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意义不仅是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现生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写作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文要求,提高其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主要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探究培养小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措施。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作文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当前,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如词不达意、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等,可见教师在作文教学环节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刻不容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一、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发现生活细节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要立足于生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鼓励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为后期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例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回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或让人感动的瞬间,之后选择一节课让学生相互分享这些事情,强化写作素材的交流和积累。其次,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写作训练的次数。在完成语文课文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或者是续写,或者是根据相同的话题另写一篇作文。教师要对学生上交的习作进行详细批阅,将优秀习作分享给全班同学,让学生找出他人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例如,在学习《爬天都峰》时,文章所阐释的是一种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将人物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爬天都峰时经历了从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师在讲解完课文以后,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克服困难的经历分享給同学们,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上舞台表演、第一次在班级内讲话等等,课后再将其写成一篇简单的作文,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述出来。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尚浅,思想并未完全被束缚,所以,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对未知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是,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时候,要合理控制度,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脱离实际。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蒲公英进行观察的时候,由于学生比较熟悉蒲公英,也知道蒲公英种子会借助风力传播到各个地方,教师此时便可以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散以后会飞向哪里。为了上好这堂观察课,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蒲公英,若是教学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到周围的草地中亲自寻找蒲公英,实地观察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散以后飞到了何处。待学生有了这样鲜活的体验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如写一写蒲公英的种子在飞行的时候都经历了什么,或者写一写蒲公英的种子落地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蒲公英种子在随风飞扬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遇到的困难等都写出来,也可以将蒲公英的种子在生根发芽的时候遇到的阻碍等写出来,充实文章内容。
三、注重作文教学实践性,教学内容要贴合生活
教师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明确写作内容以后,允许学生相互讨论,或是走出教室寻找写作思路和素材,限定学生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快速找到写作素材,确定文章的角度和立意。换言之,教师要在写作之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
例如,在写作与生活气息相关的话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精彩。总而言之,学生可以将一切具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充分地记录下来,这样学生便能从自然界中获得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将其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之中,提升习作的思想内涵。另外,教师还需要将写作的要点解释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将食堂的阿姨、门卫叔叔,甚至是花鸟鱼虫作为写作的对象,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雅南.打开创作之窗,提高写作能力——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9(04):38.
[2]许阳芳.培养创新思维引向个性作文——引向个性化作文的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9(06):63-64.
[3]胡娟.创意无限、精彩不断——论小学五六年级作文教学[J].中华少年,2019(0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