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融融 罗丹 肖竞
摘要:三峡库区是中国中西部重要的地理文化单元,其区域景观系统受独特的自然要素和文化结构影响。沿江城镇依托山水环境组织城市形态与功能,形成独特的峡江城镇风景系统。三峡工程开建以来,库区自然和社会环境剧变,城镇风景系统也随城市迁建快速演变。本文分析对比三峡库区城镇迁建方式,归纳风景系统演变与城址迁变之间的关系,梳理了就地后靠、后靠重建和异址迁建三种城镇风景系统的演变类型。并以重庆市万州、巫山、云阳三区(县)为例,概括不同类型风景系统演变模式,总结了多尺度“江—城—山”结构协同、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融合,以及风景内涵“在地性”重建等风景系统变迁的特征,并提出相应展望。
关键词:风景系统;三峡库区;演变类型;万州区;巫山县;云阳县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02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9-0005-07 文献标识码:A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ateg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Area Towns Cityscape Changes along the River in the Post Three Gorges Period: Case Studies of Wanzhou, Wushan and Yunyang
LUO Rongrong, LUO Dan, XIAO Jing
[Abstract]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s an important geographic and cultural uni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Its regional landscape system is affected by unique natural elements and cultural structures. Relying on the structure of mountain and river, towns along the river organize their urban forms and functions, forming a unique landscape system with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reservoir area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the urban landscape system has also evolv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system and the change of city site is concluded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ways of urban reloc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aking Wanzhou, Wushan and Yunyang as exam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ree types of landscape system,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system, including the river-city-mountain multi-scale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in structure, th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and social services in function, and the local scenic connotation reconstruction in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ospect.
[Keywords] landscape system;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evolution type; Wanzhou District; Wushan County; Yunyang County
引言
三峡工程在防洪、航运、能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对区域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世界水利事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三峡工程也引发了库区城乡环境的巨大变迁。工程实施以来,快速城镇化促进了库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和重塑,推动了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不断更新完善。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以及彼时认识的相对不足,大量求速度、复制式的建设也导致了城乡环境的剧变[1]。特别是自古以来形成的以山形水系为依托的独特城镇沿江风景系统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兩大因素的推动下快速演变,库区城镇景观风貌面临被削弱的风险。
受“山—水—城”营建思想的影响,沿江区域一直是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载体,分布着码头、市肆、寺庙、寨堡、山道等重要城市风景要素。这些要素依托独特的山水骨架形成的风景系统织就了城市的功能网络,承担着交通、商贸等核心功能,推动着城市和区域发展[2-3](见图1)。并且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风景系统始终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动态变化,与城市互动共生。那么三峡工程对库区沿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城镇沿江风景系统如何随之演变 有何类型与特征 本文尝试以重庆市万州、巫山、云阳三区(县)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与梳理。
现有文献已有大量针对三峡库区城镇风景的研究。伊莎贝拉·伯德将三峡沿江城镇称为“完美的风景”[4],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在其《扁舟过三峡》中详细描绘了独特的峡江山城风貌[5]。传统历史文献资料中,以《巴县志》《重庆府志》为代表的地方志对于巴渝地区历史时期的山川形胜、城镇、风物均有较为详实的记载[6-7]。20世纪70年代,蓝勇的《三峡古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巴渝地区传统古镇的历史特征、地理分布、交通变迁、文化演变进行了系统梳理[8]。进入21世纪以后,季富政先生调查记录了三峡地区城镇与建筑的演变与兴衰[9];杜春兰及团队解读了文化景观中深层的场所规则体系,将三峡库区传统聚落置于原生环境中去考察其文化的在地呈现[10-11]。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序幕的拉开,针对三峡库区现代城镇体系的研究也快速跟进。赵万民及团队历时十余年对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进行追踪研究,围绕移民工作调查、城镇搬迁、建设模式,从“时间—空间—人文”三位一体的视角,探讨了库区人居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12-13]。毛华松等分析了后三峡时代库区城镇“城景”特征并提出了优化策略[14]。上述研究为三峡库区城镇沿江风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但大多着重论述城镇与聚落形态演变及机制,时间上也不完全聚焦于“后三峡”时期。本文以库区城镇为对象,侧重梳理沿江风景系统在三峡工程影响下的演变特征。
1峡江成高库——自然与社会变迁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始建于1994年,2009年建成形成三峡库区。工程建设对库区内自然条件和城乡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1.1自然条件
三峡成库后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水位抬升。成库前的长江三峡段水位基本在65米高程上下,大坝建成后蓄水高度抬升至175米,在长江上游流域形成了从宜昌三斗坪至重庆长寿区、长600多公里、面积约632平方公里的淹没范围,其中直接淹没区包含重庆和湖北共计20个区(县),沿江城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淹没。
同时,为满足防洪、清淤及航运等需求,大坝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每年汛期(6~9月)将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145米,非汛期则蓄水至正常水位175米。受此影响,库区形成涨落幅度30米、与天然湖库涨落季节相反的消落带区域。三峡库区消落带垂直落差大、影响范围广,因此三峡库区成库后沿江地区的生态保护、土地利用、协调发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1.2城乡社会环境
移民安置是库区城乡发展的首要任务。自三峡工程筹备建设以来共完成移民129.64万人,近65%的移民在库内就近安置①,这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面对巨大的移民安置需求,库区在短短不到二十年期间迁建城市2座、县城10座、集镇106座(合并迁建8座)②,完成了快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聚集。城镇沿江地区由于用地条件的便利和风景资源的汇集,成为快速城市建设的集中区域,滨江的空间尺度格局与景观风貌极速变迁。随着工程建设带来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沿江风景系统既要能够保障城市安全、保护生态,也要适应社会环境变迁后功能、产业和文化共进的城市发展需求,延续三峡城镇滨江风貌和库区景观特色。
2不同迁建方式下的风景系统演变类型
城镇所在的山水环境是影响城镇建设的先决条件,库区城镇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比一般城镇大得多[15]。因此城址的迁变是决定性的,不同的城址迁变方式也造就了不同的风景系统演变类型,主要分为就地后靠、后靠重建和异地迁建三类。
库区内全淹或基本全淹的城镇有8座,部分被淹城镇6座。淹没面积相对较小的城镇基本采用就地后靠的方式,在未淹没区域的后靠部分建设新城,风景系统因城市发展需要进行扩展,此类型有万州、涪陵。全淹或几乎全淹城镇则需重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后靠重建,选择附近适宜建设的后靠地区重建新城。由于老城完全被淹,需在變动的山水格局下重新梳理风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如巫山、丰都、开县。另一种为异址迁建,原城址附近无适建土地,需另择新址。此类城镇从选址开始就需思考风景系统构建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如云阳、秭归(见表1)。据此,本文以万州、巫山、云阳为典型案例,来分别阐述分析。
3库区城镇沿江风景变迁的典型案例
3.1万州——江进城退中的风景系统扩展
万州位于三峡库区腹地,是库区第一移民城镇。库区蓄水至175m后,江水向城镇逼“进”,淹没了老城2/3的区域。作为库区中心城镇,万州移民安置和城镇扩建的任务巨大,为了寻求发展空间,城镇向沿江两侧的山体上扩展,“退”至了山上,城镇空间扩张伴生着风景系统的演变(见图2)。
3.1.1滨江横向扩展,要素拼贴
城镇首先沿江面横向扩展,沿江建设范围大大增加,跨越至长江两岸。传统峡江城镇滨江区域的岸滩、码头、梯坎等要素被淹没[16],取而代之的是消落带、城镇内湖、山涧冲沟等自然要素及包括风景遗产、居住组团、风景建筑和沿江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方面,除了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消落带,在苎溪河口建置拦水坝形成湖面。高水位时,湖体与长江内外连通,当水位降低,内湖仍可保持高水位,形成独立的城镇内湖。此外,城镇内部还有多条由山涧沟谷,可汇集成季节性水系。人工要素方面,大型文化建筑向滨江聚集,桥梁、滨江路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城镇要素参与滨江景观构建,住宅组团快速将滨江界面填满,绿地与开放空间相对破碎。要素的拼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滨江区域的丰富性,但也导致沿江景观特征的模糊感和整体风貌的杂糅。
3.1.2绿心导控组团,城山互嵌
万州所在区域的整体格局呈马蹄形,在深丘低山区地貌破碎且缺少平地的条件下,城镇后靠只能向山体索要空间,依托山峦体势形成组团式布局。在城镇快速生长过程中,周围山体被迅速纳入空间版图之中。以九大山体公园为主的外围绿色空间结构开始凸显,构成“片区—组团”模式的自然基底。以绿色空间为依托的“城—山”格局鲜明,组团之间由山体、公园和绿地分隔,既独立又有联系。城镇和片区级公共游赏空间分布于各山体之上,成为主要的活动载体,城镇嵌入自然山水的风景构架逐步明确。
万州沿江风景系统的演变可以看作是区域城镇的典型样本。在城镇扩展需求的带动下,风景系统成为更大尺度下控制和引导城镇发展的重要框架。城镇实现了由单边沿江带状式向一江三岸多片组团式的转变。其沿江地段成为综合了山水格局、自然风景、历史遗产、现代城镇的复杂融合区域。
3.2巫山——后靠重建下的风景系统重塑
巫山巫峡镇位于长江与大宁河交汇处,新城后靠重建,主要面临两方面考验:一是后靠区域的地形条件不佳,用地条件非常受限,城镇生长需要开辟新的范围;二是新城除了满足移民搬迁后的城镇发展需求,还承担着区域中心旅游城镇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整体上重塑风景体系,提升区域景观价值(见图3)。
3.2.1城域环湖风景结构
巫山新城首先后靠在大宁河西岸一侧的山体上,这一区域用地条件苛刻,平均坡度超过30%[18]。近年来人口增长和建设速度加快,空间容量逐渐饱和,于是城镇亟需摆脱单面临江的用地限制。库区水位抬升后,在大宁河与长江交汇处形成约4.5平方公里的巨大湖面——大宁湖。湖面的出现确立了新的风景核心,城镇迅速向东扩展,形成“一湖三组团六景区”的环状临水结构。城镇组团与风景区互相嵌套[19],向大宁河纵深延展,三大组团绕湖布置,六大风景区串联,与背临山体一起构成城镇生态屏障和风景游赏区域。在此环湖结构基础上,南陵观、高唐观、文峰观等历史文化古迹有的作为遗址、有的恢复重建,在山势起伏的不同高度和位置相互联系,环抱城镇,补充了城域范围内的文化风景资源。
3.2.2区域沿江风景廊道
长期以来,长江和大宁河两条风景廊道以壮丽的峡江风光吸引游客。三峡工程导致大量自然人文景点遭到淹没,风景资源遭受损失,长江与大宁河的区域风景廊道有待重新梳理。
工程蓄水后,以“三台八景十二峰”为代表的长江巫峡风景体系基本保存,虽然江面抬升削弱了纵向深切的峡江景观,但也提供了另一种秀美之感。大溪片区的发掘完善使巫峡风景廊道向上游延展,形成东西连通大溪、龙骨坡、巫山县城和神女峰、神女溪的长江廊道。相反,大宁河沿线风景则大多沉入了水下,峡江格局陡变,不复“绝壁画廊”之感。但水位抬升使水运功能大大提升,于是在亟待挖掘风景资源的大宁河纵深方向,小小三峡、大昌古镇、洋溪河等片区被纳入大宁河风景体系之中,形成了新的生态文化长廊。两条风景廊道将城镇与江、湖、峰、林等多类型的自然风景资源串联,区域内古镇、聚落、遗址等文化资源也得以被激活。
巫山具有独特的风景资源。作为库区后靠重建城镇的典型,在重建过程中,城镇扩容和风景资源保护利用的统一需要着重考虑。从宏观上来看,城镇发展的格局在风景系统的引导下基本明确,区域风景资源的整理和恢复也基本完成,但风景场所的营造和城镇文脉的延续仍面临考验。
3.3云阳——另易新址后的风景系统构建
云阳是库区异地搬迁距离最远的城镇。新城位于原址上游31公里处,由原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组合迁建而成。异地迁建意味着城镇整体环境的全然改变,需重新构建支撑城镇发展的风景系统。就云阳而言,山水体势为城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而滨水空间的激活则为城镇带来了新的活力(见图4)。
3.3.1顺应山水体势的风景格局
城必依山水,城址择定对山地滨江城镇发展至关重要[20-21]。新城选址水系交汇所围合的半岛,以龙脊岭为中心,山岭至高处为“夔门之砥柱,东川之保障”的磐石古城,龙脊岭自磐石城向西一路延伸至两江交汇处的双井寨。依托这一独特的地形走势,城镇内形成一条通山达江的生态绿廊,同时结合山峦沟壑,又生长出若干垂直方向连接山水的绿脉,奠定了云阳新城的整体环境基底[22],也确立了云阳新城背倚龙脊山峦,前俯长江水脉的山—城—江格局。
在此之上,老云阳的文化标志张飞庙通过整体搬迁的方式迁建至长江南岸。又先后将云阳淹没区内的文昌宫、南城门、龙脊石等十一处文物集中搬迁至磐石城脚下的三峡文物园。两处搬迁文物隔江相对,与磐石城、双井寨和新建的登云梯、下岩寺等一起,赋予山水以城镇记忆和风景意义,延续了这座移民新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
3.3.2激发公共活力的滨江空间
快速的城镇重建导致了滨江地区生态退化、空间侵占、绿地破碎化不连通等问题,且水位消落、地形条件、用地性质、建设强度等都对滨江活动产生影响[23]。加之龙脊岭绿廊所串联的大部分绿地集中在山岭之上,功能以旅游观光为主,难以满足日常活动需求,滨江水岸空间亟待激活。
在消落带影响下,滨江区域有明显的反季节水文消落特征[24]。首先需尊重水文變动机制,利用植物群落实现稳定可持续的滨江生态基础。进而打通连续的步行体系,沿岸结合场地条件设置不同标高的观景平台,提供休憩眺望场所,有的平台可通过梯坎、山道直接连通城镇。此外,基于水岸和消落带场地特征打造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例如:长江大桥下的浅滩岛屿通过植物景观和亲水平台变为水上花园;废弃水运枢纽四方井码头成为缓坡疏林草地;对原有驳岸进行改造并植入新活动的阳光沙滩;由大量弃土荒地改造形成的月光草坪[22]。这些富有场所感的公共空间激活了江岸,加强了城镇与水岸的联系,在提高城镇品质和提升城镇活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云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江城镇。
良好的选址决定城镇基本的风景格局和未来发展的态势,云阳相比奉节、秭归等迁建城镇具有一定优势。而在城镇营建过程中,云阳也清楚认识到沿江风景场所的重要价值,通过优质的滨江水岸建设带动城镇风貌的更新和活力的激发。
4沿江城镇风景系统变迁的特征
三峡库区城镇在经历快速迁建后,沿江景观风貌相比传统场镇已产生了巨大变化,总结其演变特征如下。
4.1多尺度“江—城—山”结构协同
无论是就地后靠、后靠重建还是异址迁建,城镇与风景系统在结构上共生。复杂系统通常是多尺度协同运作的,风景系统亦是如此。在滨江要素与格局、城镇规模与功能骤变的影响下,由沿江线性结构向多尺度、多中心结构发展。风景单元按照层级嵌入系统,引导该层级下城镇空间的发展,同时又受到整体和局部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城与水的关系开始转变:万州天仙湖、巫山大宁湖和云阳澎溪河口,均是水系交汇处因水位抬升出现的开阔水面,经人工梳理后成为风景中心。另一方面,城与山的关系也出现了变化:山体风景区域的开辟,让外在的自然风景进入城镇内部,分组团、区域式的布局有了凭靠,人工与自然互相渗透。同时桥梁、山道、梯坎等连接性要素不断加强,单层次景观结构逐渐向山—城—江相融的多层次过渡。
4.2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融合
峡江地区沿江水运和商贸活动兴盛由来已久,但随着长江水运和行商作用被其他交通方式逐步分担,以及城镇产业结构的转型,沿江地区所承担的生产、运输、集散功能开始弱化,典型的现象便是传统水码头的衰落。相反,由风景系统所提供的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凸显,成为沿江区域带动城镇发展的核心动能。风景资源与功能组团的交叠,山、水、林、草、消落带都涵盖在系统范围内,提升了城镇应对自然波动和社会变迁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沿江区域景观也受到部分功能的限制。近年来,依山就水的居住模式大行其道,虽然对个体和部分群体来说居住条件和体验有所提升,但体量和密度的失调对整体环境品质和景观风貌产生了不利影响。此外,随着发展中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依托自然山水的风景系统在防灾避险、风险应对方面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其价值还有待提升和释放。
4.3风景内涵“在地性”重建
随着大多数老城和大量人文胜迹、风景遗产的淹没,传统沿江城镇的风景特色已然消逝,无法挽回。陡变的空间格局下,短时间内求速度、复制式的建设虽有效地供给了城镇发展所需的物质空间资源,但峡江新城景观特色的营建和风景内涵的重建却未必能够立竿见影。风景系统韧性除了体现在缓解城镇生态危机和提供功能服务之外,还应贴合不同社会主体的公共意识与文化价值,形成“在地的”风景精神内涵。在新的风景系统演变调适的过程中,面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营建智慧、历史图景与现代审美意识、社会分异和多元需求的矛盾,风景系统的文化韧性面临考验,城镇风景的精神内涵重建仍需深入思考。
5结语
三峡工程对库区城乡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的营建改变了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变动的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促使库区城镇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大规模重建。城镇沿江地区由于用地条件的便利和风景资源的汇集,集中反映了这一现象,风景系统经历了快速演变,可根据城址迁变方式的不同总结为扩展、重塑和构建三种类型。通过对万州、巫山、云阳三个典型城镇的风景变迁梳理,总结出多尺度“江—城—山”结构协同、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融合、风景内涵“在地性”重建等演变特征。
沿江风景系统是峡江地区城镇发展的基础,在城镇整体环境变动之下,需要尊重历史经验与智慧,依托整体山水环境保护城镇自然基底,构建满足发展所需的各种功能系统。在适度干预下寻求城镇发展速和质上的平衡,坚持在地性的风景营建,更好地彰显城镇特色、传承历史文脉,为城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注:
①数据来源: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②数据来源:万州三峡移民纪念馆。
参考文献:
[1]赵万民.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十年跟踪[J].时代建筑, 2006(4):180-182.
[2]章婷婷,郑曦.绍兴古城分区营建与区域风景系统适应性发展探析[J].风景园林,2017(8):105-111.
[3]徐倩,郑曦.山水城市建构溯源:苏州山水体系与区域风景系统发展[J].风景园林,2015(10):85-91.
[4] 伊莎贝拉·伯德.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M].黄刚,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35.
[5] 阿奇博尔德·约翰·立德.扁舟过三峡[M].黄立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4-55.
[6]巴县志:卷一[M].刻本,清道光二年.
[7] (道光)重庆府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8]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9] 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10] 李畅,杜春兰.乡土方言的在地性——三峡沿江“水码头”景观的语言学解析[J].中国园林,2016,32(2):37-41.
[11] 李畅,杜春兰.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古镇为例[J].建筑学报,2015(4):76-80.
[12] 赵万民,李云燕“.后三峡时代”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9):73-77.
[13]黄勇,史靖塬,汪洋.重大移民工程区域社会问题及规划理论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0,34(8):29-35.
[14] 毛华松,罗评,廖聪全.后三峡时代库区城镇的“城—景”特征与优化策略[J].山地学报,2016,34(2):233-241.
[15] 杜春兰,刘廷婷,毛华松.山地城镇景观的复杂性与应对策略研究 以巴渝城镇为例[J].风景园林,2016(7):80-88.
[16] 卢峰,徐煜辉.重塑山地滨水城市的景观要素——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园林,2006,22(6):61-64.
[17]重慶三峡移民志:第二卷:论证与规划 [M].宜昌: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
[18] 赵万民.三峡库区城市迁建合理用地布局问题——以巫山新城发展规划为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4):20-26.
[19] 李和平,王卓,王敏.基于绿廊与视廊联动的山地城镇绿道系统研究——以重庆巫山县江东组团为例[J].中国园林, 2018,34(9):79-83.
[20] 孟兆祯.把建设中国特色城市落实到山水城市[J].中国园林,2016,32(12):42-43.
[21] 许芗斌,杜春兰,赵娟.明清时期重庆城池空间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园林,2017,33(4):125-128.
[22] 李倞,刘通,张诗阳,等.云阳环湖公园绿色廊道[J].城市环境设计,2019(1):144-187.
[23] 林箐.三峡岸边的绿色廊道——云阳环湖公园规划与重点地段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17,33(3):10-18.
[24] 任维,吴丹子,王向荣.三峡库区城市区域消落带景观规划策略探究——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J].风景园林,2017(2):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