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抗战时期南泥湾精神的现实意义

2020-11-29 14:47许浩然王鹏烽张铭峡李潇如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侨园 2020年8期
关键词:南泥湾王震抗战

文 许浩然 王鹏烽 张铭峡 李潇如(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尽管经过十年土地革命,我党掌握的革命军队规模扩大,根据地遍地开花,但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中国广袤土地上的人民大都依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社会经济凋敝,民生困顿。因而在这种形势下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必然不能一帆风顺。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笃定为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谋福祉的革命初心不会改变,在外侮内困愈强烈迸发之时,也愈是我们党发挥自力更生的革命朝气与活力之时。敌后的大生产运动就集中体现了党在抗战时期的革命热情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南泥湾便是这一革命逻辑的活化石。

一、全面抗战精神是南泥湾运动的源泉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提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党要采取的政治路线和基本方针。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全面抗战,反对片面抗战,反对妥协退让。《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团结人民群众的力量。同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兵力不济无法发动大规模进攻,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此时日军转变侵华策略,依然坚持灭亡中国总方针,但是着重打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国民党的军事蚕食、经济封锁,根据地的广大军民都极度缺乏粮食和蔬菜等物资。1939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了开展大规模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各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41年初,王震率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为改善根据地物质生活困难的局面,他率领官兵垦荒屯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可见大生产运动紧紧结合抗战中我党困难局势,是一次实事求是的成功实践。从抗战之初到1940年底,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到50余万人(另有大量民兵与地方武装),抗击了半数以上侵华日军与几乎全部伪军,敌后战场作用日益重要。敌后战场的开辟是全民动员的产物,全民动员又是掀起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关键原因。

二、勇于创新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与本质。王震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勤务员、炊事员,无一例外地参加生产,开荒种地。毛泽东回忆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搭起简易的帐篷,露宿在山林野谷之中。没有粮食,就赶到数百里以外去背粮、运盐。没有菜吃,就到河边山上去挖野菜,打野兽。没有衣穿,夏天光着膀子,冬天砍柴烧炭取暖。广大指战员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奇迹。

以身作则是南泥湾精神中的优良作风。三五九旅在长期的作战和生产中能够取得卓越的成绩,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作出表率是重要原因。从旅长到排长都在开荒生产的第一线,担负着和战士一样的生产任务。不同的是,凡是出现困难的地方,旅团领导干部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真正做到了领导生产时不是“指手划脚”,而是“动手动脚”。正因为军官与战士同甘苦,战士们才与军官同舟共济,甚至在关键时刻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正因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极大鼓舞了士气,直接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至此,“以身作则”这一毛泽东首创并亲笔书写的成语成为中国共产党对每一名干部的基本要求。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

勇于创新精神,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前提。一是组织体制的创新。开展大生产运动之初,三五九旅相继成立旅、团生产委员会,规定营、连副职分别负责组织本级生产自给工作。这种组织形式,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战斗与生产相结合、劳动与武力相结合的指示,既便于对敌斗争,又便于组织生产。二是用人理念的创新。部队领导干部多是江西、湖南人,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不够熟悉,对此,王震等领导高度重视向当地农民学习和总结战士在生产中创造的经验。为此,毛泽东对三五九旅的创新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在给王震的奖状上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系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内容

南泥湾精神产生于实际,也落实到实际。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不仅继承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并将其发扬广大,使其成为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内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实践论的真理。首先,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它来源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不断实践。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艰苦卓绝的历史背景,以及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当时王震所带领的三九五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状况,而南泥湾精神就是共产党员带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法宝”;当然,南泥湾精神随着在大生产运动中逐步形成的以身作则、勇于创新等良好作风,指导、激励了三九五旅通过实践完成了这次具有历史性、开创性的大生产运动,同时也给中国革命实践增添了一个典范。

南泥湾精神在今天并没有过时,它继续指导、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共产党人以身作则,在南泥湾精神的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突破、勇于创新,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实践中克服了前进途中的种种困难,紧跟时代步伐。实践证明,南泥湾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撑。(文章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中国共产党先驱精神科学内涵研究》成员为王鹏烽、许浩然、张铭峡、李潇如)

猜你喜欢
南泥湾王震抗战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要是”的作用
南泥湾开荒志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办”“为”和解
小种子的“挺一挺”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