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淮南煤田发育有一系列早二叠世中期岩浆岩侵入体,在朱集井田下石盒子组4煤层中广泛发育,三维地震勘探显示,侵入体平均厚度约为2.4m。通过采集侵入体暴露在地下工作面的样品,研究表明,岩浆岩侵入活动大约发生在晚白垩世,侵位年龄大约在117Ma。
关键词:朱集井田;岩浆侵入;U-Pb定年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12-0175-02
0 引言
岩浆侵入体是影响煤矿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淮南矿区多个井田中出现有岩浆岩侵入的现象。岩浆岩或接近煤层,使得煤层的灰分增高,粘結性降低,不同程度的变质为天然焦,降低煤的工业价值[1-4]。因此,对淮南煤田岩浆岩的基本侵入特征、对煤质的影响、地球化学及矿物学进行深入研究极其重要。
淮南煤田只有潘北井田和潘三井田进行过同位素定年测试,侵位年龄分别为110Ma[5]和118Ma[6]。为此,通过对朱集井田岩浆岩样品年龄进行高精度确定,研究成果为煤矿地质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背景
朱集井田位于淮南煤田东北部,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NWW向褶皱,井田北部为朱集唐集背斜,其南翼与潘集背斜北翼构成较宽缓向斜,沿轴向有所起伏[7-8]。区共有断层30条,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6条,落差50m~100m的断层1条,落差30m~50m的断层12条,落差10m~30m的断层11条[5]。
朱集井田内岩浆岩侵入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区域,在井田的18勘查线及以西地段有少量侵入现象。该区侵入煤系地层中的大部分岩浆侵入体多呈基性、中性,岩性主要为闪长斑岩、细晶岩、基性辉绿岩。该区下部含煤地层段距岩浆源相对较近,形成的侵入体厚度大且分布较广导致了岩浆侵入活动对下部煤层(5煤层以下)的破坏更为严重。一般情况下研究区煤层厚度越大,侵入愈剧烈,进而形成的岩浆侵入体厚度也愈大、分布也愈广、对煤岩层的破坏也愈为严重。
本文拟通过对朱集井田井下岩浆岩(4煤工作面附近的岩浆岩)的采样与测试分析,采用(LA-ICP-MS)U-Pb法确定岩浆岩的侵入年龄,结合淮南煤田构造和矿井构造的分布规律,确定岩浆侵入期次。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2.1 样品采集
在朱集煤矿地质找矿阶段,在28个地面钻孔中发现了沿4煤层顶部侵入的岩浆岩。在4煤层开采工作面,岩浆岩侵入煤巷。经三维地震勘探,侵入体的高度和宽度分别约为3.8m和2.4m。该侵入体以80度左右的高角度直接插入4煤层。因此,在朱集煤矿回采工作面不同区域选取了4个岩浆岩样品。
2.2 U-Pb锆石定年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后,分别从岩浆岩样品中人工选取4个锆石样品(ZJ-1、ZJ-2、ZJ-3和ZJ-4),并对其进行定向、抛光和环氧树脂抛光处理。将样品粘附在玻片上,在玻片上放置聚氯乙烯环,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充分混合注入聚氯乙烯环中,树脂完全固化后,将样品从玻片上剥离并抛光至样品平整[6]。
锆石定年测试在西北大学的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采用国际标准锆石91500(1062Ma)作为锆石U-Pb年龄测定的外标校正方法,每4~5个样品分析点测量一次标准,每20次锆石分析前后,对NISTSRM610进行了两次测定[6]。以硅为内标,测定了锆石中U, Th和Pb的含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侵入年龄确定
朱集井田锆石样品测得的U含量为732×10-6~1550×10-6,Th含量为185×10-6~1163×10-6,Th/U矫正后比值见表1,Th/U比值大于变质成因的锆石Th/U比值(0.1)[6,9,10],属岩浆成因。根据测试结果发现所测定的样品较年轻,因此U含量较高,206Pb/204Pb比值较低。
本次共测试了140个点,由于不同的锆石之间结晶的时间不同,所以测定的锆石核部或边部年龄存在一定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在确定朱集井田岩浆岩的侵入年代时,利用所测得的年龄值通过加权平均结果得到岩体的侵入年代。
在U-Pb年龄曲线谐和图(图1)上,大部分测试点落在谐和线120Ma及其附近,但在朱集矿1号样品中测试出406、407Ma两个年龄,在朱集矿4号样品中测试出468Ma年龄,年龄数据跨度较大,可能代表了继承性岩浆岩的年龄。除去上述3个异常点测试结果,朱集矿207Pb/235U比值所得出的年龄在106Ma~188Ma之间、206Pb/238U比值所得出的年龄在107Ma~127Ma之间,根据测试结果所有锆石样品206Pb/204Pb比值均较小,而在206Pb/204Pb比值较小的情况下,206Pb/238U数据对应的表面年龄较为可靠[6]。因此本次研究所得的锆石年龄介于110Ma~128Ma之间,朱集矿岩浆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8±1.3Ma(n=36)、115±1.7Ma(17)、118±1.4Ma(24)、117±1.2Ma(51)和116±2.5Ma(12),它们U-Pb定年结果应代表岩浆的结晶年龄。同时可以发现140颗锆石样品给出了较为一致的谐和年龄,考虑到U-Pb体系的高封闭温度,117Ma应代表该岩体的年龄。根据地质年代表[6],同时对比U-Pb定年测试结果,表明此次岩浆岩侵位于燕山晚期早白垩世。
3.2 岩浆侵入的构造控制作用
燕山期是中国重要的岩浆活动期,花岗岩发育范围广,不仅在朱集地区发育,同时在中国的东部、华南以及西南广大地区都有发育。同时样品中存在的206Pb/238U年龄-406Ma、407Ma和468Ma均不在谐和线上。这些400Ma的捕获锆石和470Ma年龄的继承锆石则暗示岩浆源区还存在有扬子地块的基底物质,这与扬子地块俯冲于华北地块之下的构造特征相吻合。
综合上面的各种分析结果,推测本区岩浆侵入时代为燕山期。先后有中性、酸性以及基性三个期次岩浆侵入,对井田内煤层破坏较为严重。
4 结论
研究区侵入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岩浆岩以岩床形式侵入,单层为主。岩浆由上冲区经扩展区、波及区到正常区逐渐过渡,侵入层位逐渐升高;從西向东岩浆侵入范围增大,具有由北向南扩展并逐渐扩大的趋势。朱集煤矿岩浆岩侵入年代为晚燕山期白垩世,距今约117Ma。
参考文献
[1] 范士彦,谢波.宁阳汶上煤田岩浆岩特征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中国煤田地质,2000,12(4):15-17.
[2] 乔康存,赵玉明.安林煤矿岩浆岩侵入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J].煤矿安全,2003,34(10):4-6.
[3] 闫海渠.邯邢煤田岩浆岩侵入体的水文地质意义[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4):33-35.
[4] 黄维清,周俊杰,郑荣华.济宁煤田金乡矿区岩浆活动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J].中国煤田地质,2007,19(5):16-17.
[5]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察研究院.淮南煤田潘北井田地质报告[R].合肥:安徽省煤田地质局,2006.
[6] 苗林,刘桂建,吴盾,等.淮南煤田潘三井田西部岩浆岩侵入年代确定与意义[J].中国煤炭地质,2012,24(11):4-6.
[7] 刘丙祥,刘春平,孙明聪,等.淮南煤田朱集井田岩浆侵入特征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0,22(3):13-17.
[8] 吴盾.淮南煤田早二叠纪岩浆接触变质煤纳米级结构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9] Rubatto D,Gebauer D.Use of cathodoluminescence for U-Pb zircon dating by IOM Microprobe:Some examples from the western Alps.Cathodoluminescence in Geoscience[M].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Germany.2000:373-400.
[10] Mller A,OBrien P J,Kennedy A,et al.Linking growth episodes of zircon and metamorphic textures to zircon chemistry:An example from the ultrahigh-temperature granulites of Rogaland (SW Norway)[J].EMU Notes in Mineralogy,2003(5):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