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岛中间,寻那人而去

2020-11-28 07:20:22
现代阅读 2020年5期
关键词:鲁滨孙巴厘岛岛屿

你曾经在旅行中迷茫、彷徨地寻找过什么?结束了辛苦劳累的长途旅行后,在海边或是岛上惬意地度过几日,是一种难得的修养。我脑海中首先出现的,是巴厘岛,在那里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放空身心,非常适合饱经风霜的旅客。这处蜜月旅行胜地、备受瞩目的浪漫之岛,有着一望无边的海岸线,梦幻的热带氛围,有别于印度尼西亚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与风俗。我拿着相机,同时翻找着这里的生活和历史记述,想要了解这片土地。这里的人们信仰印度教,宗教文化却与印度大相径庭。在任何一片海滩上,都可以进行海水浴。这世界上的所有土地,所有大陆都是漂浮在汪洋之上的,但人们往往将岛与被孤立、放逐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由此书写出无数故事。

我在游泳池中央的水榭上尽情读书。躺在舒服的木床上,将一瓶啤酒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我读着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雨》。这部中篇小说我年轻时曾经读过几次,不知道为何觉得它和巴厘岛特别相配,就带了过来。每次阅读的时候,我都会有心如刀割的感觉。书中那座被囚禁在雨中的热带岛屿似乎与巴厘岛的形象非常契合。但事实上,小说描写的是太平洋上,萨摩亚群岛中的岛屿,从巴厘岛出发,要向东南方向依次经过龙目岛、科莫多岛、大巽他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等相对较大的岛屿和岛国,以及澳大利亚才能到达。《雨》的故事发生地虽是太平洋中多雨的帕果-帕果岛,但这样的故事实际上在任何一座海岛上都有可能发生。或者说,只要是在人受欲望支配的地方,都可能演绎出故事中的那种悲伤和绝望。

故事的叙述者是医生麦克菲尔,在去往萨摩亚群岛中的阿皮亚岛的船上,他结识了既呆板又难缠的基督教神父戴维森。但是阿皮亚岛上麻疹肆虐,船员不允许上岸,他们只能停泊在附近住宿条件恶劣的帕果-帕果岛上,被囚禁在会把任何人折磨得精神失常的雨中。他们下了船后,戴维森发现自己的楼下住著妓女汤普逊,痛骂“这样的女人存在已经是耻辱”。戴维森残酷如暴君,对女子进行教化、驱逐,进而变得疯狂。他是一个教条、虚伪的人物,而旁观了无情宗教暴力的麦克菲尔,心理也在日益变化。在日渐凶猛的南国暴雨中,麦克菲尔的内心混合着不安与恐惧。

传教士的祷告流利又狂热,他滔滔不绝的时候眼泪流在双颊之上。外面无情的雨还在一个劲儿地下着,沉重的雨点带着一种人性的恶意。

有些小说描写了独特的天气及自然景观,因而大放光彩,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川端康成的《雪国》,黄顺源经典的短篇小说《雷阵雨》,而《一日长于百年》和圣埃克苏佩里小说中的“风沙”,就算只以单纯的意象出现都能让读者着迷。许多小说中,天气比人物更像是主人公,小说家成了大自然的代言人,而人物则变得微不足道。毛姆的《雨》可谓描写雨的教科书。在逐渐猛烈的热带暴雨中,传教士近乎疯狂的偏执,与他对妓女诱惑的无法抗拒碰撞在了一起,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冲突,结局向着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读过书后,谁能忘记那滂沱的热带暴雨呢?

在泳池中潜水一阵,再抬头看向天空中灼热的太阳,用还没有干的手指触摸《雨》的书页。这样有趣的小说却只有这么薄,真是令人遗憾啊。重新阅读一本已经熟知内容的小说,往往让人乐在其中:我知道某个转弯在路口会突然蹦出来,就像在和文字捉迷藏。热带暴雨、疯狂的神父、放荡不羁的妓女,这些元素相遇、融合、碰撞,正是作者精心的安排,才使得作品趣味盎然。

岛屿给人一种被孤立、被放逐的感觉,所以常常以“人性试炼场”的面貌出现在小说中。几百年来,世界上散布着的无数无名岛屿被探险家们的望远镜捕捉到,被逐一赋予了名字,标注在地图上,世界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共同体。这是完全从欧洲视角出发的地理大发现。而深刻体现出这种时代精神的小说人物,就是格列佛和鲁滨孙了。

人类发现了岛屿,但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岛上的居民和生物,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自然遭到破坏,神话被改写,对于陌生的入侵者,岛屿原住民只能惨烈应战。当然,最初到达岛上的异邦人也怀有巨大的恐惧,但是他们很快就克服了这一点。原本与世无争的岛屿在“文明”面前逐一屈服,很多东西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如果哪里还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岛屿,那将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

最近读过的小说当中,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以岛屿为背景,探讨了文明与人性。它是对《鲁滨孙漂流记》的戏仿和改写。在原作中,鲁滨孙因海难而流落孤岛,他以基督教徒的勤劳精神和科学理性,改变了自己不幸的命运。米歇尔·图尼埃笔下的鲁滨孙形象和故事结局则与原作有所不同。图尼埃的老师、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通过对文明和野蛮的洞察,对西方艰辛的“岛屿征服史”提出了质疑。图尼埃的小说中,在孤零零的无人岛——“绝望岛”上,幸存者鲁滨孙用充满了西方文明思想的头脑,凭借《圣经》及其他几样从船上找到的东西,克服了最初的恐惧与孤独,把无人岛变为自己的领土。后来他与附近岛上来的“野蛮人”礼拜五一起生活,文明与野蛮的界线在他心中打破,他最终产生了这样的感悟:“绝望岛通过我们的侍弄,已变成了沃土而不再是荒地。星期五通过我的教育也再不是野蛮人。”某一天,鲁滨孙盼望已久的救援船“白鸟号”到达了岛上,但获救的瞬间,他却陷入了迷茫之中:

鲁滨孙懂得,这28年的重负昨天还不存在,现在却已压在他的肩上了。“白鸟号”把这28年送到他面前——就像一种致命的病菌一样,转眼之间,他就变成一个老人。他懂得,对一个老人来说,最糟的厄运莫过于孤独。

与小时候读过的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中那完美无瑕的英雄形象不同,这本书中的鲁滨孙更富人性。他既胆小又容易灰心,在无人岛上,有时他会为了解决性欲而使出吃奶的力气。我小时候熟知的鲁滨孙是像神一样的人物,但这本书的主人公却是个会变老、变落魄的普通人。最终,他做出了与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完全不同的选择。

在泳池中读完书,我拿着相机走上街头,看见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男男女女汇成一支庞大的队伍,往巴厘岛市中心走去。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询问之下,我意外得知他们竟是去参加此地的传统葬礼的。这样整洁、气氛明朗的葬礼真是少见,而且完全对游人开放。我赶上他们庞大的队伍,陶醉于与我日常生活不同的美丽色彩中。

未知的岛屿被一座座标记在地图上,这一定是人类的进步。但是在艰难的征服和探险中,失去的东西也不少。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从书房到远方》   作者:[韩]李羲仁  译者:高绿路)

猜你喜欢
鲁滨孙巴厘岛岛屿
拯救火星“鲁滨孙”
书评:《鲁滨孙漂流记》
巴厘岛Potato Head Studios度假酒店
现代装饰(2020年5期)2020-05-30 13:01:02
我画上一座岛屿(四首)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02-06 01:22:28
成功在于什么?
蜿蜒曲折的岛屿迷宫
权健 巴厘岛辉煌之旅
没有大海,如何会有岛屿
神奇巴厘岛游记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1
巴厘岛记趣
海峡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