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辉
张仲景,被后代尊为“医圣”。奇怪的是,在《三国志》中,竟未提及这位“医圣”。魏晋时,太医令王叔和与张的弟子卫汎交好,重新整理《伤寒杂病论》,使它得以流传,但存世仅《伤寒论》,无《杂病论》(后来唐人发现一本旧医书,文风酷似张仲景,遂删伤寒部分,仅留杂病,即《金匮要略》)。
后代论张仲景,多从王叔和处来。可到了宋代,张仲景的履历突然变厚,成了“孝廉”,还当过“长沙太守”,并首次被確认为“医圣”。其实,这是宋代、明清和1930年前后三次“造神”的结果。令人好奇的是,为何人们偏偏选中张仲景?
中国历史上有三次疫病高峰,分别在汉末魏晋、金元之交、明清之交,“建安大疫”是首次高峰的顶点。据《中国人口史》载,公元157年,汉朝人口为5648万,到公元217年,只剩1500万人。道团(道教前身)和佛教开始流行,黄巾军领袖张角亦自称“大医”。
学者孙维旭提出,身为南阳人,张仲景很可能在“火烧新野”后随军南下。此时张仲景已攻克了伤寒症,而冬季正是伤寒盛行时节,曹军损失惨重,而孙刘联军平安过关。因此大功,张仲景被刘备任命为长沙太守,后刘备丢了荆州,张仲景自然也就离职了。
曾任长沙太守,又是名医,《三国志》为什么忽略张仲景呢?原因也不复杂,作者陈寿曾说:“(蜀国)又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蜀国没史官,留下史料少。《三国志》对蜀国人物的记录都很简略,《关羽传》仅1200字,连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开国功臣的出生时间都没记载。
宋代医家“神话”张仲景,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为应对陡然增长的医疗需求,只好推行“局方”,即不考虑患者具体情况,因病设方,只有《伤寒杂病论》能满足这一要求。
明清医家“神话”张仲景,则因明清之交,气候骤冷、战争频仍,进入又一个疫病高峰期,《伤寒杂病论》契合实用,故清代名医叶天士等对《黄帝内经》极为轻视,视张仲景为正道。
上世纪30年代医家“神话”张仲景,则是因西医重实证,而张仲景亦重实证,是中西医结合的契机。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