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教育继承与发展

2020-11-28 07:42王华
戏剧之家 2020年32期
关键词:闽剧继承发展

王华

【摘 要】福州闽剧,是经过百年融合发展,综合了明末清初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和清代的徽班而形成的。如今形成的完整的闽剧表演教学体系,有其深刻的审美艺术价值,因而在戏曲教学发展中,更要全面注重基础性,将戏曲专业基础教学作为切入点和重点,为今后的继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闽剧教育;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2-0050-02

闽剧,它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表演形式。閩剧自形成以来,不断发展与革新,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形成极具特色的福州戏曲艺术。闽剧的发展一直是起起落落,也曾面临生存危机,每次走出低谷,人才无疑是必备条件。所幸的是,闽剧教育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经过长期实践,从科班教学到中专教育及大专教育(本科计划),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教育体系,为继承和发展闽剧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闽剧人才。时至今日,闽剧教育已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故在此我想试论一下我对闽剧教育的一点认识:打好闽剧技能基础,凸显闽剧表演精髓。

一、从闽剧中专教育的来源、目的、培养对象和培养方式看基础、继承、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闽剧教育的起源

要想认识一个事物就要先探索它的本源。翻开闽剧教育史,我们可以看到在闽剧尚未形成时,其组成部分的继承和发展状况。在清中叶,江湖班因语言隔阂,难为闽东方言区民众所接受,便采用乡音,并大量招收本地子弟。《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平讲戏”》条中记述,清嘉庆年间,平南县漈头乡的溪头张村就有一个专门招收当地子弟的平讲儒林班,与此同时,民间小戏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争相延聘江湖艺人来教戏。由此可见,福州民间已有了教与习的活动。晚清及民国初年,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融合在民间演出,辛亥革命时期,是儒林、平讲、江湖、唠唠(指福州话)四种班社的融合阶段。演出剧目除过去的《紫玉钗》、《状元拜塔》等外,还增加了《梅素姐卖画》、《桃花村》等。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专门培养闽剧人才的“科班”注重学徒的基础训练,采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的方法来使学徒达到掌握闽剧技能的教学目的,具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特点。可以说,各类“科班”是近代以来造就闽剧演员数量最多、对闽剧发展贡献最大的教育机构,众多闽剧表演艺术家皆出于“科班”的事实证明,“科班”教育在闽剧的继承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闽剧“科班”教育与今日的闽剧中专教育的关联

闽剧“科班”教育不仅是旧时闽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而且它还推动了闽剧教育的发展,它的传艺经验、改良尝试和培养效果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闽剧中专教育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闽剧中专教育的前身是“科班”教育,即闽剧中专教育是在旧时“科班”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的是,现在的闽剧中专教育是新时代闽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废除了旧有“科班”的包养制和打骂体罚制度,制定了“新式培养规范综合(德、智、体、美、劳)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针,在管理、资金、师资、学科等方面都要胜过“科班”教育。但其专业(技术技巧、剧目)教学培养方法,却是沿用了“科班”的传统方法(口传心授、模仿教学)。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逐步加入了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新时代中专教育与“科班”教育在培养目的上略有差异,但共同的目标都是为闽剧艺术输送优秀表演人才。可见,继承昨日的闽剧表演人才培养经验,是培养闽剧事业后备军的前提,两者之间的继承、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由此可见,闽剧中专教育的重基础性、重继承发展性特点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三)从闽剧中专教育的本质看它的继承发展特征

闽剧中专教育始于20世纪中叶,市属公办学校,是福建省培养闽剧等传统艺术人才的基地。闽剧中专教育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可以说是闽剧教育的唯一支柱。随着闽剧艺术的不断发展,闽剧教育也不断进步。福州市艺术学校扩大建制,由原来一栋教学楼发展到有50亩地进行教学,逐渐完善了闽剧教育体系。多种教育模式的诞生更使闽剧表演艺术具备了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同时,这也使闽剧教育的继承发展特征得以彰显。可见,闽剧教育循序渐进地发展,为闽剧表演带来了生机。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继承”。“继承”即“依法承受”,“法”字在这里有双重意义:一是“表演规律”之意,二是“前辈成功创造的表演程式动作”之意。闽剧是一门程式性、技能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并且它与中国许多非遗艺术一样要依靠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才能得以流传。试想,如果没有闽剧前辈的舞台表演积累,闽剧表演该如何发展?闽剧的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如无人“依法承受”,闽剧又怎样走到今天?所以,“继承”是个必经阶段。俗话说: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学闽剧也是一样,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学“继承”可说是闽剧教育不可忽略的第一步。

(四)闽剧教育的培养对象及培养方式

众所周知,接受中专教育的学生多为青少年,且多为无戏曲基础的中小学生。闽剧也不例外,如何将中小学生培养成优秀的闽剧人才呢?还是要从打下坚实的表演基础开始。怎样打基础呢?唯有继承。怎样继承?靠教学方式与方法。闽剧中专教育所采取的主要培养方式与方法也是“口传心授”地进行成品剧目、基本功程式教学。几十年的教学成果证明,这种“基本功训练与成品剧目教学相结合,以成品剧目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对中专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另外,闽剧的“四功五法”也可以通过剧目教学(以戏带功)得到全面的训练。依靠继承优秀传统闽剧剧目来熟悉闽剧的表演程式与表演规律,以弥补其他基本功课上的技能空白。闽剧剧目教学不仅仅是中专教育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将几百年来闽剧艺术家前辈创造的艺术成果继承延续下来,使闽剧中专教育起到了一个“承上”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剧目教学为闽剧继承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从闽剧中专教育的基础性、继承性入手,为闽剧演员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今时代,在国家的重视与扶持下,闽剧工作者们积极寻求创新发展。为了革新和发展,闽剧院团急需招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闽剧教育也应当不断地调整,力争能够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但是,中专教育有自己的教学特点,不能离开它的本质特征——基础性、继承性,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闽剧中专教育是闽剧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其也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但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只有继承才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的任务主要交给本科、研究生去完成,各阶段的教育应该各尽其职。

中专教育首先应该保证人才的质量。我们知道“发展”的含义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可见,只有在继承了原有的技巧的基础上,才能走向创新。举个例子: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艺名传康,他幼年家贫,11岁入儒林班“善传奇”学戏,最初从“京鼓吹”艺人陈幼容学唱段,从“平讲班”艺人陈金福学表演。即使老师呕心沥血地培养,他也无法创出“郑派”表演风格,只因他当时的学戏阶段还处在继承当中,还不具备发展的条件,而这些基础训练正是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郑奕奏出科后,有幸得到“善传奇”班的教戏师傅、京剧和昆曲演员吴善宝的指点。得以继承各家所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他的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从而创造出细腻婉转的“郑派”表演风格,并凭借其在科班时打下的基础,在闽剧旦角戏里创造了独特的技巧,在短时间内跃居名旦之首,被誉为“福建梅兰芳”。从郑奕奏的学艺经历上不难看出,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绝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能继承前人的精华,而且本身又有扎实的基础功底。他的创新精神不可否认离不开继承以及丰富的闽剧表演积淀。我们可以把中专教育阶段比作戏曲演员日后发展的加油站,如此一来,本科、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才能跑得快,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

本人在闽剧中专学校从事教学已有19年,所教授的专业有基、毯、把、剧目课。在教授每一门科目时,我都会有一些体会,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教剧目课时,无论是武旦还是其他行当,都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通常对低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基础程式规范训练教学,让本人体会到基础教学至关重要,也深刻体会到,基础不扎实,必然缺乏创新手段,这是由戏曲表演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扈家庄》中有一段经典表演:扈三娘唱【水仙子】,边唱边耍戟,我的师傅、京剧四小名旦宋德珠的女儿、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宋丹菊在舞台上表演时,因为有扎实的脚底与戟花功夫,跑起圆场来得心应手,如在水上漂,耍起戟来技巧流畅,不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更是运用了宋派戏曲表演特点及手段灵活地表现了扈三娘美、媚、脆、锐的人物风格。可我在教学生时,学生总是演不出这样的人物特性来,并不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说到底还是基本功没有打牢。基本功不能完美地表现,人物的生动完美体现就缺少了依托,自然黯淡无光。这再一次证明:打牢基础至关重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闽剧中专教育注重基础、继承,而本科、研究生则注重理论、创新,这是闽剧发展的有效教学之路,也遵循了发展原理: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了解这个道理至关重要。闽剧基础教育之所以以“打好基础、继承闽剧表演精华”为教学目的,正是要成为闽剧明日发展的坚定基石。闽剧前辈们对表演的改革和创造,都是在继承了闽剧原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把“继承”和“基础”比作是闽剧“发展”的两道铁轨,那么闽剧“创新”则可以比作是火车,可以说,闽剧基础掌握得越扎实,火车就跑得越快,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成长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我认为:博大精深的闽剧表演艺术要想“发展”,就先要从中专基础教育开始,因为,只有“继承”原有的基础,才能“发展”未来的创新!

猜你喜欢
闽剧继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闽剧借地气 开启校园季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闽剧传人陈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