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华
【摘 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计划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广西地区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加速了广西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合作,这种交流和合作不仅集中体现在经济方面,还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广西壮族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影响。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壮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推动广西壮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西壮族;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101-02
2016年7月,我国制定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指出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认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计划的指引下,要在地区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贯彻落实交流合作的发展理念。要加强与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多开展一些教育活动,要弘扬“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培养优秀的新型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振兴和富强的首要条件,只有搞好了教育,才能够实现民族的繁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要搭建我国与各国之间教育的友好合作桥梁,各国之间能够各取所长,共同实现发展。本文以广西壮族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现状,总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不断推动广西壮族音乐教育的国家化发展进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推动当地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当地整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通过搭建良好的音乐教育合作桥梁,增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
一、广西壮族本土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计划,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计划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也带动了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广西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貫彻落实“一带一路”的思想,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广西地区各大高校先后与沿线各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音乐教育交流合作活动,强调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国家化发展进程。广西地区立足于自身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借鉴和引进各国的优秀文化。广西地区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文化和教育事业国家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广西本土的音乐文化地域性色彩浓郁,在与东盟各国进行教育合作的过程中尽管具有强大的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以下总结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欠佳
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固有的文化观念,很多外来文化在进驻中国时会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人对这些外来文化秉持一种抵御和排斥的态度,认可度较低。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时,由于当时国力有限,所以在面对发展水平较高的外来文化时,很多人都比较向往,便不遗余力地学习外来文化。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越来越有自信,对中华文化也比较推崇,所以渐渐地开始排斥外来文化。甚至有一些人认为外来文化会腐蚀中国的本土文化,一味地打击和拒绝外来文化,所以在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这也为广西壮族音乐教育的国家化发展制造了阻碍。
(二)忽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尽管很多人比较排斥外来文化,但是随着经济交流活动和政治合作的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国之间的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点点渗透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时刻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广西壮族地区的音乐文化民俗性较强,很多都是以口授心传的方式发展至今,传播和发展的方式较为局限,随着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的逝世,以及一些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很多传统特色文化逐渐消逝。很多当代年轻人对这些传统的民间音乐文化都不认可,认为其乡土气息浓重,他们更愿意学习西方音乐和流行音乐,这导致了民间的音乐文化在收集、整理、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广西壮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也举步维艰。优越的环境加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取得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的基础条件。但事实是音乐教学设备、教师用书和学生的音响资料都可有可无,音乐教师也并未意识到如何去更好地教学、去思考传承当地特色文化来活跃教学气氛的问题,反而去教自己会唱的改编的流行歌曲。长此以往,对于本土特色文化了解的缺失,使本土育苗成长受阻。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音乐国际化教育的策略
(一)借鉴和引进先进的世界音乐文化
广西乃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其音乐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而对于广西高校来说,传承广西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有其优势和使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有一定的策略与路径。例如,让有特色、简单易学的民间乐器进课堂,创新当地民间音乐乐器进行区域教学。“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广西地方特色中自制简单的音乐教学设施不仅让本土音乐富于特色,同时应用于音乐课堂也符合“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乐器特色,可以吸引学生兴趣,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学习广西特色乐器的创新,又是一次二度创作的学习机会。伴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广西壮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国际化的音乐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逐渐传入当地,丰富了当地的音乐文化。不过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首先,要加强各大高校与其他国家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多举办一些交流性活动,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不断吸纳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将当地资源有效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载体,长期不断地播放当地的民族音乐,使学生从音乐学习的环境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另外,也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还有教室的墙壁上贴一些带有民族风俗的图片、文学资料以增强学校氛围。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引进优秀师资,更好地借鉴外来音乐文化,学习东南亚等国家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知识。其次,可以将音乐教育普及到中小学,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学习到优秀的音乐文化,可以在音乐课本中适当引入更多外来的文化元素,多邀请国外师资来讲授教学,选取一些朗朗上口、积极向上,富有地域特色的外来曲目进行学习,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外来文化的魅力,拓宽自身的视野。
(二)弘扬和创新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广西当地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历史发展较为悠久,当地有多种音乐风格、音乐曲种,并且每个发展时期都有自身的音乐特色,针对这些多种多样的区域性音乐,要善于收集和总结,整合成一个完善的音乐体系。可以多进行采风和游学,多注重探索和发现,将这些传统的民俗音乐引进课堂教学当中,加强宣传推广的力度。要综合运用多种多媒体形式来扩大传统民俗音乐的影响范围。针对一些不合时宜、不适合当代发展的音乐内容和形式,可以进行一些改编和创新,赋予其最新的时代内涵,通过不断继承和创新,来增强本土文化的生命力。这样不仅能够原汁原味地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还能够将本土文化推广到世界。总之,广西农村音乐教育的改革的确由于客观条件等原因受到很多限制,然而对于广西长期的旅游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改革势在必行。充分地利用广西农村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广大学生更为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是有必要的。正如广西艺术学院陆建业教授说的,一要设身处地地了解、体验与感知当地的音乐文化,另外对当地的民族性的文化要有所选择,有所感知、积累,抓住历史的机遇是其关键。在我们思考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时,应结合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特点,建设性地考虑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必须借鉴民族传统音乐教育传承的独特經验。教育机构在思考本地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的是民族地区有特色的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从根本上而言,这也是协调和解决当前农村音乐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提高广西的文化品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广西音乐文化的一种全新的思路。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广西地区的音乐文化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广西地区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不仅丰富了广西壮族音乐文化,还增强了广西壮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了各国音乐文化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近年来,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文化的交融、经济的发展是各国的共同心愿。广西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音乐文化底蕴浓郁,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桥梁。广西音乐文化必将推动我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南箫.“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J].黄河之声,2019,(09):74.
[2]王晋.“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本土音乐教育国际化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5):76-77.
[3]许瑞.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大会剪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02):2+161.
[4]孙莉.多元合作 共赢未来——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大会综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02):158-160.
[5]高曼曼.“一带一路”背景下多元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研究[J].乐器,2018,(12):56-58.
[6]谢春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与东盟高校音乐教育互动与合作研究[J].智库时代,2018,(45):251+259.
[7]郝爽,陈素敏,刘静,马媛媛.“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北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9):77-78.
[8]冯志莲,战榕.推进共同发展 搭建合作桥梁——国际大学校长论坛暨“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沈阳)合作协议签字仪式综述[J].音乐生活,2018,(08):7-9.
[9]孟梦.“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开展思路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07):150-151.
[10]司道锋.“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7-2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