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将加强宣传教育作为预防经济犯罪的重要途径,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积极开展防范宣傳,揭露犯罪伎俩,增强广大群众识别和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今年5月,从公安部获悉,自2019年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5万余起,涉案金额3400余亿元。
本期特稿以“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为主题,介绍了近年来公安部打击和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采取的行动措施,展示了各级公安机关在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行动中取得的成绩,例举了公安机关破获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提出了识别和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转向网络化、数字化,货币的形式也不仅仅拘泥于纸质货币,数字货币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数字货币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游戏币,即消费者仅在游戏中流通的货币形式,且玩家之间可以互相交易;二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三是互联网上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莱特货币等,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投资。近年互联网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市场鱼龙混杂,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消费者求富心切的心理,以高利润、高回报的数字货币为噱头进行诈骗。这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财产的巨大损失,也给社会治安和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打击整治数字货币诈骗迫在眉睫。
本期专题以打击治理数字货币网络诈骗为主题,介绍了公安机关在打击治理以数字货币为媒介的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中开展的行动和采取的措施;整理了各地警方在整治數字货币网络犯罪行为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分析了数字货币衍生犯罪的类型;介绍了防范此类犯罪的方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