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纪枫(吉林广播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信息时代下媒体融合势不可挡,新闻行业出现全面变革,对于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要求也有很大变化,需要深入推进新闻专业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的新闻媒体人才,进一步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的融合速度会变快合并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相互之间将打破固有模式束缚,在融合基础上构建出新平台,新闻从业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有能力完成各项媒体工作,具有跨平台工作的基本素养。
国外学者指出,媒体融合大环境下从事这项工作人才,需满足以下素养:首先,在新闻媒体领域必须有一个专长,且要精通,除此之外还需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做好新闻专业知识技能储备,这样就能在媒体融合时代更好应对挑战;其次,新闻报道作为媒体传播的重中之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好的新闻写作与采编能力,这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最为基础的要求;第三,新闻从业人员应当学会各种和媒介融合相关的新技术,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最后,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极强的跨媒体交际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媒体融合环境,为新闻事业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媒体融合势必会波及到高校新闻专业教育教学,新时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教学做出新调整和变革。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的教授在深入研究之下,总结出未来急需两类新闻人才,一类是策划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有能力管理多和媒体平台,同时有整合媒介的综合实力;另外一类是掌握各种新技术,能熟练运用其进行新闻传播的综合型记者编辑人才。虽然上述两种对媒体融合时代所需新闻从业者的要求不一样,可是从本质上看,又是基本一致的,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知识结构应更具广度和深度,同时需形成全媒体意识,提高这个方面的技能水平以及业务能力,拥有很强的跨媒介整合信息资源的能力,只有这种全能型新闻人才才可让我国抓住新闻事业发展机遇,促使其更好发展。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地方新闻专业教育矛盾比较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体现两个地方。一个是地方新闻专业主要为传统媒体培养人才,学生综合业务能力差,未能掌握跨媒介交流的能力,无法熟练的运用新技术设备等,这些与媒体融合对新闻从业人员要求出现矛盾,导致地方高校该专业就业率不理想。传统新闻专业教学之中,不同媒介的教学是分开的,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而媒体融合需要的是集这些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于一体的人才,教学目标是培养全能型新闻人才,所以该专业教学存在和行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另外一个随着各种新媒体形式出现,地方高校也认识到必须推进改革,在课程中加入了新媒体的相关内容,不过实践效果却不如意。原因众多,比如校内提供实践机会少,又比如高校与地方媒体机构或者企业未能有效合作,也没有在实习期间做出科学指导,致使新闻专业学生媒体融合能力差,在就业后表现出后劲不足,难以满足媒体发展的要求,最终必然会被这个行业所抛弃。
国外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做出快速反应,对于高校新闻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依据的是媒体融合发展需求。我国高校近年来也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从目前的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来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开始就完全脱离媒介形式束缚,课程安排使得学生可以直接接受跨媒体教育,以新闻写作为例,针对一种写作技能的教学,从多个媒体出发训练,如新媒体写作、报纸写作、广播电视写作等;第二种方式是不改变原来的专业课程,而是开设一个新专业,用来专门培养媒体融合需要的全能人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对现有的主要课程调整,突破了专业限制,融入了跨媒体交际的思想观念。核心课程适用各种媒体,主要包括纸媒、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媒体形式的结构,还有就是新闻产生的全过程,明确具体流程。理论教学侧重于分析差异,通过这个帮助学生树立跨媒介交流与传播意识,以及形成此种思维观念,另外需新增一些专业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两个部分,分别是网络与新媒体。有针对性开设课程,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则能提高,掌握新技术,能够灵活运用,跨媒体融合的业务能力将全面提升,以适应融合下媒体发展多变的要求,课程实用性提高,具有目标性,也就能为媒体融合输出高素质全能型新闻人才。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有依据,与既定目标保持一致,是地方新闻专业培养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态势人才的基础。
实践平台建设是提高学生新闻专业能力的关键,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和系统化的推动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首先,地方高校该专业应以新闻系作为依托,提供实践机会,可创立《新闻报》。报纸有板面要求,同时分为不同的板块,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报纸内容的采集与编写,并且做好编排工作,使学生有发挥与锻炼的空间,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融会贯通理论,有助于新闻媒体综合素养提升;其次,该专业的实践平台建设应以学院为依托,既可创设院报,又要推进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台和新闻网的建设。学院加大资金投入,采购所需的设备,然后由新闻专业学生策划节目,专业教师在前期要跟踪指导,除了使其学会制作音频视频,清楚全部流程,掌握核心技术,同时还应让其掌握播报的基本能力。建立广播电视台以后,学生参与新闻制作的兴趣浓厚,而且采编和组稿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专业教师需进行审核,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这种采集、编写、播报于一体的形式,不断得到锻炼,自信心增强,成为全能型新闻人才。最后,以学校为依托,建立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学生自主搜集素材,或者是生产信息,然后按照新媒体要求,编辑新闻并上传,同样要在开始期间有专业人员指导,平时在课堂教学以外开展这方面辅导,确保其熟练操作新媒体,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传播,掌握各种媒体业务技能,跨媒体融合与交流的能力将有显著提升,而且有利于新闻专业学生拓展视野,自我寻求融合途径,生成创新意识,加快媒体合并的脚步。
地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应在优化校内实践环境同时,向校外延伸,加强与地方媒体机构的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的接触媒体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要求以及标准,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如果新闻专业实践仅限于校园,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受限,眼界过于狭窄,所以该专业必须提供更多校外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向地方新闻媒体机构投稿,或者是参与话题互动,新闻系加强与媒体机构交流,向学生公布征稿信息,然后让其根据要求制作新闻并积极投稿,一旦被采用院系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更多学生参与。投稿的媒体不一样,稿件要求也有差异,长期实践中掌握各种媒体特点,形成业务与操作能力,将来就能适应媒体融合时代新闻工作的各种需求。新闻专业与媒体机构深度合作,拓展社会实践渠道,每年暑假和寒假组织学生进入地方媒体机构进行实习,比如广播电视台、报社、新媒体企业、各大网站等,实习间不但可直接接触新闻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要求以及工作流程,新闻媒体人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而且能明确受众对新闻媒体的需求,学习到校园中没有的知识,经验变得丰富,而且接触各种媒体,认识到差异化需求,跨媒体操作能力增强,将来必定能更快适应媒体融合需要。此外,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系统规划,学生专业学习开始,就要对其大学四年的实践进行规划,制定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计划,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模式。高校与地方媒体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确保学生有固定实习点,并且保证在整个学习期间内实践没有中断过,还需做到课内外新闻实践全面覆盖,涉及各种媒体形式,培养出专业能力强创新型全能人才。
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新闻教育,培养人才除了要扎实理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新闻采编、组稿、音频视频剪辑、审稿、管理等,还要增强文化积淀,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涉猎百科知识,精神内涵丰富,具有思想深度,这样不仅可有效降低在媒体工作中出错率,又能提高新闻质量。基于这些,该专业应强化通识教育,促使学生进行人文积累,形成正确新闻观念,不急功近利,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客观的采编、报道、评价等,并能引导舆论方向。专业课程中融入一些通识教育内容,同时在公开课和选修课中做好这方面教育,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是设有新闻专业,其是专业新闻人才输出主要基地,在媒体大融合背景下树立变革意识,依据当前媒体环境的重大变化,在强化学生新闻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培养出全能型创新型新闻人才,这也是现下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