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鲅鱼圈区生态环境事务中心,辽宁营口 115007)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社会大众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也是环境监测站的主要内容。现场采样作为环境监测的基础,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监测现场采样质量。
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时,普遍存在任务重、经费紧张及人手不足等问题,监测人员疲于奔命,出现重视业务、轻视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传统质量管理存在局限性,侧重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忽视或轻视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如果监测信息本身不具有代表性,意味着后期数据分析再好也没有价值,这就要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但这部分人员多从实验室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岗位转岗而来,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单一情况,甚至部分人员无法准确判断监测数据、判断结果是否可疑等,这些都意味着需要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机构要经过相关部门评审、认证,行业内初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但实际中部分环境监测机构运行时,存在重视业务、轻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不会主动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甚至出现极端看法,觉得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浪费时间,失去自我监督与提升的良好机会[1]。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大多仅停留在文字记录、文件归档等层面上,使得各项评审工作流于形式,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同时,质量管理体系变成应对外部评估与监督检查的工具,仅有少数人员参与开展文案工作,并没有落实全员质量参与的要求。
随着环境监测仪器种类不断增加,大量新型实验室精密仪器、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开始用于实际工作。日常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时,质量控制与实际工作之间联系不紧密,QC手段传统且单一,缺少明确的目的,直接影响到QC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各类质量管理活动实效性不足。
同时,质量控制模式局限在数据比对、回收标志及测试密码样等方面,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需要及时进行更新与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受到环境监测部门管理者及质量负责人的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涉及各职能部门配合、交流及反馈,整个过程需要领导进行组织协调。如果领导不重视,协调组织不力,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力,就无法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因此,提高管理者的重视程度,重视管理评审工作,及时改进与优化[2]。
通过内部宣传等方式让员工明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理解与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明确自身岗位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从思想行动上参与到质量控制活动,并逐步演变成自觉行为。如果培训、宣传等无法全面贯彻落实,都会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评价培训工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基于环境管理部门人员关系角度,树立“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思想,落实岗位责任制、领导负责制及部门沟通制等,明确个人的岗位职责,要对自己工作负责任以及相关人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
环境监测,通过定点、不间断或定期采样与测量环境中的污染物质,为大气保护工作提供支持。为了提升环境监测质量,需要将大量环境监测点设置在城市范围内,并利用自动检测设备实现持续自动监测,将监测数据通过人工或自动化方式传递出去,通过分析数据得到精准结论,环境监测就是作为判断与评定大气质量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环境监测进行持续改进与优化,选择合适的监测控制点位,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能力,促进区域环境污染物监测水平提升,加快农村等特殊性环境监测站与区域性监测站的建设速度,使监测结果为人们提供服务。同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为了让人们正确认识环境的重要性,需要对环境质量检测成果进行监管,对整个流程进行优化与质量把控[3]。
环境保护工程监测现场采样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采样开始前要提前准备相关设备,如采样设备、器具及物资等,同时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清洗与干燥处理;固定采样位置。依据实际情况与监测需求对采样点位置进行调整与优化,完成结束验收工作后开展相关工作,复验相关选择点,如果周边污染源存在较大变化时,要及时调整监测点;现场采样工作依据国家标准开展,采集工作开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采集方案,由现场人员完成加入固定剂保存的水质样品。采样时技术人员不得离开现场,杜绝采集现场抽烟情况,工作人员采集现场空白样,对比现场空白样与实验室空白样;监测采样时间、点位、方法等,记录环境中被监测物质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保证整个采样过程的完整性。负责人承担现场采样的监督责任,并向同级部门报告。至少2名项目负责人完成现场取样工作,其中至少1名有丰富经验。
做好环境监测设备的质量管理,定期进行设备计量检定与校准、维修养护,保留好完整的使用维护记录。环境监测时设备使用前后都要校准状态,保证设备可以准确记录相关数据。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做好设备定期检修。不同环境设备选择不同的设备,一旦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不能继续使用。使用时重视监测设备保护,避免设备受到意外情况影响出现损坏;环境监测技术必须要具有统一性,满足监测工作的规范要求,无论采取何种技术与方法,都要遵守国家技术规范与标准,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在环境监测设备投入使用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外壳以及具体功能设施等,从而全面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提高生产率。而且借助及时有效的检修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隐患,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对设备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设备具体运行时,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对电路进行排查。电路安全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设备运行前一定要对电路进行仔细、全面检查,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问题,都要及时处理。第二,对设备自身工作状态进行检查,该步骤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是否存在漏电等问题,保证设备使用安全[4]。在环境监测设备具体使用过程中,因为零件各自质量、性能、使用频率、功率、磨损率等不同,所以各自使用寿命也有差异。为将环境监测设备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在设备长期运行时,需要对其中零件进行及时检修和更换。在更换前后,需要对设备运行状态尽进行检查,锁定损坏零件,并在更换后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总之,环境监测站的基础就是环境监测质量,质量控制措施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质量。现场采样作为基础与核心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保证现场采样的质量。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