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国华
长兴银杏
浙江省长兴县不仅拥有众多历史人文古迹,还拥有“金钉子”、扬子鳄和古银杏等“古生态三绝”。长兴县八都岕被誉为“世界银杏的故乡”,三万余株原生银杏树遍布十余公里,为长兴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深秋,又到了银杏叶泛黄的季节。去山水长兴,徒步六八古道,徜徉银杏长廊,来一场缤纷秋色中的浪漫之旅吧。
六八古道因位于六都岕和八都岕之间而得名,起于槐坎六都岕,止于小浦八都岕,全长二十公里。据说六八古道是国内最舒适的徒步线路,对于我这个菜鸟级的户外人而言,恰是最合适的选择。
六八古道的起点是六都岕的古村落。我们穿梭在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户户淳朴自然的农家和一株株满树金黄的银杏。我们感叹,于青山绿水的怀抱中竟有如此古朴宁静的村落,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再现。
穿村而过,终于上山了。我们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踏着一块块镌刻着岁月痕迹的青石板台阶蜿蜒而上。
徒步六八古道,犹如置身于生态山水画卷之中。沿途古木参天,翠竹掩映,山泉叮咚,鸟鸣啾啾,令人心旷神怡。一阵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置身竹林仙境之中。空谷传来的天籁之音,荡涤了多少人间烦杂。恍惚间,感觉自己飘然出尘,忘却了此地何处,此身何去。
古道逶迤,岁月侵蚀不了其质朴的容颜,世事变幻湮灭不了其沧桑的身影。走在长短不一、时断时续的青石板路上,看远山近水,听竹鸣鸟啼,感受迷人山野风情的同时,更想起前人披荆斩棘开山筑路时的艰辛。
六八古道
古时,长兴山民为了生计,肩挑重担,翻山越岭,往来奔波,用坚实的脚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步又一步踩踏出了一条翻山古道,但在雨季时节常常被山洪冲毁,于是山两边的山民用不太规则的石板和石子铺就了一条简陋的山道。历经数百年,在岁月嬗变的风雨中,顽强地保留了下来。目前,长兴境内仍留存十余条完整的古道。这些古道穿山越岭,沿途风景如画,或古风漫道,或野趣横生,或绚丽多姿,各具特色。被驴友们誉为高颜值的“十大徒步古道”,六八古道便是其中最经典的一条。
望着逶迤的古道,忽然一座石垒拱桥映入眼帘,攀缘的藤蔓爬满了石桥两侧,在萧瑟秋风中飘荡,为古朴的石桥增添了几分沧桑和落寞。此情此景,令我不禁想起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数语,意蕴深厚,成为抒发羁旅之苦、悲秋之恨的千古绝唱。
沿着驴友留下的指引标志,我们继续前行,终于登上了山顶。站在碧岩山顶,尽情眺望,只见峰峦相依,满眼苍翠。忽然,山谷中蜿蜒着一条金黄色长廊,如秋风中舞动的缤纷彩带,煞是惊艳。俯瞰八都岕银杏长廊,红的、绿的、黄的,一幅五彩缤纷的绚丽画卷在眼前骤然展开。
忘却了翻山越岭的疲惫,忘却了腿酸脚疼的艰苦,金黄的银杏给我们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下山的脚步也变得轻盈起来。
银杏院落
银杏林
翻过六八古道,便到了天泉景区,小浦八都岕的十里银杏长廊呈现在眼前。一棵棵高大的银杏树上,满是金黄色的叶子,地上也满是金黄的落叶,仿佛进入了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神奇无比的大自然,如同举起了一支饱蘸金色油彩的大画笔,以蓝天为背景,以大地为画布,绘制出一幅绚丽夺目的图画。
“金天金地金世界,银杏长廊画中游”,此时的八都岕是一年中最为瑰丽斑斓的时候。三万多株银杏错落有致,散落在蜿蜒而下的山路两旁,绵延十公里,与古朴村庄的粉墙黛瓦为伴,给人一种夺魂摄魄的震撼之美。
八都岕人把银杏当作“圣树”“风水树”广为种植,据传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当年刘秀起兵时,屡遭敌军追杀,后躲避在长兴这片青山翠绿的银杏林中,以烤食银杏果充饥得以生存。刘秀脱险后,认为银杏有祥瑞之气,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故而以后每有离难就来此躲避,前后多达八次,称为“八躲”。刘秀称帝后,仍赐名为“八都”。
“八都岕”这个“岕”字,音同“界”,是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当地人解释,上为“山”,下为“人”,一撇为“水”,一竖为“路”。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绿水幽径,一个“岕”字形象地概括了八都岕的地貌特点。
临近中午,走过许家桥,忽见路边有一偌大的院子,几株银杏树,张开金灿灿的笑容。秋风拂过,几片金黄色的叶子从树上飘落,宛如一只只金色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欢迎我们远道而来。
午后的天空,一扫早晨的灰暗,变得明媚起来。金黄色的银杏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黄得耀眼,黄得明亮,黄得舒畅。那种黄,是闪亮活泼的黄,是纯洁靓丽的黄,是晶莹剔透的黄,令人心旷神怡,倍感温馨。
山路两旁厚厚的落叶,仿佛铺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踩在上面便响起细微的“沙沙”声。微风吹过,片片黄叶随风而动,格外浪漫。
“碧云天,黄叶地”,长兴八都岕的银杏树,别有一番美丽。我随手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满心期待地夹进书中,让它成为一枚记录美丽之行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