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将脱贫攻坚成果融入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2020-11-28 14:10赵云斌
文存阅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脱贫攻坚大学生

赵云斌

摘要: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创世纪之举,如何将脱贫攻坚战融入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既是开展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内在要求,更是讲好脱贫攻坚“中国故事”的核心要义。

关键词:脱贫攻坚;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一、概述

立德树人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近年来,一大批高校教师响应党中央号召,来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这些教师对脱贫攻坚有更深刻细致的了解,如何将脱贫攻坚与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融合,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向全世界、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近年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将脱贫攻坚战系列成就融入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更能以身边最贴切的例子,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更能引起大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增强“四个自信”。

二、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中国的道路自信

2012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9899万。十八大以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000万以上,党中央以“一降五通七有”、“两不愁、三保障”为标准,以“五个一批”为抓手,实现了贫困退出人口高质量脱贫。今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当前,脱贫攻坚战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坚信在我党的带领之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时间问题。

脱贫攻坚一系列成果更加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的道路。中国道路是在历经探索之后,寻找到的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最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带领广大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战。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道路的各种质疑、诋毁,我们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就是对其最好的回应。农村贫困人口摆脱几千年的贫穷,过上幸福生活,这就是对中国道路的最好的诠释。

三、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中国的理论自信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的理论建设,我们党的理论也是始终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其根本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开展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根据实践,提出来了一系列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是指导后续脱贫攻坚工作的理论指南。这些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同时,脱贫攻坚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进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党的理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党始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就是就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我们工作的理論。

四、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中国的制度自信

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脱贫攻坚仅仅依靠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是不足以开展工作的,只有集全国之力,集全国之智,才能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这就更彰显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优越性。脱贫攻坚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这和我党始终坚持上下联动,全国一盘棋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因为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了各地的财力、物力、人才支援,才有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有一部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始终生活在贫困线之下,那就不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我党始终将解决贫困人口问题当做党执政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更是聚焦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口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让农村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忽视一户,不忘掉一人。

五、脱贫攻坚成果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就是开展扶智扶志教育。贫困人口一方面是由经济、地域、环境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和群众的内生动力不足有必然的联系。“扶贫先扶智”,今年以来,贫困地区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农牧民夜校等方式,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引导贫困人口掌握一门劳动技能,从而获得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家庭收入来源。同时,通过文化教育,让贫困人口自发有过上好日子的内生动力,有了新的生活观念。

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才能让文化走入人民群众心中。近年来,通过文化下乡工程、“宽带网络进万家”工程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的成果。通过文化宣传,让贫困人口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六、结束语

脱贫攻坚是在我党带领之下的一项创世纪之举。如何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脱贫攻坚的视角来向大学生讲述“四个自信”更具有说服力,同时,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入脑入心,最终引导大学生做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传承者、宣传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5-10-17(00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7-09-01(001).

[4]让“四个自信”贯穿在脱贫攻坚战中[EB/OL]. http://www.chinainc.org.cn/show-140-473840-1.html中廉在线,2020-06-08.

[5]讲好脱贫攻坚故事 坚定“四个自信”[EB/OL].http://theory.gmw.cn/2020-07/02/content_33960113.htm光明网,2020-07-02.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脱贫攻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