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移动互联”

2020-11-28 07:31杨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小学信息技术

杨蓉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和技术性兼容的学科,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学力基础、兴趣点等因素出发,展开学习目标引领、知识整合、学科互联、专题训练。在多种举措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更加全面,自主挖掘知识之间的相关性,逐渐完成学习的“移动互联”。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移动互联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84-0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展开“移动互联”是由学科本身特性决定的。信息技术涉及多方面、多领域内容,教师必须进行巧妙设计,打破知识之间的壁垒,让知识学习“动”起来。传统单个知识点或单节内容的学习,割裂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无法实现教与学的联通。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和形式,从教学设计创新着手,科学预设学习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多元整合,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中,完成信息吸收、內化,最终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一、目标引领,激活学生内驱动力

目标对教学产生的激发作用是显著的。有了明晰的目标作为引导,学生的学习才更具方向性。目标设置时要从三维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从学习内容角度出发是必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这些内容学生必须明确。另一方面,从学生学习实际角度出发也是必需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可撼动,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关照他们的思维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与学生实际学力的高度契合。

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走近计算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较明确,给学生带来清晰思维。在正式学习活动之前,教师首先明晰学习目标。为了让全员参与,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目标,而是让学生从三维目标展开思量。学生兴趣点和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学生设置的目标如下:①知道什么是计算机。②了解计算机组成。③把握计算机各个部分的作用和价值。学生设置的目标虽然缺乏科学性,但学习大体方向还是可以明确的。这时教师与学生一起修改学习目标,让学习目标更有针对性、契合性:①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软硬件相关概念。②学会计算机基本操作。③培养对计算机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对学习目标似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师生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设定,学生思维得到触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时,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的思维得到触动,参与热情较高。传统教师设置学习目标的形式,忽视了学生的重要地位,学习目标无法与学生认知接轨,学习活动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参与其中,学习目标面面俱到,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知识整合,优化学习多元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资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面对丰富多样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产生排外心理。要想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师不妨在广泛搜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筛选、有效整合,让有效信息融入教学活动中,为我所用,剔除无效信息。这是对外在信息而言的。教材本身也包含众多信息资源,教师也要对这部分资源展开分析、运用。紧紧抓住学习重难点,攻克了最复杂事物知识,其他内容的学习自然变得简单起来。

学习《窗口探秘》,这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相关内容,知识点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多重操作步骤。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清晰的感知,教师将重要知识点罗列出来,如窗口移动、窗口最大化、窗口最小化、窗口关闭等。这些知识点具有鲜明指向性,对学生思维认知的提升有积极帮助。窗口知识包含的内容是丰富的,教师从具体内容着手,对知识进行整合处理,具体细致的知识点调动了学生的胃口,他们不再恐惧知识,主动挖掘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

知识整合考验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在充分挖掘文本内容的前提下,把握教情、学情,从教学现实需要出发,有意识地对学习内容展开详略处理,以重点内容为基点,辐射到更宽广领域。当学生把握住了关键性内容,再学习其他知识,自然能够为之提供重要辅助。

三、学科互联,凸显信息技术属性

知识的跨学科性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信息技术学科虽然是独立存在的,但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在学习中会涉及数学知识、音乐知识,这就是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教材虽然涉及其他学科,但教师往往会故意避免信息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思维认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知识融合。

学习《键盘与指法》,教师由音乐课的钢琴弹奏讲起,点燃学生兴趣点。钢琴弹奏的指法与键盘指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主动挖掘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具体操作时,教师将电子琴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弹奏的乐趣。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活动。当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启动后,教师让学生用弹钢琴的手法敲键盘。这样的尝试是新鲜的,在实践中,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对键盘操作有了崭新认知。键盘指法与钢琴指法看似相同,实则有本质的区别。在进行设计时,教师巧妙设计,从音乐学科着手,快速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学生很快掌握了键盘指法和击键要领。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转变教学形式,没有直接从学科教学展开,而是从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展开挖掘。这样的操作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学生探索欲求强烈。在知识迁移中,信息技术学科属性得到凸显。

四、专题训练,形塑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学科,理论学习是基础和铺垫,为实践操作做准备。教师要做好相关引导,设置趣味化、富有吸引力的练习,尤其要与生活相结合。知识学习的最大价值是运用,如果单纯地吸收知识却没进行转化,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信息学科内容设置时,都是按照章节的形式展开,教师在布设训练题时,不妨从专题着手,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处。

学习《鼠标拖动操作》,教师首先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鼠标的功能”相关知识,在回顾旧知中,鼠标基础知识得到夯实。接着教师讲授鼠标拖动相关操作,学生学得非常认真,思维迅速转动起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毕竟有限,是比较薄弱的。为了巩固知识学习,教师布设了鼠标专题训练。这项训练中包含鼠标所有知识,既有理论相关内容,也有实践操作内容,实践操作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学生从自身能力出发,主动探究,学习状态进入巅峰状态。

教师从学生思维特点和学科特点出发,巧妙设计,接轨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操作赋予了课堂教学更丰富内容。在问题解决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对知识的认知上升到崭新层级,学习效果比较突出。

知识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关联,要想探索出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引导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教法创新,实现信息资源的“移动互联”也就成了教学的必由之路。具体操作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针对性操作,让学生明晰学习目标,激活学生内驱动力。知识的整合、归纳对优化学习内容有积极帮助。打破知识之间的界限,完成学科互联,最大限度凸显信息技术属性。多元性、趣味化的专题训练夯实知识学习,学科素养得到形塑。对教学内容和形式展开全面升级,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也是优化课堂最重要的法宝。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