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际合作部,北京 100091)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另一方面,单边主义、孤立主义、民族主义和逆全球化等思潮盛行,对既有全球体系产生强烈冲击。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在应对各种国际问题时漏洞百出,展现出多维度困境。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在诸多国家引发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危机,推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的国际应对进一步凸显了全球治理体系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既凸显了既有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局限性,也凸显了抗疫合作意愿和行动的缺失,直接导致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和蔓延。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随之在全球引发的危机,促使人们开始反思全球多边治理现状,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催化剂”。近年来,中国不断强调要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构建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提炼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积淀的中国文化、价值、思维元素,从中探析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之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近年来,全球治理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各种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呈现新老问题交织、传统与非传统问题叠加的复杂局面。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愈发力不从心,凸显了多重困境。
首先,既有全球治理体系无法跟上时代潮流,面临“过时”的困境。全球问题需全球体系来治理。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大部分是二战后由美国及其盟友主导建成的,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机构。他们普遍代表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利益,体现的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思维和原则。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内部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新兴国家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发挥更多的作用。“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打破原有西方大国主导全球治理的局面,同时增强新兴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1]此为其一。其二,传统国际机构、平台开展全球治理的行为模式固化,无法满足时代需要。“近些年来,全球治理针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元化、层次化和复杂化”。[1]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治理体系内部的通力协调。过去,专业领域全球问题治理机构往往各行其是,鲜有协作。面对日益复杂化的全球问题,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系统内协调配合,势在必行。
其次,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塌方”,面临“破产”的困境。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问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效、有序、有力的全球治理体系。然而,美国自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对现行全球治理体系连续表现出不屑和摒弃,大打“退群”牌,大行“退出主义”。在其主导下,美国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组织和机制,停止执行伊朗核协议、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双多边协议安排。美国接二连三的“退群”和“毁约”行为,使得早已漏洞百出的全球治理体系雪上加霜,已然开始面临“破产”的困境。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对新生全球治理平台机制持“敌视”态度,阻碍全球治理体系革新。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推出新概念、新机制、新平台。然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从维护其自身利益和诉求出发,对全球治理体系革新持近乎“零容忍”的态度。在全球治理领域,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只要不是美国牵头推动的革新或牵头建立的新平台,美国都予以消极对待或抵制。这一点只要看看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就可见一斑。这种霸权主义思维和“零容忍”的态度,严重阻碍了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从而加剧了全球治理体系“破产”的步伐。
再次,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合作阻碍重重,面临“合作缺失”的困境。解决全球治理面对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的通力合作。然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呈现出合作缺失的局面。全球治理中国际合作的缺失,一方面是由于现有国际合作机制的不完善,缺少务实可行的合作平台机制;另一方面,实际是国家主义回归、国家利益至上论盛行的重要表现。机制的缺失和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共同造成了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合作缺失”困境。
总体来说,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是多维度的困境。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这些困境,尤其是“过时”“破产”和“合作缺失”的困境。
分析提炼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积淀的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思维等中国元素,对于解决全球治理困境,当有重要启示。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孕育的精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是一种能力。只有立足时代特点,方能把握世界大势。只有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才能永葆制度的生机活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启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既有全球治理体系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主动求变、顺势而为,方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解决相互交织的国际问题。
(2)“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价值导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可以说我们国家的每一项制度安排,都是秉承着“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来进行的。“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依靠人才,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事业。
“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价值导向,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启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出发点,应是全球各国人民的利益,而不是某些国家、某些政客的政治诉求。与此同时,要充分重视人才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3)“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基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既承认不同,又积极促“和”。“和”是和谐,亦是合作。“美美与共”,实为多赢、双赢、共赢。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国文化基因给应对全球治理困境带来的启示是:开展全球治理需要摒弃零和思维,开展通力合作,努力实现共赢。
如前文所述,中国元素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具有重要启示,这些元素深刻体现在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之中。
(1)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自我完善。
首先,充分发挥全球治理中“新兴力量”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兴力量”在全球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新兴力量”的崛起,既有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因素得到进一步彰显。全球治理机构、机制、平台应顺时顺势而为,在其自身架构中充分反映“新兴力量”的崛起,赋予“新兴力量”更多话语权,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新兴力量”的作用。
其次,进一步加强全球治理体系内部协同协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是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内相互交织,造成极其复杂的局面。面对日益多元化、层次化、复杂化的全球治理问题,国际机构传统上“单兵作战”的做法已经无法满足形势所需,其所发挥的作用往往大打折扣。因此,应充分重视发挥联合国的引领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在联合国的引领和组织协调下,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需求,强化全球治理体系内各机构、机制和平台的协同协作,形成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大协同”局面。
再次,积极推动新机制、新平台发挥更大作用。解决全球问题需要更多新机制、新平台的出现。新机制、新平台的出现,是对既有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补充,而不是以取代既有机制、平台为目的。国际社会应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受、鼓励、参与推动新机制、新平台建设,并积极引导新机制、新平台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中国先后倡议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多边机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更多发挥新机制的作用。
总的来说,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出发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有助于解决既有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过时”和“破产”的困境。
(2)以“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价值导向推动开展全球治理务实合作。
1)把服务“人”的利益作为开展全球治理合作的根本立足点、出发点。开展全球治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面对的问题。这里的“人”,是全人类,是世界各国人民。全球治理中长期存在的一对主要矛盾即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冲突,这也是造成全球治理中国家间合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政治学中,超脱民族国家的概念来研究全球治理似乎是不现实的。然而,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在调解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的矛盾时,引入人民利益的概念,以服务全体人类共同的利益为目标开展合作。在调解国与国之间影响合作的利益冲突时,同样引入人民利益的概念,以服务两国人民共同的利益为目标开展合作。让“人”的共同利益凌驾于政客们的政治诉求,合作达成的可能性将极大增加。
2)要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全球治理务实合作中的作用。办好全球治理之事,关键在人才。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积极发挥作用,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有一支规模宏大、本领高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因此,人才培养、人才交流、人才合作是重中之重,也是推动全球治理合作的重要抓手。在这方面,国际组织和各国应该联起手来,通力协作。一方面,专业化的国际组织应该多创造机会、多搭建平台,为各国多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各国之间要加强人员交流和人才培训合作。国际人才培训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实现知识、经验共享,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又能通过培训加深互信和相互理解,为未来开展的合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长远来看,以“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价值导向推进全球治理务实合作,对解决全球治理“合作缺失”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3)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基因推动全球治理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深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作《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主旨演讲时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3]这个论断在全球治理领域尤为适用。全球问题影响的往往不仅仅是一国、一域,常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应对解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基因。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之下,各个国家平等相待、各种制度和谐共存、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各种声音得到倾听、各种诉求得到反映,各方势力通力协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向好发展。这就是“和而不同”的体现。与此同时,各方的作用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全球治理的成果各方共享。这就是“美美与共”的体现。
2)深入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其中,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就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文化基因的深刻体现。在这种新型国际关系中,我们倡导要进行共商共建共享。具体到全球治理领域,就是要做到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平等协商寻找解决办法,成果也要由各方共享。
总体而言,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基因引领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解决当前全球治理“塌方”和“合作缺失”困境的重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