资源使用方面具有非排他性,也是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吸引物,游客到访景区具有近距离接触核心旅游吸引物的需求心理,进而导致践踏草坪、倚靠景观等拍照行为的高发,游客在凝视他人环境破坏行为的过程中也未能意识到该行为对景区环境造成的伤害程度,因此游客在面对环境破坏行为时表现出无所谓的凝视态度;三是价值判断的角度和标准不同,对于某些行为的环境破坏会出现选择性忽视,从而不能引起游客的道德凝视,如N27中对于小女孩采摘花草、破坏植物的行为,在部分游客看来是一种浪漫的、有趣的行为表现,但从人地相互作用的视角来看,其行为属于环境破坏范畴。
旅游道德凝视在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上发挥的作用一方面与福柯所提的“医学凝视”类似,对其他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起规训引导作用。即游客在旅游道德凝视下会自觉内化环境破坏行为,在日后旅游过程中有意识地规避环境破坏行为,从而起到引导和规范游客行为的作用[17]44。现代信息社会下,凝视者往往可通过网络平台将失范行为曝光,从而引起社会集体的凝视,在舆论传播中将道德式凝视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在凝视过程中凝视者也会审视自己的行为以确认和认同自己的旅游道德立场,强化凝视者的伦理道德规范[37]。因此游客间道德凝视是一个规训别人和反省自己的过程,对于从源头上抑制游客的环境破坏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西溪湿地景区内游客间凝视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游客间道德凝视,景区和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形成游客间道德凝视的氛围,从而从源头上抑制环境破坏行为的产生。构建游客间环境破坏行为的道德凝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环境教育,使得公民具有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识别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在限制自身的环境破坏行为的同时,游客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道德凝视,参与到景区环境保护行为中;二是利用网络平台等途径鼓励游客对身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凝视”与曝光,引导鼓励游客间旅游道德凝视氛围的形成;三是提醒游客自身行为处于“被凝视”的氛围之中,采用“曝光屏”以曝光游客环境破坏行为,促使游客内心产生自我监控体系等。
此外,研究尚存在以下有待进一步深化的方向:一是游客间凝视普遍存在于游客游览过程中,包括现场凝视、虚拟凝视等不同形式,网络游记仅是游客间凝视虚拟表现的一种方式,本研究仅关注网络游记语境,因此未来研究可分析在场的游客间凝视内容,对现场的游客间凝视与网络游记中的游客间凝视进行比较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游客间凝视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影响。二是游客间凝视本质上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性质的行为,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游客对不同行为的感知和意义解读,而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披着外衣”的环境破坏行为往往会受到自身价值标准的影响而不探究本质,旅游道德凝视氛围的产生是否要求大众以科学的标准去评判环境破坏行为,其与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凝视之间的平衡与冲突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