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
【摘 要】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童心是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教师在日常的儿童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带领学生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想象——感受儿童诗的画面美;创作——感受儿童诗的情感美”这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充分地理解儿童诗,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他们具有敏感的语言感知能力以及高尚的思想文化素质。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利用儿童诗来带领学生充分感知这个美的世界。
【关键词】 儿童诗;语文教学;学生;美
儿童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这充分说明了儿童诗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儿童诗教学时,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感知、理解、欣赏、评价并创作儿童诗,这样才能挖掘出他们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诗歌学习技巧,增强其语文综合能力。
一、朗读——感受儿童诗的韵律美
对于诗歌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之一。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活动变成多种感觉的综合活动,进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儿童诗教学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去朗读,并且还要从读中去思考,去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感知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充分激发他们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在教学《小小的船》这首儿童诗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遍名家朗诵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朗读这首诗的基本感情基调。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一字一句地朗读,注意情感的跌宕起伏。例如,诗歌的前两句语调比较舒缓,就像夏日的夜空一样,缓缓的,慢慢的,沉沉的。“彎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在读到“尖”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读出重音。读第三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时,语气要稍微转折一下。接着,再让学生自由读,或者男女生分开朗诵,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感知不同的音色给诗歌朗读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儿童诗语言优美的特点,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诗歌情感的变化,从而在正式学习儿童诗时降低学习难度。在朗读过后,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能力进行点评,再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点评,最后教师再进行总评。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查漏补缺,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想象——感受儿童诗的画面美
儿童诗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而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颇为丰富的。诗歌一般都富有画面美,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儿童诗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儿童诗的画面美,进而提升孩子们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并从想象中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内容。
在讲解诗歌时,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作者所描写对象的色彩、形状。例如:“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并且,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一些形象比较鲜明的事物,说一说“______像______”。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拿起画笔,画一画诗中的画面,一边画一边思考那里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和星星是怎样分布的,“我”又是什么样的形象等等。
无论是现代的儿童诗还是古代的儿童诗,都需要学生利用想象力来尽可能地还原作者利用书面文字为我们展示的画面。学生通过尽情的想象,可以感受到诗歌通过文字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出的意境美,同时也能使教师感受到学生无限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力需要通过想象力得以顺利实现,并且,丰富的想象力也能使孩子们充满灵性,为接下来的创作学习奠定基础。
三、创作——感受儿童诗的情感美
在学习完儿童诗之后,为了检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以及再创造能力,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学生模仿诗人创作的方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当学生能以优秀的儿童诗做拐杖,从中汲取创作的形式、方法和视角时,那么他们的表达欲望就会更加强烈,日后很有可能成为极具创造力的人才。
例如,对于《小小的船》这首诗,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以“______的______”格式自由命题,写一写属于自己的儿童诗。例如:
大大的雨
怒吼的天空大大的雨
大大的雨儿滴滴答
我在大大的雨里跑
只看见弯腰的树木哗啦啦的河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儿童诗创作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儿童诗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些内容为学生学习和模仿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范本,所以,在儿童诗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表达的愿望。
作为教师,我不禁感慨学生的童言稚语,而且被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童心所折服。在儿童纯真的世界里,教师的教学也要尽可能地童真化,通过引导点拨,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儿童诗美轮美奂的世界里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