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雷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服装艺术是对视觉美感的追求,通过对图像、线条、色彩等要素的综合利用,表达出设计者想象中的美学理念。但想象与实际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服装设计进程中常需要进行反复的删改。服装设计与计算机综合运用可以优化服装设计的流程。
相比于传统笔稿的设计模式,制图软件拥有绘制效率高、修改便捷、流通性佳等优点,是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效果较好的计算机技术,也是现代服装专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但良好技术的运用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服装从业者尤其是服装专业教育者要正确地使用计算机技术,使计算机技术更好地为服装专业发展而服务。
1.1.1 始终保持服装设计的核心位置
使用者需要明确,服装设计与计算机技术整合进程中,服装设计为核心,计算机技术仅作为设计辅助手段。制图软件的应用在优化服装设计进程的同时,也使设计方案的稿件保密性越来越差,导致大部分设计人员把服装设计变为拼图游戏,放弃了设计进程中的创新与对细节的追求,使计算技术成为服装专业进步的阻碍。服装专业从业人员在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要时刻提醒自身保持创造力,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优化服装设计的流程。
1.1.2 制图软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制图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加直观地展示自身的设计理念,便于设计人员发现其中的缺陷。同时,制图软件在底稿修改进程中不存在较多次修改导致图件不清晰的问题,便于设计人员对设计理念进行不断优化,避免了反复绘制底稿产生的时间浪费,可提升服装设计工作的效率。
1.2.1 专业化软件的开发
医用电子仪器教学案例的设计在优化课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适应创新能力培养要素的知识体系和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载体。教学实践初步证明,专业技术课程中项目化教学法能解决学什么、如何学和能做什么的问题,从而形成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发挥学生主体学习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适应创新型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虽然传统的制图软件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但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尚有很大的优化空间。服装设计与计算技术整合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加强软件开发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对现有的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出更加适合服装设计使用的制图软件,进一步提升服装设计的效率。
1.2.2 服装数据库的建立
在大量的服装设计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服装数据库的建立成为必须探讨的内容。一方面,服装数据库的建立可以节省大量的设计时间。服装设计进程中多为局部的创新与修改,较为统一的款式模板或者之前设计稿件有较大的重复利用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将这些稿件收集起来,便于后续设计中的查询与调用,节省设计人员的制图时间。另一方面,为设计人员提供灵感。服装设计的创新理念并非凭空出现,常需一定的媒介进行刺激。服装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除设计人员的稿件外,还可以储存不同设计人员的灵感来源。这些资源可以给予陷入瓶颈的设计人员新的启发,激活其创作的灵感[1]。在服装数据库建立的同时,数据采集与共享的范围就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数据库辐射范围越广,对服装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但服装设计抄袭的界限难以进行量化判定,在数据库大面积应用的进程中,如何保障设计人员合法权益成为必须克服的困难。
1.2.3 自动化服装生产设备的开发
自动化为计算机技术的尖端领域,服装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尝试中,尖端领域是促进服装专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方案。在以矢量图模式输出稿件的前提下,自动化服装生产已具备尝试的可能。服装专业应加强与计算机技术部门的合作,尝试实现服装生产流程的全面自动化,促进服装专业的快速发展。
储备人才的培养对服装专业的快速发展有重大意义,所以服装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的整合在教学上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探讨方向。
院校培养方案的更改主要指将计算机技术基础应用教学加入到服装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虽然计算机技术基础为国家设定的高校必修课程,但课程内部更多涉及的是计算机技术原理与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对于学生服装设计能力的提升较小。服装相关院校应添加制图软件使用技巧与使用原理课程,提升学生对服装设计相关软件的了解程度,使学生了解多个制图软件,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提升对制图软件的理解,进而提升其服装设计的基础能力。此外,在多个制图软件教学进程中,教师会发现某些软件的功能在服装设计中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服装设计软件的建立与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学生兴趣的培养为服装相关院校学生培养的起始与重点,服装专业学生在进入院校前对服装设计的了解多处于较为理想或者空白的状态,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常会导致大量的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服装专业的魅力在于视觉美感的直接冲击,对于基础有所欠缺的学生来说,稿件的美感体现不够直观;学生审美观念往往存在较大的区别,受教学成本与教学环境的影响,利用成品衣物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不具备可行性。计算机技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示多种风格的衣物以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对美丽衣物的向往;其次,教师可以将课堂展示中较受学生欢迎的衣物设计稿件向学生展示,并指出服装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设计稿件、制作衣物的能力;最后,教师可在课堂中领导学生体验衣物设计的整个流程,强化学生对技能的渴求。
与传统模式中先掌握技能,后体验成就的教学流程不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成就体验过程短暂地提前,强化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避免了学生在枯燥的技能训练中出现无聊与迷茫的心理,将学生对服装的好奇切实地转变为对服装专业的兴趣,有效提升服装专业的教学成效[2]。
服装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设计人员更加追求创新不同,流行趋势与市场需求往往为主导因素。由于服装专业的特殊性,缺乏市场导向性的学生培养行为会使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优质的工作,大部分学生在生存压力下常会选择转行,致使服装专业大量人才流失,院校大量的学生培养投入对服装专业的促进作用较小。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院校、教师及学生正确了解市场的需求,并依据市场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培养的科学性。由于学生的工作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常存在两年以上的时间间隔,计算机技术的市场分析对于院校及学生拥有不同的应用方向。
2.3.1 计算机分析技术针对院校的作用
院校学生培养计划制定时间在学生入学之前,如按照此时的市场趋势进行学生培养,常会导致学生毕业后市场趋势改变,学生不再是单位喜爱的对象。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过去及现在市场状况的收集与市场发展规律的分析,预测出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发展趋势,且预测结果拥有较高的准确性。大数据技术在服装专业中的应用可以帮助院校合理制定学生的培养方向,避免教学进程中学生受教师风格影响过大,规避了学生就业的市场风险,提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性。
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综合多年数据,明确学生培养进程中失误的主要原因来自院校还是学生本身。如学生培养出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院校,现有计算技术可以综合其他院校的学生培养计划对院校提出改进意见,帮助院校快速提升教学能力;如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教师可尽快作出针对性处理,确保服装专业的教学成果[3]。
2.3.2 计算机分析技术对于学生个人的作用
计算机分析技术对于学生个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发展方向的把控上。现阶段市场中,在服装等主观概念较强的商品中,对市场受欢迎程度的影响因素较多,学生难以从直观数据中得出市场趋势,这使学生在求职时的设计作品缺乏正确指导,学生求职结果不确定性较高。计算机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在繁杂的市场数据中对各个因素的影响比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市场中认可度较高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细节,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同时,现阶段计算机分析技术可以依据现有的市场数据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判,查看其在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虽然,现阶段这种技术仍存在一定的漏洞,但其在不受市场欢迎的评判中可信度极高。这种技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设计作品进行改善,使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避免了在缺乏市场环境的学校培养中,学生设计的主要特征表现过于极端与自我,提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程度,确保院校培养方案的实效性,为服装专业不断输送市场价值较高的人才,促进服装专业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现阶段各行各业发展的重点。服装专业应紧跟时代潮流,强化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服装专业的技术应用能力,增强服装人才培养的成效,使服装专业在计算机技术的浪潮下成功转型、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