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渤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处处有“美”的存在,从优美的音乐到壮美的山河,从动人的文学作品到可口的菜品佳肴,美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向往“美”的生活,我们希望诗意地栖居,慢慢品味生活的味道。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虽然重在技术,但实际上也可以追求技术与美的共生,达成美美与共。美感是审美活动发生时产生的一种经验状态,只有经过人的精神世界的加工创造才能产生,是人内在的身心活动和情感融合为一体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是生命价值由内而外的体现,是生命意义的凝聚。健康正确的审美态度,有助于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对群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 信息技术学科美育的界定
1.理性美
理性美是人在思考、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知识、理论、观点的结构形式和主体已有的经验相符合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科学研究方法和结果显示出的形式美,是一种瞬间的直觉。在“程序驱动”下的信息社会,数字化工具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数据抽象和自动化处理为代表的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处处显示出理性思考的光辉,但尚不能算“美”。但是,在解决问题时所应用的经典算法,却常常给人“眼前一亮”的震撼和惊叹,如递归、分治等。运用计算机领域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不仅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能改变人的心理认知。严谨的程序和逻辑推理,不仅能够提升思维能力,影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而且那些“灵光乍现”的判断和决定还不断带给学习者“理性美”的体验。
2.融合美
融合美是指承载、传输和处理信息的不同媒体形式、技术手段通过合理整合使用,使得信息表达更生动、主题更突出、应用更自然,给主体带来真实、新颖、和谐、统一的情感体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使得信息表达和问题解决拥有更丰富、更灵活的表现形式。对于一个具备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来说,在运用数字化工具表达思想、构建知识乃至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合理运用技术表现个人创意,提升学习、生活质量,并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不同媒体形式的优势以及媒体融合带来的震撼,如没有声音的图片远不如配有背景音乐的相册更有感染力,一张山水图片配以古琴等传统音乐会让人更容易体验到山水悠悠的美感。相比传统媒体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学科更容易做到不同媒体的快速衔接,并在表达作品时更好地体现个人的创意和观点。美感恰恰是创作者最希望带给观赏者的体验之一,只有能够打动人的作品才会引起观者的注意,创作者的意图(观点)才有可能被接纳。
3.行为美
行为美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社会成员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共同营造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在这种方式下获得的和谐愉悦的身心体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社会,是新技术支撑下的关系组合方式,不同地域、国家甚至不同肤色的人,通过网络组建成新的群体。网络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针对它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尚不到位。在信息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关于“行为美”的判断能够帮助青少年规范言行,尊重他人和多元文化差异,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理性判断,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担当。网络上平等、民主、和谐、多元的氛围是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有利于构建乐观、积极的“虚拟”人生体验。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基础学科,涵盖了计算机、工程学、数学、网络通信等多方面知识,其中涉及“美”的环节较多,理性美、融合美、行为美是美育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主要体现,但并不仅限于此。笔者仅以此为例来分析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培养审美情趣。
● 美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入
审美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判断能力,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后天形成的社会性能力。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说过,“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学生的已有经验、性格特点和地域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学生的审美视角、审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学生情况尽可能多地通盘考虑,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握每一个可能影响学生审美判断的环节。审美可能发生在课堂的每一个时段,不同形式的“美”可能出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一节课可能某种“美”居于主导地位,更多的时候是各种“美”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美”的课堂一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课堂,如何更自然地将“美”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应是每位教师研究的核心课题。
作为一门理工学科,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性美更多的是计算思维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将具体问题抽象化,对事件处理进行推理判断,获得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建构、组织数据、综合分析资源,选择合理算法形成解决方案,学生在学习掌握经典算法的同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原理、编程机制,并将逻辑思维迁移到生活中其他问题的解决中去,体验严谨、细致、迅捷、精准的算法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引导学生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以编程解决回文数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用纸笔完成回文数判断,归纳人解决该问題的基本方法(翻转该数并与原数进行逐位比较做出判断),并通过编程解决;引导学生思考该方法是否效率最高,有无更好的方案,从而进一步优化算法(如翻转右侧一半数据进行比较可节省一半时间,进行前后逐位对比遇数字不等退出,减少逐一对比的次数等);编程解决优化方案,探究如何运用现有知识达成任务,并对比不同编程设计的差异。这样的设计,在思维上能够步步递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并引导学生认识程序设计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提升学生实现个人思路的成就感,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能力水平的高低与审美对象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景象,观者会有不同的感受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要提供给他们更优质的作品。歌德曾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融合美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上课时提供的课件、数字化资源要尽量“美”,特别是课件。教师用课件要遵循配色协调、主题统一、构图合理、素材选择适切等原则,不可忽视潜移默化的力量。在学习成果为作品类的教学中,不仅要选择优秀作品进行教师点评,通过比较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在学生评价环节,不能仅关注技术层面的评价、知识技能的习得,还应适度考虑美感的表述,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关注创新,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态度,形成创造美的巨大动力。
美感的产生,往往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或者说是感同身受。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地球成为“村”,网上虚拟世界已经或多或少地成为“数字原住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虚拟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致敬那些有担当、正能量的行为和做法。例如,在网络信息交流中,文明沟通,尊重不同意见,创建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更容易获得愉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自信和勇气。在上网过程中,不恶搞,不低俗,不宣扬不文明的行为,不伤害他人感情。这些事情看似小事,其实在潜移默化之中会影响学生的审美判断以及价值取向。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契机,所以教师要关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美感“来源于生命活动的自由创造和内在意义的表现”(曾繁仁:《美育十五讲》)。作为一种终极体验,“美”是人的生命活动达到一种充实的、完满的境界而获得的快乐。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学习提升人生品位,逐步达到“诗意”地生存。审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如果每个学科都关注、渗透美育,则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必将大有可为,民族复兴之日可期矣。
苍山点题
高中新教材给人的感受之一就是内容多、难度大,两本必修已经涵盖了数据处理、编程、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信息社会等多种多样的内容,更是因为项目学习方式带来了篇幅巨大、内容体系庞杂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破局?很多專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
第一篇文章,以“简”为喻,提倡简约、精美;以“牍”为喻,提醒厘清核心,分层掌握关键,宁可回味悠长,不必满堂硬灌。文章以“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为例,提出了简化思路的策略,依照揭示算法意义、厘清核心内容、进行通俗算法分析、简化范例进行实验等环节进行,力求达意学科核心素养,既迅速掌握核心技术又给创造留下开放空间。
第二篇文章,以“美美与共”为宗旨,寻找技术之美与教育之美的融合,追求技术与美的共生,在技术学习中达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理性美、融合美、行为美等角度分析,实践了如何让美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有效融入,从美学的角度梳理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意义,很大程度上明晰了新课程如何有效实施。
面对新教材,处理内容、课堂实践的方式还有很多,敬请关注并参与“如何把课上得……”系列,共同寻找教学难题,让我们的课堂顺起来、活起来、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