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烨
9月2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品渥食品,被称为“进口食品第一股”。其主营业务为进口乳品、啤酒、橄榄油、谷物以及饼干点心等食品,尤其在进口牛奶方面遥遥领先于同行。根据尼尔森数据:2019年度,品渥食品旗下的“德亚”纯奶及“德亚”酸奶市占率分别为12.0%、89.2%,稳居进口牛奶销量第一。2020年上半年,“德亚”牛奶位居京东进口牛奶销量排行第一。“瓦伦丁”啤酒、“亨利”谷物等品牌的销量也位居行业前列。
业绩稳步增长
品渥食品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自有品牌食品开发、进口、销售及国外食品合作代理业务的公司。目前,品渥食品以德亚乳品、瓦伦丁啤酒、亨利谷物等自有品牌和品利橄榄油等合作品牌为主,主要聚焦于乳品、啤酒、粮油谷物等食品品类。
作为国内较早实现进口食品自有品牌运营的企业,品渥食品通过整合全球优质食品资源,全力打造“原装进口食品”品牌,致力于将中国美食品牌与全球生产体系嫁接,将全球的健康美食和时尚生活方式带给中国消费者。通过多年发展,品渥食品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进口食品品牌运营商。
2017—2019年,品渥食品的年营收分别为12.16亿元、12.50亿元和13.8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377.69万元、7807.00万元、9893.35万元,均呈现出稳定良好的增长态势。
2020年1—6月,品渥食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9%,净利润同比增长62.64%。
对于今年以来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品渥食品表示,净利润增幅高于营业收入增幅,主要由于“德亚”乳品和“瓦伦丁”啤酒品牌效应的逐步释放,2020年1-6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9%,但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并未随着营业收入同比例增长。今年1—6 月,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牛奶等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旺盛,品渥食品线上渠道收入快速增长,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提升至56.41%,同时适当减少了促销折扣力度,导致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2.39%提高至34.49%,毛利率提高导致盈利能力提升。
销售费用由去年同期的12624.36万元上升至13755.36万元,增幅8.96%,销售费用率由去年同期的21.58%下降至20.16%。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际海运费、报关费上涨,导致品渥食品报关代理费较去年同期增长1273.89万元、增幅65.48%,报关代理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32%提升至4.72%;疫情期间,促销人员无法进入线下商超开展工作,促销费、劳务费合计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697.90万元;受疫情影响,销售费用、职工薪酬、招待费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同比下降。疫情期间,出于疫情管控需要,差旅费、培训费等减少,导致公司管理费用下降。
借助本次上市的契机,品渥食品表示,将继续坚持进口食品自有品牌运营模式,通过引进国外优质食品资源,不断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同时,紧跟互联网电商发展趋势,积极与京东、天猫、盒马等电商和新零售平台合作发展线上销售业务,与新经济业态深度融合,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25亿元的目标。
品渥食品产品分为自有品牌产品、合作品牌产品和代理品牌产品,均为国外优质进口食品,目前有自有品牌五款、合作品牌三款以及代理品牌一款。
自有品牌产品是品渥食品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2019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79998.51万元、95342.79万元、116637.04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89%、76.28%、84.61%,自有品牌产品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自有品牌产品是指品渥食品对消费者需求及偏好研究后,自主进行品牌开发与推广的相关产品,该类产品品牌的中英文商标均为品渥食品所有,产品由国外优质供应商根据品渥食品的要求生产,并由品渥食品在中国大陆境内进行最终销售。目前,品渥食品已成功运营“德亚”乳品、“瓦伦丁”啤酒、“亨利”谷物、“雅娜”蝴蝶酥、“果爱”果冻等自有品牌产品,并在上述品牌基础上不断推出新口味、新品类产品。其中,德亚品牌乳品销售收入占比较大。
随着进口食品行业参与者的逐渐加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为减少对单一产品过度依赖,品渥食品通过不断开发和推广自主品牌,持续拓宽产品品类,覆盖了牛奶、啤酒、橄榄油、麦片、糕点、零食等多种食品品类。目前,品渥食品已经形成了“多品牌、多品类、多品种”的系统的产品体系。
募资投向三个方向
品渥食品此次公开发行股票2500万股,募集资金6.67亿元,主要用于:渠道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翻建生产及辅助用房项目、整体信息化建设项目、補充流动资金。
渠道建设及品牌推广项目拟投资26874.08万元,其中包含渠道建设费12780.00万元、品牌推广费 9300万元、新品开发费3231.11万元、办事处建设费229.62万元,以及铺底流动资金1333.35万元。该项目以品渥食品现有的“德亚”乳品、“瓦伦丁”啤酒、“亨利”谷物等品牌为依托,继续开发新品类,加大渠道建设投入和品牌形象推广投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丰富现有产品品类,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项目将加大连锁超市、经销商渠道的铺设力度和营销力度,并通过开拓便利店、即饮渠道等新渠道,拓宽现有的销售渠道,提升整体销售收益和市场份额。此外,本项目还将进一步增加品牌推广费用投入,对品渥食品品牌进行多维度宣传,以维护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品渥食品实施“紧跟新零售变化,布局全渠道”的渠道渗透策略,形成了以线下直销渠道、线下经销渠道,以及线上电商渠道等相结合的立体式营销渠道,实现了对各市场的全面覆盖。线下直销渠道覆盖了麦德龙、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华润万家、永辉超市、百佳、苏果超市等国内外知名商超;线下经销渠道覆盖了约350多家活跃经销商所辖地区的中小型超市、便利店等网点;线上电商渠道覆盖了天猫、京东、盒马鲜生、苏宁易购、顺丰优选、7FRESH及各品牌网上自营旗舰店等主流电商销售平台。
品渥物联网翻建生产及辅助用房项目拟投资15000万元,其中包含建设投资14000万元,设备投资1000万元。将在上海市松江区新建现代立体仓库、办公楼、设备辅助用房等,总建筑面积57288.00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集智能仓储、生产包装、分拣中心、客户体验中心、自检实验室等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综合工程。除了扩大仓储基础设施能力之外,还将加大产品创新能力的投入,建立产品研发中心、食品自检试验室,增强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实力。本项目建成后,品渥食品将结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快速进行产品样品的小试,加快新品的开发进度,适时开发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对于不同口味的需求,达到丰富产品品类、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目的。
整体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722.30万元,其中硬件投资1236.24万元、软件投资3945.00万元、项目开发费282.00万元、预备费259.06万元。品渥食品计划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各业务平台系统的整合实现协同,打通日常经营的各业务环节。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满足未来业务规模大幅扩张的要求;另一方面该项目以现有的SAP财务系统为核心,覆盖财务、采购、生产、销售、计划、仓储、物流、质量、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等供应链全流程,有助于品渥食品快速整合市场信息,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巩固核心竞争力。此外,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有利于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决策体系,提高管理层决策的科学性。
模式隐忧
作为一家食品零售商,品渥食品的核心业务为从海外进口乳制品(主要是液态奶)并以“德亚”的独立品牌进行经营,这本质上是一种贴牌生意。
利用这一模式,品渥食品成功将低成本的海外牛奶以“德亚”品牌卖到国内。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7—2019年度,德亚品牌乳品销售收入分别为6.1亿元、7.9亿元、9.7亿元,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05%、62.80%、70.15%。但是从增速来看,德亚乳品的增速从2016年的55%一路下降至2019年的22.03%,今年上半年为16.59%。业内认为这一数字背后隐含至少两大危机。
危机之一是营收方面对于德亚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超过70%的乳品业务营收占比,一旦乳品业务进展不利将严重拖累公司盈利。对此,品渥食品试图寻求业务结构多元化,在乳制品以外开拓了诸如瓦伦丁啤酒、亨利谷物食品,也有品利在内的粮油产品。但即使这样,来自自营的德亚乳制品的收入在整体公司营收结构中的依赖度从2017年的50%上升至2019年的70%。从2016年至2019年,只有乳品的收入是上升的,其他产品,如啤酒、食用面粉及食用油、饼干及点心、谷物等悉数呈现下降。
危机之二是其品牌市场化竞争力不足。2019年,中国液态奶进口额同比增长19.2%;同期品渥食品旗下整体的乳制品收入同比增长22%,与行业增速相比并无优势。此外,品渥食品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市场招牌,无法让消费者能够将德亚牛奶、瓦伦丁啤酒,以及品利橄榄油等子品牌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品渥食品的多数产品(如谷物、橄榄油)都是小众市场,这可能会加剧其市场推广的难度。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如果德亚乳品的营收和市场影响力不能有效扩大,在竞争对手的压力之下,品渥食品将可能陷入低营收、低毛利,更低营收、更低毛利的恶性循环,这会严重冲击这家公司的盈利以及估值。
除此,品渥食品还存在一个重大隐忧——公司的“洋代工”模式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
品渥食品自身并不从事食品生产,采用的是“洋代工”模式,即委托国外的供应商根据要求生产加工公司自有品牌的产品,然后运回国内进行销售,主要运输方式为海运。该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跨境代工在生产上对安全的监管比较薄弱,在产品生产、进口的过程中,可能会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隐患和产品不达标的问题。
據中国质量新闻网数据,2016年8月,品渥食品全资子公司北京市品利食品有限公司从韩国进口的三育辣味香酥海苔因大肠菌群超标,被未予准入并做销毁处理。
2017年、2018年因公司进口的啤酒多次被检出不合格,此后该类产品的销售占比持续下滑。同样是因为“洋代工”的模式,让品渥食品被贴上了“假洋品牌”的标签,通过打擦边球和虚假宣传的方式让消费者认为旗下代工产品是洋品牌。
据招股书内容显示,品渥食品曾多次因虚假宣传遭处罚。2016年,央视曝光品渥食品旗下的德亚牛奶并非德国原产,而是找国外商代加工生成。品渥食品也曾因销售净含量不合格、逾期申报企业所得税被相关政府处罚。
除此之外,企查查显示,2016—2018年三年的时间,品渥食品还陷入官司纠纷。三年时间里品渥食品共涉及五起官司,其中三起作为被告,分别是买卖合同纠结、产品责任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消费者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在这方面,品渥食品需要找到有效对策,否则公司品牌将面临随时崩塌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