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生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

2020-11-29 10:17廉梅花韩德昌王嗣淇董秋鹏
科技与创新 2020年23期
关键词:思政文明育人

廉梅花,李 艳,韩德昌,王嗣淇,董秋鹏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1 引言

高校作为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时时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近几年,为打破长久以来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构筑育人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2016-12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新形式,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在尊重课程自身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原理,传播社会使命感,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9 年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开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生态修复技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具备课程思政改革的先天条件和优势,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思政要素,“润物细无声”地将其融入课程讲授的全过程,力争实现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本文从课程育人目标、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课程思政教学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的总结,以期为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2 课程育人目标

“生态修复”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减轻负荷压力,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生态修复技术”主要讲授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环境介质的污染控制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生态修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主要的污染控制技术;认识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对中国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生态修复技术”的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调控、重建和管理,使其贴近自然生态系统;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应用性和工程性认识,具备生态修复技术领域的基本技能。该课程的培养定位包含:使学生了解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的设计思路;掌握当前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手段(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自然修复等);了解国内外在实际土壤修复、河流治理、地下水污染修复案例中修复技术的应用和修复效果评估,培养学生生态修复方面的技能。

基于该课程的培养定位及主要授课内容,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本次课程改革拟通过课程的重新建设与规划,以十九大精神为主线,着重从“生态文明”和“绿水青山”等思政要点出发寻找与课程讲授的契合点,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将其生动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使其认识到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对中国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依托专业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发愤苦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守护自己为维护国家“绿水青山”不懈奋斗的初心。总之,要发挥专业课堂教学的育人渠道作用,实现学科育人和课程育人的水乳交融,塑造社会主义大学课堂的鲜亮底色,真正做到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3 课程思政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中国乃至世界工业化脚步的逐渐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过度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大面积植被因此遭到破坏,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河流污染、大气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已引起世界各国强烈关注,因此对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修复和恢复显得尤为重要[2]。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演变,“生态修复技术”在不断进步和更新,党和国家也适时推进“生态观”的理念。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课程讲解过程中不断更新党的理论和实事要点,将修复技术不断更新,始终保持讲解内容的先进性。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克服解决。

3.1 教材单一且内容单薄,缺乏必要案例支撑

目前,国内外可选的生态修复技术教材寥寥无几,本校尽量贴合大纲要求,选用的教材内容也稍显单薄,思政要点融合得较少,同时缺乏国内外最新的案例分析与总结。面对此问题,教学团队鼓励学生以作业研讨的形式在网上搜索并下载最新的TOP SCI 期刊论文,其内容涉及不同生态环境,如土壤、大气、水资源等污染问题,以及红树林、湿地系统和土壤沙化等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学生查阅并制作成PPT后在课堂与大家进行研讨。经过2 年的课堂实践,发现该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研讨兴趣和课堂热情,反馈效果良好。因为本课程属于研究生学位课,不同于本科阶段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教育目标不仅局限于获取相关专业知识,更要有足够的实验设计、分析及后期文章书写的能力要求,采用这种方法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接触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机会。同时,在案例研讨解析最新的修复技术和实践经验中,主讲教师也会潜移默化地灌输课程思政的有关理念,激发学生研发新技术和探索新方法的潜力,紧跟时代前沿。

3.2 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知识的短板

教师是课程教授的核心,也是推动课程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专业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应进行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这就对专业教师团队的政治敏感性与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等均与此前不同,若没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势必会导致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并且收效甚微。

鉴于此,首先应提高专业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觉悟,增加知识储备,并创新教学设计与方法,如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时间分配等改革。例如,在上课期间,针对不同的污染介质,播放“焦点访谈”或其他官方渠道报道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退化等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导致的严重后果,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与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通过视频解析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生动更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态修复所需的各种技术,不会只陷在“专业无用论”的迷茫中无法自拔。其次,针对授课对象层次,因势利导,有的放矢。授课对象为硕士研究生,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设计会相对更清晰,对自己走向社会的责任感领悟感更加透彻,因此授课过程更应创新各种参与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的深度和维度,增加其课堂参与度,在此过程中,深刻领会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历史意义和作为专业人士的责任感[3]。

此外,面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思政短板,在确定改革之初就聘请了马克思学院的专业思政课教师加入了授课团队,这样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4]。

4 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生态修复技术”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分别讲述大气、地表水体、地下水、土壤等不同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去除技术及机理;同时关注矿山、盐碱地、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系统和河岸带等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在授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力争在三个方面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

4.1 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思想意识

在绪论学习的过程中详细讲解“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历程,如讲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29 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次响亮发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使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大大升格。经历5 年的磅礴发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又有新的创新,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进而解释什么是生态文明?这部分内容正是讲授生态修复技术的根本宗旨,两者自然融合。

在讲述河流生态修复时,以“城市黑臭河道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专题,以某城区黑臭水体整治的路径、转型发展为案例,引出水体治理与修复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途径,要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系统入手、多源共治,加快推进污水管网与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国考断面水质达标、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水体治理与大众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密不可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人人有责。其他环境介质修复,如土壤重金属的修复、地下水污染修复等的讲解与水体污染修复的理念类似,均是潜移默化地渗透污染修复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既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目标取向,也是“生态修复技术”这门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取向[5]。

讲解受损生态系统时,指出随着人口数量的剧增和工业化脚步的加快,人类过度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大面积植被因此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类型的生态系统也出现严重退化,如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可利用水资源短缺等。例如讲述湿地生态系统的受损及修复技术时,针对湿地破坏的现状,引出“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低碳循环产业体系”等循环经济理念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可持续发展的思政理念。

4.2 以案例教学为载体,积极塑造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

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环境教育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思想意识保障,要消除生态环境危机、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就需要通过生态环境思政教育和修复技术不断纠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培养国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35 年到21 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 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比过去,这一发展目标的表述增加了“美丽”二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是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做出的新部署,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使命担当。

当下社会,人民群众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学习生态修复技术就是要努力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好人们生活的美好“家园”,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可持续地健康发展,通过系列学习让学生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爱家爱国”的情怀。

4.3 以互动参与式教学为路径,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讲解不同修复技术时,应指出生态修复技术强调人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科学干预手段,尽快实现对被破坏生态系统的优化修复,并使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整个人类社会这一概念,突出这样一种宏观理念与思路,最终目的是要求人们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生态工程技术等不同修复技术的基础上,要突破常规,深钻科研,通过生态技术的创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修复技术”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案例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党和国家的生态环境观也在不断发展[6]。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立足课程的专业知识,结合党的理论知识要点不断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始终保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最终实现教书过程和育人过程的有机统一,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猜你喜欢
思政文明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