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倩瑜
摘 要:唐宋时期,两制词臣作为文学侍从之臣,承担着起草中央重要的文书诏命的任务,故而如何选拔这些最接近皇权及中枢机构的秘书官,成为了历代皇帝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唐至宋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词臣的遴选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其制度设计背后皇权与相权的起伏。通过对北宋外制召试制度的形成过程探究,从而观察唐宋之际两制地位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变化。
关键词:外制;知制诰;中书舍人;召试
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设置学士院后,唐宋时期一直是由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共同撰制文书诏命,即为内、外两制。两制官的任用,一直都设有专门的考试,以测试应选者是否具有典掌诏诰的能力。在唐代,学士入院须经过考试制诏,而中书舍人的选任却并不须考试,唐后期多是选拔正五品下的外朝职事官加知制诰衔代行中书舍人之职,然后循资迁授中书舍人。而到了宋代,唐代的学士之试不再进行,反而是外制的除授开始有了中书召试的制度。由唐代的试内制到宋代的试外制,其考试对象及形式的变化所反映的不僅是两制词臣实际地位的升降,更是其制度设计背后皇权与相权的起伏。历年来,学界对宋代外制的召试制度的研究多是在讨论唐宋两制的发展变化时提及,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论述。但是关于宋代外制召试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还是不甚清晰,故而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外制召试制度的形成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考述,以期对唐宋时词臣群体的地位变化有更深的认识。
一、宋代外制召试制度的形成
宋初,两制官员的任命皆不经考试。至太宗朝时始有选任知制诰时召试中书的事例,最早的史料记载是在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宋史》的《贾黄中传》中所载:“(太平兴国)五年,召归阙。有荐(贾)黄中文学高第,召试中书,拜驾部员外郎、知制诰。”从此处看贾黄中应是在太平兴国五年时召试中书后除授知制诰之职。然而在《宋史》本传之外都并无有关贾黄中召试中书的记载,而且同在太平兴国五年任为知制诰的吕蒙正也并未有参与中书召试的记录,并且此前除授外制时也未有需要考试的事例,那么若是贾黄中确实参与了召试,则很可能是针对其个人特殊的临时考试,而并未形成定制。而从贾黄中自身条件来看,其既是进士高第出身,又在太祖时长期担任直史馆,文学水平不低,资历也足够,甚至远胜于太平兴国三年才刚入仕的吕蒙正,直接任其为知制诰也不会有太多争议,但为何太宗不直接任命反而要特意对其召试中书才除授,在逻辑上不甚合理。
而太宗年间关于中书召试而任知制诰的另一则事例则是在太宗雍熙三年,此说的史料记载则非常丰富,因而学界也多认为外制召试制度起源于此,首先据《避暑录话》所记:“本朝既重学士之选,率自知制诰迁,故不试而知制诰。始亦循唐制不试,雍熙初,太宗以李文正公沆及宋湜、王化基为之,化基上章辞不能,乃使中书并召试制诰二首遂为故事。”又《长编》载:“左拾遗真定王化基抗疏自荐,上览之,谓宰相曰:‘化基自结人主,诚可赏也。又曰:‘李沆、宋湜皆嘉士。即命中书并化基召试。”可知在宋太宗雍熙三年,对李沆、宋湜、王化基三人进行中书召试制诰二首,然后除授知制诰,遂成故事。其中王化基召试一事,在《隆平集》中也有记载,应是王化基上书自荐后,太宗才命相府对其和李沆、宋湜一同召试,除授知制诰。并非太宗先有意任命,而王化基上章推辞才令中书召试,应是《避暑录话》中有误。
那么,为何在雍熙三年时选任知制诰要先进行召试?从这三人的自身条件来看,皆是进士出身,李沆与宋湜又皆曾任著作佐郎、直史馆,从文学水平及出身来说任外制时没有问题的,唯一未曾在馆阁中任职的王化基则是因为直接上书获得了皇帝的欣赏。若是专试王化基则或许还有些可能,可是宋湜与李沆一起至中书试制则或许并非是因为这三人资历不足。《长编》中对此事则有所解释:“上尤重内外制之任,每命一词臣,必咨访宰相,求才实兼美者,先召与语,观其器识,然后授之。尝谓左右曰:‘词臣之选,古今所重。朕早闻人言,朝廷命一知制诰,六姻相贺,以谓一佛出世,岂容易哉!郭贽南府门人,朕初即位,因其乐在文笔,遂命掌诰。颇闻制书一出,人或哂之,盖其素乏时望。业已进用,朕亦为之腼颜,然亦终不令入翰林也。” 明白地指出太宗令中书试外制的直接原因在太宗因安排潜邸旧人郭贽掌诰,但其不堪其任引起时人不满,致使太宗对外制词臣的任命就开始格外慎重。此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宋初,外制词臣的选任并不严格,皇帝有时也会不以文学水平高下而选任亲信,而内制始终是严于外制的。除担心词臣素质不高引起争议,还源于宋代外制地位的变化,如太宗所言“朝廷命一知制诰,六姻相贺,以谓一佛出世”,此说法虽然略有夸张但是也能反映出在宋初外制词臣的地位之高。一方面,在宋代外制词臣能够更加亲近皇帝,诸如按旧制每游宴只翰林学士得以赴召,而太祖时,始令中书舍人“从游宴”。 虽是一件小事但也反映出外制在从“但知命词”的外朝秘书官而转向“亲信侍从”的倾向,而且从太宗任命亲信掌外制也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从太宗朝知制诰的迁转来看,主要的升迁途径依旧是学士院,但是太宗朝任职的知制诰中贾黄中、吕蒙正、李至、苏易简、李沆、宋湜、毕士安、钱若水、王旦,皆经翰林学士而步入二府成为执政,其中吕蒙正、李沆和王旦更是做到了首相的位置。明显反映出此时两制词臣已经成为了中央的储备宰执人才,故而此时对外制的选任也愈加慎重,也就有了建立外制的中书召试制度的必要性。有关太宗朝外制召试的明确记载只有以上两例,到了真宗朝,关于中书召试的记载则有所增多,诸如王钦若、陈知微、薛映、梁鼎、刘筠、乐黄目皆是经召试制诰后除授知制诰之职。
二、宋代外制召试制度的内容及发展
宋代外制词臣地位的提高使得朝廷对于其选任越发慎重,于是在除授外制词臣时便加上了中书召试这一环节,既是保证了词臣的文学水平可堪其任不至引起外界争议,也不致使皇帝可以随意地任命亲信。虽然是初次开始对外制词臣进行考试,但其考试的内容基本是沿袭自唐代翰林学士入院的考试,在《玉海》中有着关于唐宋词臣选任考试的详细介绍:
学士初入院,试制书批答共三篇,(又诗赋各一道,号曰五题。后唐停诗赋。白居易入翰林,以所试制加授佑兵部尚书、领泾州,韩偓试武臣授东川节度制。)此试制之始也。(舍人不试,多自学士选)制用四六,以便宣读。皇朝知制诰,(元丰改中书舍人)召试中书而后除,不试号为异礼,所以试者观其敏也。试制诏三篇,宰相俟纳卷,始上马。翌日进呈,除目方下。制、(限二百字以上成)制、(限一百五十字以上成此即诰也)诏、(限二百字以上成,学士不试率自知制诰迁。)此科所试文体略同。[1]
可知唐代的翰林学士一般为先试后除,学士之试,始于唐元和二年十一月,白居易入翰林之时。共试制书批答三篇,制诏都限字数在二百以内,文体用四六,便于宣读。学士经考试合格入院后,还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年满之后才加知制诰衔,然后得作文书。唐时自学士迁舍人可以不试,而宋时则自舍人迁学士可以不试诏。而宋代的召试制度则是在宰相主持下现场作制诏三篇,宰相次日进呈试卷后便直接除授。
首先,从中书召试的内容上看,对考试制诏的篇数与字数都有规定,其篇数沿袭自唐,只是在字数上开始有了严格的限制。而在《长编》中记载“故事,入西阁皆中书召试制诰三篇,二篇各二百字,一篇百字,惟周翰不召试而命焉。”可知在太宗时就已经确定下来除授知制诰要先试制诰三篇,且字数为二篇二百字,一篇百字。至神宗熙寧四年时,正式下诏:“编定应试知制诰并召赴中书试制诰三道,各限一百五十字已上。成,进呈取旨除授。”已将其中的两篇字数降至了一百五十字,而篇数不变,此时已编成了固定的制度。
虽然制度如此规定,但在实际实行时却并非如此严格。如前文所述太宗雍熙三年时中书召试李沆、宋湜、王化基时便是“各试制诰二首”,其主要原因还是王化基能够上书自荐,太宗十分欣赏得以减免一篇,带有君主施恩眷顾的意思。而真宗朝在召试乐黄目时也因为其久任外官而在召试中减免一篇制诰,显示出君主刻意的照顾。两次减免篇数的原因不同,但皆是出于君主对于被召试官员的欣赏与施恩,可见虽然外制召试有严格的篇数与字数规定,但还是有可操作的弹性空间。
从考试的过程看,前文所知是由皇帝下令召试而由宰相主持,可见对于选任外制词臣的重视。考试的具体流程在《石林燕语》中也有记载:
惟中书舍人,宰相得旨,朝退,遣直省官召诣都堂,面传旨召试。被命者致辞,宰相谢之,直省官径引入中书省。前期,侍郎厅设幕次几案于中。就坐少顷,本省吏房主首,持宰相封题目来,即就试中书。具食罢,侍郎致茶果。是日宰相住省,俟纳试卷始上马;翌日进呈,除命方下。盖召试之制也。[2]
选任外制是先由皇帝直接下旨于宰相,而宰相在退朝后,当日即召被命者至中书省考试,被命者在见过宰相并致辞后,再由宰相临时命题进行制词,其后试卷由宰相保存,次日进呈皇帝再行除授。被命者临时考试并命题,测试的不仅是文采还有应对临时考试的敏捷的才思。从中可见,无论是选人还是召试的结果皇帝都直接参与,但整个考试的过程都由宰相主持且亲自命题。相比于唐代,宰相在外制考试中起到的作用变大,总体看来,外制召试制度的设立是皇帝将选任外制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了宰相,由宰相对测试的内容标准进行控制,但其最后的选择还是要经过皇帝的同意。
其次就是召试的人选,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会被皇帝下令召至中书试制?首先,是有人推荐于皇帝或是自有才名而为皇帝所知者。诸如王禹偁便是“太宗闻其名召试相府擢词馆”李沆与宋湜也是“太宗素闻沆与湜有文学”。推荐的有自荐者如王化基,虽然宋代鼓励臣僚献文自荐,而且有诸多因献文召试的先例但是多是试馆阁之职。他荐者诸如黄夷简与曾致尧,真宗咸平三年时宰相张齐贤便推荐黄夷简与曾致尧“堪掌书命”,于是得以召试,只是因是宰相所荐而试制于学士院,但是也未能顺利当选,最终因为外界争议大,“物议未允”而未能得除授。可见召试制度还是有一定的标准限制的,并非能参与召试者都能顺利当选外制,只是因为能够被召试者皆有一定才名,顺利通过任外制者居多而已。其次,还有皇帝身边的史官也多可得召试中书试制的。撰修起居注的史官需要长期跟随皇帝身边记录言行,其文才也易为皇帝所知,因而多会被召试。诸如沈遘、刘筠等是以修起居注召试中书,范百禄、王涣等是以起居郎、起居舍人召试中书。除了可以有被召试的机会,在哲宗元祐四年后任起居郎、起居舍人者若是曾写过制词,在除授中书舍人时甚至可以免去召试。
宋代能够被选任词臣的官员多是由进士出身,文采出众,甚至对有些颇负才名的人来说试制只是一种形式,故而皇帝有时也会对这些人破例不试。《梁溪漫志》中就记载不试而除知制诰者“实始于至道三年四月,真宗念梁周翰夙负词名,令加奖擢,乃不试而入西阁。自国初以来不试而命者,周翰实为之首,而杨公(杨亿)继之。”制度的打破,本意是对富有文采的词臣的优待,但同时也是对制度本身的挑战,君主可以通过特许不召试便可任命外制词臣并且将其作为一种恩赏,直接跳过了宰相进行任命。既有了先例,此后不试而除者则越来越多,宋庠《掖垣丛志》言:“梁周翰老于文学,杨亿望实素着,尧佐以与修实録,皆免试焉。欧阳公谓有国百年,不试而命者才三人,盖误也。其后苏子瞻(苏轼)、刘贡父(刘攽)、许冲元(许将)、邓温伯(邓润甫)亦不试而除。”据笔者统计,北宋时未经中书召试而除知制诰者约为十一人。分别为:梁周翰、杨亿、陈尧佐、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刘攽、许将、邓润甫、杨景略、钱勰。其中多数是素有文采得君主信任的,也有修起居注和修实录的史官,甚至有出使高丽免召试以示嘉奖的。可见在外制召试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从君主下令中书试制以示欣赏至免去召试成为嘉奖的变化。
三、结语
综合而论,外制召试制度从建立到发展过程中的弹性一直很大,君主在其中可操作的柔性空间也一直存在,从召试的人选到召试的内容都并未绝对按制度实行,甚至到后期许多人能够免去召试除授外制,可以看出外制召试制度并未如我们想象中的严格,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到其存在本身的必要性。首先,因为在宋代任外制词臣的许多可迁转至翰林学士,进而成为宰执,相比于唐,外制的地位有明显的提升,在朝廷的重视之下,对于外制词臣的遴选也就会更加严格。除了朝廷本身的重视,外界对于词臣的关注也有所增多。多次因为臣僚的争议而停止对外制的任免或是限制其迁转至学士。为了更加公允,需要有这样的考试来限制担任词臣的标准。其次,就是在制度的实际运行中,能够成为词臣备选的官员基本都是科举进士出身,而且制诰的写法多是固定的格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制词的创作对他们并非难事。因而很少会出现召试后不除授的现象,考试则很容易流于形式。而且召试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筛选效果还有待考量。再次,就是选择被召试的人选具有主观性,皇帝因欣赏其才华或是有意恩赏而对官员进行召试,并无确定的遴选标准,虽然其过程是由宰相主持,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要经皇帝同意,只要制词不算太差一般都会除授。这也是为何会出现皇帝可以特许不召试便除授外制,由皇帝决定召试人员以及结果,除了考试的字数和篇数外没有衡定标准,那么只要他对于被召试官员足够信任,或是该官员才名声望很高,也就并不一定需要召试的过程。
注 释
[1] [宋]王应麟:《玉海》卷二〇二,《辞学指南》二,制条,江苏广陵出版社,2007年,第3682页。
[2]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三,《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7—38页
参考文献
[1] 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2]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3] 叶梦得.避暑录话.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4] 徐松辑,刘琳、舒大刚等点校.宋会要辑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 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广陵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