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网路信息时代逐渐形成,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当前时代需求,改变传统服务理念,摒弃传统思想,将现有的读者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加强自身的信息服务功能,从而提升读者服务的工作效率,以满足当前人们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需求,查询信息。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化;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
科学信息技术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基础,使其打破了传统的服务理念,改变了现有服务模式,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满足了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了高校图书馆长远发展。
一、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冲击影响
在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后,我国高校图书馆便以馆藏和网络两种信息资源为基础,为读者提供服务。利用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馆藏资源的局限性,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图书馆自身的资源,并发展出衍生资源,例如,电子资源、数据库以及资料库等,为读者提供更便捷服务。为适应时代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逐渐创新,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例如,在传统的书目查询中,书刊借阅和检索已逐渐趋于网络化,以提升服务质量。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特点
(一)服务方式趋于网络化
随着图书馆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逐渐从传统的阅览、外借转变衍生出多种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思想束缚,而是主动进行服务,例如,主动检索、整理、分类以及加工等,为读者提供优良的服务。同时,在当前的网络背景下,读者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进行信息浏览,查找所需信息[1]。
(二)读者需求个性化与复杂化
面对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信息交流加快,使网络信息量快速增长。对于高校读者来说,大部分需求为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学科领域知识,在信息要求方面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由于当前信息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读者需求逐渐趋于个性化与复杂化,导致信息出现综合、密集、复杂等特点,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复合型知识,以帮助其了解知识更新的最新动态。
(三)馆藏内容电子化
数据库技术和信息储存技术的应用,将传统单一的印刷形式彻底改变,发展为电子信息、网络信息以及各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将传统的馆藏结构变为馆藏结构与电子资源共存模式,并且,由于当前电子资源自身方便、快捷、共享等特点,导致电子文献使用率不断升高,而馆内阅读和外借阅读总体比例不断下降。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
(一)开发利用当前的网络资源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集成信息服务。集成信息服务,是指读者或用户在检索、获取原始文献后,将该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并综合加工后形成信息产品的服务。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读者对需求信息提出更高要求,检索出来的原始文献、信息等逐渐满足不了用户需求,而是希望得到经过整理、研究以及分析加工的综合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将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加工,提取出精华,并进行综合的整理提供给用户参考,尤其是对二次文献以及三次文献的整理利用,注重其内在价值,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集成信息服务。
(二)拓展服务渠道与方式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要求查找信息时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但受传统因素影响,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以及磁盘等硬件设施,将图书馆数据网站开放,能有效满足当前需求,方便读者随时进行查找。因此,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借阅外,还应拓宽服务渠道与方式,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实现网上借阅办理、续借、预约等,提升服务效率。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Web站点、电子阅读信箱等,通过信息技术使读者直接查找所需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便利。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建立咨询界面,使读者可以利用网络与管理人员进行咨询交流,提升读者服务模式的工作效率[2]。
(三)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由于每位读者自身需求不同,促进了针对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发展,并且,个性化服务是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网络技术未普及前,个性化服务工作发展较缓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发个人化信息处理服务,利用网络界面,针对读者展开个性化信息服务,例如,结合个人的专题网站、信息跟踪以及信息导航等方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当前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中,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既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務,又能提供大众化信息,从而方便读者查找信息。
(四)改变传统服务观念以读者为中心
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确定以读者为中心,即建设读者信息需求引导服务与信息资源服务。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构建开放服务体系,同时将企业机构与非图书馆组织融入到信息服务领域,将服务信息从被动转化为主动,提升读者地位,从而改变读者与信息服务之间的关系,提升服务工作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时,应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当前时代需求,增强自身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以满足读者的信息要求。
参考文献:
[1] 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隋汝欣.汉字文化. 2018(11)
[2]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探析[J].张文.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S1)
作者简介:于丹丹(1987—),女,回族,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秘书,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YWF10236190139,负责人:刘雪含,参与人: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