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

2020-11-28 07:31詹慧娟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美术

詹慧娟

[摘 要]校本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学校的人文价值、管理理念、办学理念等。校本课程作为校本文化创建的重要载体,能够在文化理念和广大师生之间筑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推动双向的互动与提升。以实践为基础,结合校本文化资源实例,探讨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方式,应做到明确内涵,显性体现;共建共享,整体推进;特色主导,动态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校本文化;美术;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11-02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一直深受各个学校的关注。立足实际、结合特色,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已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校本文化的大背景下,美术校本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的延伸,也是学校品牌发展的内驱力,二者相辅相成、共生融通。充分利用校本文化资源的基础优势,让“本土化”的校本课程更好地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在师生间获得集体认可,才能使课程在实践中得到更有效地推广和使用。那么,如何让二者携手共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一、校本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内涵及关系

校本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包括学校的人文价值、管理理念、办学理念等。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一定是由有内涵且达成师生共识的校本文化作为支撑的,而校本课程则是体现特色校本文化的重要载体。

200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要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知识经济型社会的转型,社会需要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就要培养多元化的人才,而目前单一的学校培养模式迫切地需要改变。将特色与个性融入学校建设中,形成独特的校园品牌文化,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近年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却普遍存在着不足:校本文化的建设仅停留于口号,忽视了教师的参与作用,难以深入人心。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的中心,只有课程与教学工作有特色了,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才能真正体现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作为校本文化创建的重要载体,能够在文化理念和广大师生之间筑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解决校本文化创建中的难题。

立足校本文化资源,建设美术校本课程,可以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校本课程成为特色校本文化的新元素,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整体竞争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让校本文化落到实处。基于校本课程拓展校园文化,能够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开发具有校本文化的校本课程

1.传承≠传递——明确内涵,显性体现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的自主开发和实施,目的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关键是“对象化”和“课程化”。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就需要充分把握校本文化的核心,寻找可以合理利用的资源,将校本文化中的隐性内涵借由校本课程这一媒介实现显性的表达。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排除不可控的、抽象的文化理念,紧抓显性的课程,在教学层面上追求教育合力。

如我校美术校本课程,立足于社团文化的建设,从兴趣小组到专题活动再到校本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在经验的积累和课程的推进中寻找到了二者整合的契机,将经典文化渗透进社团课程中,继而积累资源,创作课程。传承≠传递——这是我們在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学科教学思想之间找到的一个契合点,是“尊重和继承传统文化”这一美术社团培养目标显性体现后的核心内涵。

2.跨界合作——共建共享,整体推进

基于传承经典这一思路,我校美术社团涵盖了剪纸、版画、陶艺等多种艺术形式,但是社团之间缺乏合作与共享,并且与日常课程之间的共性较少,导致推进度不理想。所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有主动的意愿去传承经典艺术,换言之就是怎样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鉴于此,我们将课程和创作方式同步整合,创造了更符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引导方式,实现了跨界合作。

如材料和工艺的跨界合作能够让学生在认识经典的同时用自己感兴趣的且易于操作的方式去实现经典和复制经典,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一种比较逼真的艺术效果,这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如南京城的辟邪,是用陶艺表现石刻,曾侯乙编钟是用泥塑表现青铜器,天然的雨花石是用湿拓表现天然石材,这是跨越了工艺的形式。辟邪变香炉,普通的石头变成藏品,编钟变成桌上的工艺品,这样的设计则提升了美术的实用价值。

材料和工艺的跨界合作也促成了社团之间的共建共享,用不同的媒材创造出成系列的作品,形成丰富的校本文化资源,也为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3.变形记——特色主导,动态整合

由社团向课程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寻找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从而梳理出文化体系。跨界合作就是在实现一场“变形记”,而实现的媒介,我们定位于《大自然的变形记》。

艺术诞生于自然,并在世代传承中形成文化,衍生出丰富的形式。我们带领学生追溯艺术的本源,理解经典艺术和传统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再借由变形去表现和传承。所以,美术校本教材中的文化主线结合了自然中五行的概念,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青铜器、木版画、湿拓画、陶器的成型和陶器的烧制。

(1)章节设置中的文化属性。

《大自然的变形记》包括五大章节——土的足记、火的烙印、木的纹理、金的秘密、水的意境。土的足迹,探讨的是陶土发现后制陶手法的发展,包括基本手法、泥条畔著、捏塑、拉坯;火的烙印,探讨的是陶艺的演变和丰富的艺术效果,包括釉色与窑变、瓦当、剔花、辟邪;木的纹理,探讨的是木版画的产生、基本用到的手法和衍生出的民俗艺术形式,如藏书票和年画;金的秘密,探讨的是青铜时代中不同功能的青铜器型,包括礼器、乐器和响器;水的意境,探讨的是湿拓画艺术和创意的应用,包括雨花石、染色剪纸。

每章设置4课,全书共20课,横向上是5种不同工艺的跨越,纵向上,每一章节都是从基本技法向高级技法的进阶。

课程目标的设置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真实地去还原经典,如彩陶碗、人面瓦当、剔花瓷瓶、各类青铜器等;第二种是将经典创意变形,如明城墙变成笔筒、辟邪变成香炉、染色的剪纸,等等。

(2)课程设计中的校本特色。

我校的“哈比特小子”作为校园文化标识,其形象已深入人心,“习园八景”作为校园特色景观,贴近生活且学生最为熟悉,美术教材中融入这一校本资源,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对校本特色的认同感。

每一课的编排上,我们力求体现“传统文化+制作技法+学生作品+拓展练习”的课程结构。比如,教学“城墙变笔筒”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明城墙的历史、外观构造、砖块的特点及雕刻的铭文;其次由教师实拍泥条的制作步骤和堆叠的原理,当中还会穿插塑形前的设计小练笔;第三步是展示制作完成的作品和呈现学生的作品效果。学生们能够在书里面看到大量自己的作品,极具成就感。

这些步骤会形成固定的板块,用“哈比特”的形象来命名,如认识传统文化——“哈比特智慧营地”;详细的制作过程——“哈比特小课堂”;学生作品展示——“哈比特创意集市”;知识拓展——“哈比特对我说”;附录——“哈比特艺术留影墙”,等等。

实践中,我们收获了丰富且有特色的校本资源,搭建了校本课程这样一个平台,通过明确内涵、共享共建、动态整合的过程,实现了教材的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只有扎根于学校文化,才能体现学校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文化也只有与校本课程携手共进,才能体现特色,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