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化运营的充电桩共享模式研究

2020-11-28 07:37邵峥达顾俊张莹徐颖徐杰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共享模式充电桩

邵峥达 顾俊 张莹 徐颖 徐杰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化石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加,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动汽车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应用,且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推出,但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充电桩的建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如此才能确保电动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实践表明,充电桩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允许社会资本的进入,这样既能够做到对社会资本的高效利用,又能加快充电桩的建设。基于此,本文就社会化运营的充电桩共享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化运营;充电桩;共享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2-0179-02

近年来,电动汽车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已成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还兼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很多企业都开始投资生产电动汽车,得益于政策方面的扶持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电动汽车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必须考虑到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建设问题,比如充电桩等。基于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充电桩的建设必须做到同步发展。但当前的充电桩运营模式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一方面是不能随时随地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基于社会化运营的充电桩共享模式,希望为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1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电动汽车作为新兴的交通工具,除了绿色、环保,在充电需求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特点,下面就此展开分析。

(1)移动性。电动汽车作为人们出行所依靠的重要交通工具,不可能永远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它必然会随着用户的移动而移动,其充电需求也会处于多个不同的位置,因此,“定点供电”的服务模式也就变得不再适用,应根据需要提供“移动供电”的服务模式[1]。

(2)多样性。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就出现了多种类型、多种用途的电动汽车,它们的充电需求也必然会有所不同。比如,电动巴士、出租车、私家车等的充电需求就有着明显的差别。此外,即使是同一辆电动汽车,也存在着不同的需求,比如更换电池的需求,直流、交流充电的需求等。

(3)分时性。一般来说,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充电时间。有统计数字表明,大部分电动汽车有超过90%的时间是处在停驶状态的,这表示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可以将各个私家充电桩统一起来运营,以在不同的时间满足不同用户的充电需求。

可以说,完全孤立的充电桩是无法满足移动性充电需求的,充电桩的建设应该具备网络化的特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创建一种充电服务的共享模式,在充分满足广大用户的充电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成本的节约。

2充电桩建设现状

随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产量上实现了逐年增长,要想实现相关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就需要对充电桩的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

目前来看,充电桩的建设不是某一个单位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牵扯到多个职能部门,包括电力、交通等等,其发展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鼓励。近年来的发展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缺乏规范化、统一化的协调与管理,特别是在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资源整合、协调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在充电桩的建设过程中,遭遇了物业管理、城市建设等多方面的限制和阻碍[2]。

调查发现,国家电网投资建设的充电桩主要是以大型城市以及高速公路沿线为主。当前,为进一步加快充电桩的建设,一方面是通过扩大投资,在各个重点型城市实施直流、交流充电桩的建设,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加快各种类型充电桩的建设。

社会化充电桩的建设则更为复杂,主要包括生产厂商建设的公共充电桩、用户独有的私家充电桩等。这些均属于独立运营的形式,互相间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任何的联系,与国家电网建设的充电桩之间,更是互不干涉。

3充电桩运营模式分析

通过对当前存在的几种充电桩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各运营模式有其优点,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首先,是政府主导模式,也就是以国家为投资主体,再结合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运营充电桩。其主要是通过收取电费及服务费来获得一定的利润。其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管理,能够自上而下的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管理效率比较高,问题在于盈利能力较差,国家的投资会面临较大的损失,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所需要的投资随之不断增加,政府财政必然会难以支撑。一般来说,该模式可用于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期,需要政府部门的鼓励、支持,以加快充电桩的建设。在这一模式下,各种亏损由政府买单,急需尽快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企业主导模式,也就是主要通过车企来投资建设。其一般是通过收取服务费以及其他相关的增值服務来获得利润。该模式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市场竞争影响整个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但不足之处是短期内无法实现规范化的管理,而且随着建设规模的持续增加,所耗费的电力是巨大的,相应的利润会受到电价变化的影响。一般来说,该模式可用于电动汽车产业稳步发展,商业化条件较为成熟的阶段。车企投资建设充电桩,是将其作为补充性的服务内容,将售出的产品与后续服务进行整合,以加快该产业的市场化[3]。

此外,还有私桩共享模式,它的投资、运营方均由用户自主负责,其利润来源主要是不同时段的电力差价。这一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的缓解高峰时段的充电压力,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在监管方面还有待加强。还有一种是众筹模式,也就是充分整合各方的资源,加快推进充电桩的建设。在这种模式下,能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能够调动更多的资金,可以显著提高运行效率,但在利润分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4当前充电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投资建设充电桩,根本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是处在高速公路以及某些公共场合,以便于人们的使用。在形式上多为集中式充电站,且主要提供的是快充服务,防止发生充电桩被长时间占用的问题,尽可能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当前,这一类型的充电桩借助于日益成熟的“车联网平台”,实现发卡式运营管理,其更好的适用于集中部署的充电站。但问题在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要的投入随之增加,其运行压力也必然会不断加大。

社会企业投资建设充电桩,主要是基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络以及得到广泛应用的移动服务平台,通过将充电桩与网络进行连接,可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定位、支付等。相比于发卡系统,总体的成本更低,但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有所不足,在监管上也有所缺失。随着微信的普及应用,可将微信与发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

但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充电桩,在盈利方面都不尽人意。而国家投资建设充电桩,主要以公益服务为目的,而社会化运营,则主要以赢得利润为目的,大多需要引入风险投资,来尽快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虽然说多种服务模式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但同样也带来了使用不便的问题,不同模式之间多是独立运行的,要想使用不同的服务,往往需要安装不同的服务平台,浪费资源的同时总体体验也将变差。

5社会化运营的充电桩共享模式

5.1不同充电桩系统的融合共享

国家及社会企业运营的充电桩在运营方式上存在差别,但可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对接,将已有的各种类型的充电桩进行整合,实现服务上的融合共享,通过构建统一化的平台,实现网络层面的互联互通,对有限的充电桩进行充分的共享,借助于多方联动,逐渐建立起一体化的共享模式。具体来说,可在应用层进行不同充电桩平台的对接,进而实现设施及数据资料的共享,并借助于开放性的互联网进行资金的及时结算。更深层次的研究,则可以通过用户资料的共享,从而实现跨平台的登陆,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方便。

社会化运营的充电桩共享模式,通过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互通,实现了资源上的共享,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是有利的,都能在更好地控制投资成本的同时,能够支配更多的资源,对用户来说,也能更方便、快捷的获得充电服务。

5.2家庭充电桩的分时共享

目前,用户在购买电动汽车后,可申请安装自用充电桩一台,在费用方面是根据普通用电价格进行计费。调查发现,这一类型的充电桩存量巨大,且相比其他模式,在使用率上并不高。多数情况下是用户夜间充电,白天则完全的闲置。通过社会化运营,将充电桩的空闲时间交给平台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为其他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充电桩拥有者则可以得到一定的收益。可以说,家庭充电桩的分时共享,是对共享平台的有效补充,从而能够将不同的充电桩服务平台融合到一起,构建多元化的共享模式。

5.3充电桩与清洁能源的联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损耗不断增加,为进一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比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其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的确保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并显著的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但考虑到电力所具有的时发、时耗特征,难以进行稳定的存储,且存储成本非常高,因此,出現了弃风、弃光的现象,使得能源无意义的浪费。而充电桩的应用可与新型能源联动起来,在用电低谷阶段为电动汽车充电,消耗多余的能源,从而减少电费支出成本。

6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损耗不断增加,这就推动了新型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动汽车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充电桩的建设必须跟上其发展速度,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研究发现,单纯依靠政府或是企业的投资进行充电桩的建设,都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本文通过对充电桩建设现状的分析,就社会化运营的充电桩共享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一种政府、社会、个人等多元化融合的服务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在协同发展、融合共享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这一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单一资本的投入,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确保了充电桩建设的良性发展。本项目的整体方案为利用架空线入地遗留下来的电线,在合适的道路旁安装路边充电桩,满足市民日益增加的出行充电需求,同时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为城市的环保便捷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欧方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充电桩智能共享充电新模式[J].农村电气化,2019(4):54-56.

[2] 朱岸明,罗迪,李润秋,等.充电桩运营模式构建及存在问题探讨[J].变频器世界,2018(3):43-46.

[3] 王峰.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运营模式、运行策略及典型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3):228-234.

猜你喜欢
共享模式充电桩
ofo共享单车时代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内控深化与实施
浅谈充电桩接入电网后的影响
图书馆联盟数字资源共享平台架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