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林
明明没有磕碰,却发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这可能是血管在对你“发脾气”。
在外伤等因素影响下,如果皮肤表皮并未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渗出进入皮下,引起皮下局部淤血,就称为淤青。淤青通常都是良性的,但如果心血管病患者出现这类问题,则要引起重视。为防止心血管病患者形成血栓,或病情进一步加重,医生会让其使用抗血栓形成的药物。由于服药过量、患者自身因素等,可能导致患者自发性出现皮下淤青。轻微皮下出血,可无自觉症状;症状严重时,可表现为大面积紫色淤斑,甚至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
目前,抗血栓形成药物可分为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两类。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是预防冠心病、急性心梗,及急性心梗后病情加重的基础药物。但也有少部分人会因服药而出血,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皮肤淤青。房颤、静脉血栓患者,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或加重,需要抗凝治疗,但若过量使用药物,同样会引起皮肤淤青。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引起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也可出现自发性皮肤淤青,但与服药引起的淤青不同。一是血液病患者一般会在幼年或年轻时出现症状,心血管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二是血液病患者出血症状一般较重,可反复出血,多伴有多系统出血,如呕血、尿血、黑便等;抗血栓药物引起的皮下淤青相对较轻,停药后可恢复。
抗血栓形成藥物导致的皮下淤青和普通磕碰的淤青从外观上不易区分,但可通过病史鉴别。外伤磕碰出现皮肤淤青,一般有明确的外伤史,且需较大的外力才会使皮下血管受损;因服药导致的淤青,多为自发性或轻微磕碰即出现较大面积淤青,停药后才能逐渐恢复。
若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这类问题,建议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一般轻微皮下出血无需停药,淤青可自行吸收;若淤青范围大或合并其他系统出血,则建议停药。(摘自《中老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