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两朝铠甲比较研究

2020-11-28 07:46王丽华许福军
关键词:元代服饰文化铠甲

王丽华 许福军

摘 要:战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一直影响着铠甲的变化,在漫长的历史中,铠甲逐步走向结构上的完善和形制上的繁复。对宋、元两朝的铠甲进行分析和比对,按照传统铁甲、锁子甲以及皮面甲这3大类别进行梳理,通过对材料、形制、用途等方面的纵橫对比,总结出不同种类铠甲演进的规律和原因,同时概述宋元时期铠甲的防护性、民族性特征与发展规律。

关键词:宋代;元代;服饰文化;铠甲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0)04-0046-06

宋、元两朝是铠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过渡时期。宋代铠甲继承前代基本定式,并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有所创新。宋、元时期铠甲的差异也体现出两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同。

宋朝主要以重型铁甲为主,与唐、五代的铠甲制式基本相同。在发展过程中,铠甲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提升,并且也丰富了铠甲的种类。元朝由漠北蒙古族统治,该时期主要是骑兵作战,因此宋朝流行的重型甲已经不适用于骑兵作战,并且漠北民族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这一时期主要使用轻型甲以及皮甲。

1    宋代铠甲

1.1    宋代传统铠甲

文献资料记载:“宋代铠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字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1]北宋曾公亮著《武经总要》中有:“铠甲形成定制,以甲掩护胸、背,带子连系甲片。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间下垂左右两片膝裙,甲上身缀披膊(掩膊)”。宋朝的铠甲承袭唐朝,也有所改善,有自己的特色也保留了前朝风格。宋朝时期的铠甲披膊的结构和穿戴方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改善。《图说中国古代兵器与兵书》记录了一种铁甲――瘊子甲,该铁甲十分精细、柔薄坚韧,是青堂(今青海省西宁市附近)羌族人民制造的。甲片呈青黑色,光亮得可以照见毛发。用弓箭射之不可穿。[2]沈括在《梦溪笔谈 卷十九 器用》中记述了冷锻甲胄(瘊子甲)制作过程:“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毛皮,以麝皮为牺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椟藏子,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札,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末端留有筋头许不锻,隐约如瘊子形,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像浚河留有土笋也,因谓之瘊子甲。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元非精钢,或以火锻为之,皆无补于用,徒为外饰而已。”铠甲的制作在《宋史》中记载:全副铠甲共有1825片甲叶,各部件皮线穿连,一般一副铁铠甲重量25公斤左右。《宋代军戎服饰艺术探微》一文中对宋朝铠甲的组成、数目及重量进行了阐述(表1)。[3]

宋代出土遗物中的铠甲,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贵州遵义宋墓石雕像、运城的半身石雕像、江苏泰县至和三年(1056年)姜仁惠墓木俑等。搜集的宋代代表性石刻塑像及出土铁甲有:河南巩县西村陵区出土的永熙陵镇陵将军像(图1)、河南巩县回郭镇陵区出土的永裕陵镇陵将军像(图2)、陕西运城关帝陵石刻半身武士像(图3 关帝陵博物馆藏。据照片绘制)、山西太原晋祠北宋铸铁像(图4 据实物写生)、陕西勉县红陶武士俑(图5 西安历史博物馆藏。据实物写生)

宋朝铠甲中的步兵铠甲较为典型,术语叫“步人甲”。图6为《武经总要》所描述的甲胄。甲身的胸、腹甲和腿裙、鹘尾连成一体,展开时形成一个平面,[4]该铠甲周身为整片甲片,由12列小长方形甲片组装而成,用带子将肩与胸、背相连,腰部用带子从后往前束,腰下两片膝裙左右下垂。宋朝铠甲制备精良、形制统一,多为沉重的铁甲。《要录》卷55记载了有关宋代铠甲的重量:“凡鍪甲一副,率重四十有九斤。”鍪,指的是头盔,也就是说,宋代一套带有头盔的甲总重约49斤。在《宋史 兵志十一》还提到:绍兴四年,军器所言:“甲身叶三百三十二,每叶重四钱七分;又腿裙鹘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又兜鍪帘叶三百一十,每叶重二钱五分 。并兜鍪一,杯子、眉子共一斤一两,皮线结头等重五斤十二两五钱有奇。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若甲叶一一依元领分两,如重轻差殊,即弃不用,虚费工材。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清楚地记录了宋甲各部分的重量,连不同防护部位甲片规格也不一样。这些可以说明宋军当时典型的步人甲属于重甲,并且制造严格。

1.2    宋朝锁子甲

锁子甲属于铁甲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由西方流入中国,形制与中国传统铠甲差异较大,拥有“铁布衫”的称号,是高级将领才能使用的一种特殊铠甲。

宋朝锁子甲与唐朝锁子甲基本相同,[5]但有所改进。锁子甲主要依靠进贡,因此在宋朝时期并未广泛使用。锁子甲也称“环锁铠”,是以金属小环紧密排列套扣在一起,然后根据穿戴者的体型以及要求来连缀成衣。锁子甲使用的金属小环越小,制成的铠甲就越紧密厚实,防护效果也越好。《宋史》卷二七八《马知节传》载:大将马知节因议边得当,皇帝令制锁子甲以赏赐。此乃正史首见中原制造锁子甲事。宋朝时期锁子甲未得到普及,《武经总要前集》卷一三记载:甲“有铁、皮、纸三等,……贵者铁则有锁甲”。该时期的锁子甲主要归属于极少数得过功勋的高级将领,市井百姓也许不曾听说过这种铠甲,在当时有人因不识锁子甲为何物,将杜甫的“雨抛金锁甲”句释义为“甲抛于雨为金所锁,…… 有将军不好武之意”,闹了常识笑话。[6]

2    元朝铠甲

2.1    元朝传统铠甲

元朝是由游牧民族蒙古人所统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元朝铠甲相较前朝有了较大变化,此时期的铠甲主要由全身皮甲和保护胸、裆为主的局部铁甲组成。蒙古民族缺少工匠,并且技艺不精湛,制造铁质铠甲有难度,因此此时期全铁质铠甲,都是依靠占领地的工匠为其制作。元代普通铁质铠甲主要分为整体铸造的早期板甲和分体构造的札甲,198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出土了一领錾花铜重甲(图7),这领甲为板块结构,由护胸、护背、护肩、护臂、护腕、护腿、护裆等共计34块铜甲板组成,甲板与甲板之间用铜丝做成环连接,甲板的表面錾刻有荷花与虎的纹饰,这是迄今为止仅见的一种用板块形式构成的中国铠甲。能反映元代铠甲样式的还有山西宝宁寺水陆画《大将军黄幡豹尾白虎金神青羊乌鸡众》上的形象 (图8),从图上可以看出,此铠甲腿裙很宽大,披膊用皮带交叉套束于身上,十分便于两臂运动。周身甲片很细小,这种小甲片好像很难用丝绳组编,而更易于用铜铁丝缀连,前臂甲也用同样的小甲片编制而成,整领铠甲的防护面十分大,抗击打能力看似强于兽皮铁制铠甲,但灵活性不足,在实战中兽皮铁制混合铠甲的防护能力优于全铁质铠甲。[7]

蒙古骑兵的铠甲有独特的制法,并且制造极为精巧,以柳叶甲为例:先制成尺寸固定的小铁片,每个铁片开孔,将开孔铁片按照一定规律在一条坚固且宽窄合适的皮带上块块相叠,然后用细皮线穿过孔洞连缀起来,使得这些铁片可以紧实的捆在皮带上。[8]将这种缀有铁片的若干皮带连接起来,设计成需要的样式,制成铠甲。这种在皮带上缀上小铁片的铠甲,轻巧耐冲击,而且防护面积大。这种改变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火器(火铳、火炮)的出现,可以抵御因炮弹碎片飞溅而造成的伤害,连缀的甲片也可以缓冲冲击,因为当时的火炮洞穿力弱,一般还不能连续击穿多层防护。

元代铠甲受到过被征服民族的影响,[9]史料记载,元朝初期的铠甲制造借鉴畏兀(回鹘)人的技术,从青海塔尔寺壁画和新疆维吾尔回鹘佛寺壁画上可以看出,元代铠甲与吐蕃、回鹘武士的铠甲有相同之处。[10](图9)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西沁水县曾出土过1件彩绘骑马武士俑,这件武士俑很清楚地塑造出元代皮甲的形制(图10山西省博物馆藏),这也说明在元朝时期已经出现了皮甲,这件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身甲像一件皮背心,据《中国兵器史稿》介绍,这件皮身甲用厚块漆皮制成,内联以钢丝,前胸部表面镶嵌银丝和花片,高640厘米,重 6公斤,披膊穿于身甲之内。[11]

蒙古骑兵很注重战队的机动性,主要战术为远距离的包抄迂回与分进合击相配合。与敌军正面遭遇时,蒙古骑兵会利用队伍的机动性迅速形成战术队形来达到攻守兼备的效果,并发起正面攻击。战术队形主要是由5排横队组成,前排重骑兵多为2排,重骑兵需要较强的防御能力,因此大多着金属铠甲,后面3排为身着皮甲连缀铁片的轻骑兵,这种皮甲轻巧且坚韧,既具有防护能力,又灵活轻便,便于迂回作战。这种皮甲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也不会像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12]从中可以看出,轻重骑兵的铠甲具有严格的区分,并且是根据自身特点加以改进。

在该时期,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铠甲类型,后人称之为“丝绸甲”。这种铠甲其实是一种生丝制成的长袍,编制细密,箭很难穿透这种丝衣,只是会连箭带衣一同插进伤口。因此,医护人员只须将丝布拉出,便可将箭头从伤口中拔出,因此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铠甲类型。

元代还出现了布面甲,日本福冈元寇纪念馆收藏了一领实物,日本畫《蒙古袭来绘词》中也描绘了它的形象。布面甲用布帛做表里,面上钉甲泡,在要害部位内衬铁甲片。这是一种比较轻便的软甲,其形制完全像一件上衣下裳或连成一体的长袍。这是我国甲胄史上最后一代铠甲,明后期与清代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甲衣。

2.2    元代锁子甲

根据文献记载,元代蒙军在横扫欧亚大陆的征战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的锁子甲衣,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改造,运用在皮甲、札甲之上,将不同类型铠甲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也使得锁子甲的应用增加,元朝时期是中国锁子甲大发展时期。

在元代,锁子甲不仅作为奖励赐给有功勋的大臣,也渐渐用在了宫廷仪仗中,锁子甲的使用逐渐增多。这一时期,在市井戏文中,已经出现了“锁子甲”等字眼,可知元朝时期普通百姓也对锁子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今俄罗斯彼得堡宫中,藏有1领当年元远征军留下的铠甲。据描述,该铠甲周身穿戴网甲,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锁子甲,在网甲之上连缀甲片来达到局部防护效果,网甲之下内衬牛皮,十分精致。遗憾的是没有这领铠甲的照片,不能了解它的形制如何。[13]

元朝前期有一种翎根甲,就是仿照西方锁子甲制造而成的,性能优良,并且灵活性较好,适用于蒙元骑兵作战。翎根甲将锁子甲原有的下衣改为轻便的铠甲马裤,袖长及手腕,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元朝时期锁子甲流行内衬皮衣,这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受到冲击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也与上述俄罗斯彼得堡宫中的甲衣相契合。这种皮衣用以护身,足以抵挡敌箭。

明朝时期的锁子甲也沿袭了元朝时期的形制,如据《明会典 侍卫》记载,明廷奉天门侍卫军官“俱凤翅盔锁子甲”,与《元史 舆服志》所记装束相同 。可以看出,元朝时期的锁子甲形制影响着后朝。

蒙元时期的铠甲发展对后世也有着深远意义。明代的布面甲承袭元代,其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制作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以布为面里,中间缀以铁甲,表面钉甲钉;另一种被称为绵甲,更柔软、轻巧,在棉布的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据《涌幢小品》记载:“绵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尽,鸟铳不能大伤。”由此可见,明代绵甲是可以抵挡早期火枪的。并且后期的清朝绵甲,也沿用元代制作方法。清朝时期的铠甲和蒙元时期铠甲很相似,都是使用金属与皮质相辅相成,清朝绵甲是在蒙元布甲基础上发展而来。总体来说。明清时期典型铠甲来源于蒙元时期,采取布衣镶甲,并以铜制泡钉铆接,还会加装护心镜,在当时能够有效抵御冷热兵器的攻击。随着火器的进一步普及,布面甲逐渐取消了内置的甲片,采用丝棉镶嵌泡钉制成的棉甲逐渐成为了清军的军礼服。

3    宋、元铠甲比较

3.1    传统铠甲比较

宋朝时期作战以步兵为主,到了蒙元时期,主要是骑兵作战,宋朝流行的步人甲由于过于沉重、实用性差,已经不适用于蒙元时期骑兵作战。

在蒙元发展成熟时期,大多采用金属甲与皮甲并重。而在宋朝时期,还处于铁甲盛行时期,皮甲几乎只用做辅助或完全不使用,铠甲材质主要为铁甲。到了蒙元时期重新将皮甲大范围运用,此时的材质为铁甲、皮甲并重。并且该时期如上述所说的“丝绸甲”,用生丝制成也是一大特色。在铠甲的形制上,两朝也有差异。宋朝时期主要的铠甲大多为“札甲”,而到了蒙元时期,据今出土的铠甲来看,多为“鱼鳞甲”,少数为“札甲”。内衬牛皮,外缀形似鱼鳞的甲片来达到防护效果。

3.2    锁子甲比较

锁子甲自西域传入以来,一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因此在形制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一直不是主流铠甲,但谁都无法否定他的独特性。

宋朝时期虽然也有锁子甲,但是锁子甲与唐朝相似,均来自于进贡及西方流入,自主制造的锁子甲性能方面较差,因此并不能广泛使用。而到了元朝时期,例如前期的翎根甲,就是仿照西方锁子甲制造而成,性能优良,并且灵活性较好,适用于蒙元骑兵作战。元朝时期的锁子甲是锁子甲传入中国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锁子甲可以自主制造,并且拥有优良性能。

3.3    综合比较

每个时期的铠甲都是服饰制度以及思想的体现和融合,宋元时期的铠甲在其种类、数量、质量、形制等方面相较于前代来说都有进步,这种进步体现在铠甲防护性、民族性以及发展趋势上。

防护性。宋朝铠甲虽然形制沿袭前代,但总体上相较于前代有了明显的强化。首先,宋朝铠甲的总防护面积增大,但也注重局部防护,针对性增强。例如宋朝时期步兵为主要兵力,因此铠甲的穿戴方式有所改变,便于行动,并且增加甲片数量以及披膊的制作方式,达到更好的防护性。元朝时期因为多为骑兵作战,因此对轻便灵活的要求性更高,摒弃了宋朝时期的重型铠甲,注重重点部位的防护,整体采用皮甲,胸前、脖颈等部位用连环锁子甲或者局部铁片连缀来重点防护,为达到轻便要求,内衬柔软轻质的“丝绸甲”,从中可以看出,防护性以及铠甲的形制材质与该时代的作战方式以及各种社会因素有关。

民族性。对比宋、元两朝的铠甲,形制上的融合与差异均源于民族性因素。宋朝时期依旧实行中国封建社会旧制。在兵制方面模仿唐朝,铠甲明显为中原地区传统铠甲服饰的继承和改良。而元朝铠甲的形制则具有游牧民族特色,从马蹄袖、护腋、前裆、左裆这些便于骑射的部件可明显看出。[14]并且该时期为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铠甲的装饰也具有游牧民族特色。总的来说,宋、元铠甲的发展融合了历代各民族的铠甲优势,并且根据自身社会环境及作战特点加以改进,演变成了适合自己的铠甲类型。宋朝的铠甲军服承袭唐制,可以深刻体现出中原地区传统民族统治特征;而元朝为少数民族统治时期,该时期的铠甲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征,形制统一,并且为了区分等级,满足轻重骑兵不同需求,该时期铠甲在质料、绣纹、装饰、配件、色彩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15]

发展趋势。比对中国历代铠甲形制,宋、元两朝是铠甲变化中最有特点的两个时期,宋朝重型铠甲发展到顶峰,而元朝摒弃重型甲,铁质材料在整件铠甲中占比越来越小,逐渐由重型铠甲向轻量级铠甲过渡,直至清朝后期的衰落。可以说,宋、元两朝的铠甲在古代军用服饰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宋朝铠甲吸收前朝优势;元朝铠甲为后朝提供了借鉴,也逐渐实现了由铁甲向皮甲的过渡。因此宋、元时期是铠甲发展与演變的重要转折点。

综上,宋朝铠甲多为铁甲,并且形制统一、制造严格,从出土铠甲实物以及复原图等相关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宋朝时期铠甲制作精良,与唐朝基本相同。北宋时期铁甲一度达到巅峰,但南宋一朝无心顾及军备生产,使铠甲制造处于落后停滞状态。元朝时期的铠甲则有了很大改变,主要是受到被征服民族的影响,并与自身民族文化以及作战方式等相结合,发展出了灵活性高、实用性强的轻型铠甲以及布面甲。宋、元铠甲的发展融合了历代各民族铠甲的优势,处于铠甲发展过渡时期:宋朝铠甲吸收前朝优势;元代铠甲对后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明清时期对元代锁子甲的继承与改善,对布面甲的改造发展,明代对中原铠甲基本形制的延续,明代革元旧制,恢复继承唐宋之汉风,兵制方面也多继承此两朝代。[9]这些都体现了后朝对宋元时期铠甲的借鉴、发展以及延续。

参考文献

[1]石宇.中国古代铠甲材质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

[2]杜文玉,王颜,刘鹏,等.图说中国古代兵器与兵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07.

[3][13]张蓓蓓.宋代军戎服饰艺术探微[J].民族艺术,2013(05):146-149,162.

[4][7][9][10]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71.

[5]马冬.锁子甲传入中国考[J].西北民族论丛(第九辑),2013:144-158.

[6][8]马冬,陶涛.锁子甲的起源、形制及传入中国[J].中国典籍与文 化,2005(01):114-121.

[11]周纬.中国兵器史稿[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2]贾潍. 中国古代铠甲的历史变革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14][15]钱梦舒,张竞琼.明清铁甲比较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03):223-229.

[1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440-448.

[17]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8]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9]曾公亮.武经总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0]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宋濂.元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7.

[2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 中华书局,2013.

Abstract: War,politics,economy,culture and other elements have been affecting the change of armor.In the long history,armor gradually developed towards structural perfection and form complexit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armor of Song and Yuan Dynasties,and discusses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armor --- traditional iron armor,net lock armor and leather armor.By comparing the material,form,and function,the paper summaries the rule and reason of the evolu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armor,and outlines the protective property,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rule.

Key words: Song Dynasty;Yuan Dynasty;dress culture;armor

猜你喜欢
元代服饰文化铠甲
《国王排名》:用极致的纯粹,击穿成年人的“铠甲”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涛声是谁丢弃的空铠甲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鲜花铠甲
《雪霁里的故事》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甲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