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霄
摘 要:互动剧是随着互联网媒介发展产生的新兴影视剧类型,观众通过自身的选择和游戏化的方式决定剧集的故事情节走向,相对于传统影视剧,互动剧的参与性和沉浸感大大提高。其多结局和非线性叙事的创作模式以及互动性、游戏性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使互动剧成为与传统影视剧截然不同的传媒艺术形式。
关键词:互动剧;创作模式;特性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影视剧的创作和欣赏模式都在随着使用终端的特点以及技术发展的速度而改变。新媒介时代的影视剧具有强互动性,当倍速观看和碎片化欣赏已经成为观众观看传统剧集的常态,便出现了符合移动终端特点的短剧、竖屏剧以及互动剧这些网生类型的影视剧类型。
相比于竖屏剧和短剧,互动剧因其更加创新的方式和播放终端的要求在近几年才被人们所熟知。2019年1月23日New One Studio在Steam平台上推出了互动剧《隐形守护者》,在2019年5月24日由在安卓平台上登录,该剧以新奇的模式和火爆的网络热度在豆瓣上获得9.7分的高分。在观看剧集过程中会出现无数个剧情选择点,有上百种分支剧情,观众不同的选项将会直接影响剧情的走向。[1]如果不认真观看以及熟悉前述剧情的情节,就会因为选择失误导致“潜伏失败”,虽然《隐形守护者》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互动剧,但是其已经具有互动剧的大多数特性和足够强的观众体验,互动剧即是电视剧,又是游戏,更是一种拥有网络文本独特构造方式的产物。
互动剧在现代互联网作为主要媒介的时代依旧属于一种新生的事物,在学术界的文章中并不能找到一个清晰的定义,简单总结互动剧的特点同时从创作模式和特性中给出解释性定义,互动剧亦可成为互动视频,这类互动剧多数以短剧的形态呈现,在开篇中铺垫并引出剧情的矛盾与冲突,然后随着剧情的推进,在这些情节的矛盾冲突中设置节点,这些节点会指向不同的剧情路线,观众、用户或者玩家则对播放器中的选项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会走向不同的剧情路线,从而将受众带入不同的叙事路线,不同的叙事路线又通向不同的结局。互动剧是一种结合影视剧的叙事方式、游戏的互动性及网络长文本特性的影视形式,“视频化的游戏”,游戏的特性也是互动剧无法缺失的,虽然目前互动剧发展不算成熟,但我们可以清晰的分析出互动剧的创作模式及其特性。
互动剧的创作模式相比于传统影视剧差别很大,因其观看和欣赏的方式不同,播放的终端也与影视剧不同,其创作模式包含着传统影视剧的创作方法以及互动剧自身的创作模式,互動剧拥有非线性叙事、观众参与、互联网平台传播与欣赏和多结局的创作模式。非线性叙事并不仅仅是互动剧独有的创作模式,对传统媒介作品中的叙事方式分析可发现非线性叙事模式的存在。在传统史书、小说中,非线性叙事是一种常见的叙事方式,例如史书中的国别体。在现代影视中运用非线性叙事创作模式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德国导演泰克沃的《罗拉快跑》,导演用充满后现代和游戏感的独特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与三种结局。互动剧的非线性叙事让观众不再在单一的视点去观看故事,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观看故事,同时故事情节也会因观众的选择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走向和改变。互动剧本身就携带着强烈的互联网特性,无论是其模式上的互联网超文本的形式还是用户在选择和投票中运用互联网作为媒介进行选择,其传播的媒介终端始终是以移动终端为主。互动剧的播放平台也大多数以电脑终端为主,因大部分移动终端无法进行剧情的选择带来的操作不便。互动剧因其拍摄流程上的繁杂和观众在选择剧情时的方式,在播出时最大的难点是是使用何种互动形态,针对播放端的创作是制作方首先需要考虑的重点,从而后续都需要与视频播放平台进行合作沟通,这样带来的弊端是产生更高的成本。运用互联网传播方式是互动剧最简便直接的途径,而随着互动剧的发展和形式的成熟,必然会有针对互动剧的观看平台出现,同时互动剧的制作流程和播放方式也会越来越简便。互动剧与传统影视剧的创作过程和理念都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互动剧是传统影视剧的衍生品,它以传统影视剧的形式播出但播出平台针对性更强,叙事结构更加非线性同时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性更强。因其创作模式的不同,互动剧本身拥有着传统影视剧不具备的互动性、游戏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也是现代传媒艺术所具有的典型特点。
互动剧有自身独特的交互形式,将传统影视剧的叙事性和现代传媒艺术的大众参与性完美融合。麦克卢汉曾提出:那些包含了须由观众来完成某些过程的电视节目是最有成效的。可见互动剧的交互性不仅仅给予了观众选择的权利同时因为交互性与叙事性的融合,让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大大提高。互动剧可以说是“视频化的游戏”或是“游戏化的视频”,这样的视频形态让受众拥有叙事控制权,观众在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参与感更强,剧情针对观众的个性化也更高。每一种组合都预示着一种含义,调整不同的组合,就阐释不同的含义”这样的游戏互动产生的不同结局是吸引观众、保持互动剧生命力的基础,对于网生的互动剧来说,游戏性是其必不可少的特性之一。网生的互动剧自然携带着网络文化气息,这样的网生互动剧集就带有着强烈的去中心化性质。互动剧类型的创新是支撑互动剧内容和形态的文学文本创新的体现,纵然传统文学的创作中也存在着非线性叙事的创作模式,但相比于互动剧的革新还相差许多,文学文本形态于新兴媒介技术的融合必然产生新的形式。[2] “电子媒介创造了没有边缘的多中心,以随机的不连续的图像瓦解了线性的逻辑思维模式,而走向非线性的思维”[3]互联网具备的的非线性、超文本及碎片化,让互动剧呈现出了传统影视剧不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以及观众改写文本的特性。在互联网中传播的互动剧不仅具有了“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特性,也拥有了每一位不同的欣赏者创造了不同的文本,同时制作者不再是作品的中心,每一位互动剧的观众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本。互动剧的出现使得影视剧制作者不再是作品的中心化主体,产生了集体作者的可能。互动剧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解构了传统的影视剧,当然互动剧的去中心化使文本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让创作者丧失了其中心地位,但正是创作者的缺席和中心地位的下降使得观众在互动文本的观看中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性,正是这样去中心化的特性使互动剧拥有了其自身区别于传统影视剧的特性。
参考文献
[1] 周慧虹. 让互动剧“烧脑”又“好玩”[N]. 经济日报,2019.
[2] 曾明瑞.后现代语境下的互动视频特性[J].新闻爱好者,2011.
[3] 陈京晶.视觉文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