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对策研究

2020-11-28 07:40刘春华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跨境消费电商

刘春华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部署,对于“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新常态下,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以消费升级带动供给升级,加速释放需求动能,是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消费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未来趋势

当前,我国成都、厦门、南京等国内城市,通过强化政府规划政策引导、繁荣发展旅游市场、培育新兴消费热点、举办大型消费促进活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壮大和消费新动能的释放。研究表明,以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持续推进,全球价值链深度重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习惯等带来强烈冲击,消费环境及消费趋势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为:

(一)品质消费日渐成为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伴随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断增强,国内处于消费升级的黄金时代,价格因素对消费选择的影响力日渐降低,品质消费时代正在来临。不论是80、90后年轻一代还是中产阶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关注高品质产品带来的个性化享受和自我认同感,居民消费不断由模仿型排浪式的基本消费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由生存型、物质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高端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日渐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热点。

(二)物质型消费加速向服务型消费升级。居民消费结构随收入增长呈“先商品后服务”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正进入“以收入换取闲暇”的阶段,以改善个人及生活品质为目的的旅游教育、文体娱乐、健康医疗等新兴领域消費占比稳步提升。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三)由适应消费需求向创造消费需求转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商业时代,简单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已很难成为企业持续盈利的动力。尤其是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唯有从发现需求、适应消费向创造需求、引领消费转变,通过新产品创造出新需求,进而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才能在消费经济中走在前列。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资源整合、知识转移、信息共享、协同创新,撬动价值平台相关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共享创新溢出,不断创造生态圈协同效应,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对于企业而言,要么创造生态,要么加入生态。

(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消费模式蓬勃发展,共享经济(又称分享经济、协同消费)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网络零售和便利店、购物中心等新兴业态增长迅速,移动互联网和便捷支付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途径。人们日益重视消费的体验价值与意义,以及附着于产品和服务之上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无缝整合,构筑完整的体验生态链,成为吸引并抓住消费者的关键。以阿里、京东、亚马逊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VR、AR等新工具,重塑业态结构和生态圈,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新零售体验经济悄然到来。

(五)跨境电商推动区域消费市场共享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商品和服务的跨境交易,跨境电商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成为外贸发展的新模式。在跨境电商带动下,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范围得到极大扩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海外仓等支持政策,为跨境电商发展带来持续政策红利,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及不少企业纷纷加码投入跨境电商业务。随着技术条件不断提升和政策环境日益规范,跨境电商发展势头将持续强劲,并成为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内容。

二、促进我国消费经济发展的研究对策

顺应消费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坚持巩固提升传统消费和拓展发挥新兴消费相结合,大力改善消费供给,提升消费品质,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构建有助于促进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营造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消费生态。

(一)强化理念转变。当今社会,各类商业变革持续加速,商业机会转瞬即逝,唯有创造需求引领消费,才能赢得市场。从iPod、iPhone到iPad,苹果公司每次推出的新产品,都能将技术转化为消费者渴望的产品,并迅速转化为消费者购买力;浙江的偏远小山村横店“无中生有”,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影视、旅游产业基地,成为全国影视城的标杆。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单纯去适应市场、满足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无中生有、有中出新”的创造出更具前瞻性、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开辟新市场、创造新业态、引领新消费。

(二)全力打造知名消费地标。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管控引导,促进城市核心商圈转型升级、错位发展,优化商业设施空间布局、业态结构,打造在全国、全世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消费地标。结合地块开发和旧居、旧厂、旧院更新改造,高点定位、统筹谋划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强化市场化运作,促进差异化发展,打造集“游购娱餐住行”于一体、以休闲体验消费为特征的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推进重大商贸功能区开发,打造精致、精细、精品的高端中心商圈;支持商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因地制宜采取原地转型、关闭搬迁、业态转营和规划调整等多种方式,加快整合市场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强化产业对接,实现集团式突破发展,打造市场集聚功能区。

(三)培育引进消费领军企业。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支持本地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发挥品牌、网络、信息、配送、管理等优势,积极促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商品采购中心和分拨中心,大力开展跨区域兼并重组和连锁经营,以参股、控股、承包、特许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强化国际化运营能力,培育一批过百亿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引导大型实体店丰富消费体验,加强服务创新,增强店面场景化、立体化和智能化展示功能,支持发展个性化消费服务模式和服务品牌,积极培育私人定制、分享经济、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等业态模式,扩大优质、时尚、新型产品和服务供给,由传统销售场所向社交体验、家庭消费、文化消费中心等转变。实施消费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树立一批质量标杆、品牌示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四)加大电子商务扶持力度。互联网时代,竞争没有地域限制,但对于具体的企业而言,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政策条件、扶持力度,恰恰成为其面对全国对手时的重要助力。比如,杭州对阿里巴巴、重庆对猪八戒网、南京对途牛旅行网、合肥对科大讯飞等的大力扶持,都是这些企业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应紧密结合《数创公社2020发展行动计划》和“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出台更有利于品牌电商发展的政策,针对企业发展的诉求和困难,进行精准扶持,提出有竞争力的具体举措,集中优势资源扶持一批龙头电商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跨境电商创新,积极拓展国际物流网络,布局建设一批形式多样的“实体店+跨境电商+移动终端”平台,发展垂直型自营模式,实现与综合型平台电商的错位竞争,最大程度吸引国内游客境外消费回流集聚。

(五)打造舒适、便利、智能的社区商业。便利店是衡量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最具成长潜力的零售业态。要抢抓便利店建设“风口期”,以拆违拆临、城市改造和新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快完善并落实社区商业规划,提升社区商业配置的规模、布局、业态和功能,打造“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严格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和用途监管,确保社区商业与住宅和其他公用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使用,不得随意改变社区必备商业网点的用途和性质;探索建立公益性商业设施的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灵活采用投资入股、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多种方式,强化公益性便民商业空间供给。

猜你喜欢
跨境消费电商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