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目前,传媒业已开始探索“智能化”的信息生产布局。数据挖掘、机器深度学习、算法推荐等人工智能技术渗透进线索发现、信息采访、内容写作与分发、用户反馈等多个环节,正在重塑传播行业的业务链条。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传播形态的变革,提升了媒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推动传播方式的技术化、场景化与互动化转向。目前,国内主流媒体已经开始尝试构建智能化采编系统。2019 年12 月,新华社成立首个智能化编辑部,该编辑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对新闻生产进行全环节、全流程、全系统再造。同年9 月,人民日报与百度联手,成立人工智能媒体实验室。该实验室基于百度大脑的核心功能,支持与满足媒体工作中的关键性操作,辅助新闻然而,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仍无法取代记者的全部功能。例如,机器人写作仅适用于基于模块化的简单内容写作与视频制作,尚未形成深度复杂的思维与创作能力。因此,“人机协同”“人机交融”的新型生产场景成为传媒业探索的重要方向。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凭借常年的数据积累、不懈的现场调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行业经验,不断地挖掘新闻深度,形成完整、全面的认知,逼近事实的真相。然而,当媒体发展到“万物皆媒、人机共生、自我进化”的智能阶段,传统的以记者为核心,以“经验与实践”相融合的内容生产路径与思维方式面临挑战。
大数据资源是媒体智能化的技术基础。在智能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与交换平台化,移动端口便携化、个人化,带来海量的数据资源。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以社会资源、新闻线索、职业敏感来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媒体环境的变革。例如,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封面新闻,就依托封巢系统,抓取全网线索,上万采集源头,线索一站派发,替代了传统的新闻信息获取与选题分派模式。
显然,面对如此变化,记者需要有处理与归纳原始数据的能力,而那些数据敏感性弱,不具备专业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的记者,极有可能被取代。
机器人写作实质是机器基于大数据学习而生成的一种自然语言,目前广泛运用于财经、体育、气象与健康等领域的内容写作,它使得新闻写作不再是记者的特权。早在2014 年3 月17 日,美国洛杉矶发生4.4 级地震,《洛杉矶时报》的写作机器人从稿件撰写到发布仅用3 分钟。机器人写作再次定义了新闻传播的专业主体,即从人员采编向“人机协同”制作转变。可见,智能媒体时代,深度生产能力弱的传统记者将面临淘汰和倒逼。
智能媒体时代,面向新技术传播平台,借助新的传播手段,丰富了新闻报道记者的呈现手段,提升了其工作难度。记者不再限于文字或视频的单一化呈现手段,而要依托信息图、富媒体、H5 应用、VR/AR、直播云平台等技术,实现多元化传播,引发沉浸式与互动式的新闻体验。
基于大数据平台,媒体掌握目标用户与潜在用户的基本信息、选择偏好、行为与心理活动等,获取准确的用户画像。以算法驱动,使个人信息需求与海量信息供给之间高度匹配,实现新闻信息的精准化传播。目前,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客户端等已实现将人工审核与算法推荐相结合的平台分发模式。报道记者,在坚持正确价值观与舆论导向基础上,还要充分了解用户,通过用户画像,进行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内容生产,彻底改变以“传者为中心”的“千人一面”的传统报道形式。
智能媒体是融媒体的制高点。随着技术的渗透,新闻报道将从移动新媒体采编模式,向“数据支持+智能写稿辅助+多元呈现+算法推荐”的智能化传播模式升级。相关记者角色与认知的重新定位,思维方式的积极转向,成为智能媒体有效融合信息传播与情感传播的关键突破。
产品思维,是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媒体融合,实现媒体转型发展的新型路径。在产品思维的影响下,新闻报道不再是单一的信息采编,而是集内容采制、渠道运营、用户反馈为一体的全流程生产模式。同时,用户是产品的核心,因此新闻报道也要结合用户画像,提供差异化的新闻体验。例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央视新闻发起#我和国旗同框#活动,截至2019 年9 月20 日阅读量超过20 亿,不少政府部门、权威媒体、普通网友都在微博中“晒”出与国旗同框的照片,表达爱国之情。可见,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报道内容的参与者与生产者,用户角色的变化也影响着记者角色与功能的定位。在传统报道环境下,记者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决定着受众每天看到的内容。而在智能媒体环境下,信息思维向产品思维转向,记者成为复合型的产品生产者,传统的“撒网”式传播转变为更为精准的互动式传播。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场景的传播,这不仅意味着传播者能够获取特定场景中用户的基本信息,还要提供与不同场景适配的信息或服务。今日头条客户端具有典型的智能媒体特征,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推荐,融入了场景思维,即通过地理位置为用户推荐、聚合相关区域新闻,通过新闻的“接近性”增强用户与平台的黏度。
在移动化场景中,用户接受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动态、开放、碎片等特征。基于这一变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也正悄然发生变化。例如,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推出5G+VR 直播的智能化、全景式报道,从传统的内容深度向形式与表现深度过渡。未来,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进步,记者可依托技术进行创造性运用,针对不同的报道内容,进行特色场景呈现,不断释放新闻的价值与内涵。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人与媒体,人与信息的关系。在新闻报道领域,仅靠“记者+编辑”完成报道的方式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集技术、内容、运营为一体的复合型团队,产生协同、联动的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媒体时代,记者并不会成为被动、次要角色,反而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一是与数据的协同能力。面对庞杂海量的数据,记者需要梳理规律,进行信息重组,并分析出其蕴含的价值,让数据为内容生产服务。
二是与技术团队的合作能力。新闻报道的采、编、播报的传统生产流程,变成了新闻选题、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内容呈现、新闻叙事的新作业流程。面向新技术传播平台,彭博社等媒体已率先建立了由设计师、工程师、产品开发人员、新闻报道人员组成的跨智能团队,旨在构建和测试媒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新媒体向智能媒体迈进,技术带给新闻生产革命性的影响,重塑记者的角色与功能。记者既要学会与技术相处,构建全新的思维模式与内容生产方式,同时也要避免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产生信息茧房。尤其在深度报道领域,技术仅是帮助记者寻找线索、挖掘数据的辅助手段,而报道的深度、广度、高度与温度,仍需记者以情怀、视野进行不断地挖掘,逼近事实的真相。因此,智能媒体时代,我们只有坚守人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展示新闻的价值,承担起媒体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