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到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也称马铃薯饥荒)期间,在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1/4;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约100万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马铃薯是19世纪爱尔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唯一农作物,而作为地主的英国人却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在1846年大饥荒期间废除了《谷物法》,使爱尔兰的小麦失去了在英国市场的垄断地位,从而反过来破坏了爱尔兰的农业经济。在爱尔兰的英国地主,自《谷物法》废除后,无视爱尔兰的饥荒,多半由种植小麦改为经营畜牧业。大大减弱了爱尔兰抵抗饥荒的能力,加重了饥荒的发展。
1846年,马铃薯传染病暴发,摧毁了爱尔兰人唯一的粮食作物。由于历史留下了大量英格兰外居地主,所以爱尔兰农民几乎没有自己的土地。18世纪英格兰的科学种植技术革命并没有传播到爱尔兰,在爱尔兰,任何人如果试图改进耕种方式,都可能面临被代理人收取更高地租的风险。占爱尔兰总人口3/4的农民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把自己拥有的土地的一部分转租给其他家庭,以获得更高租金。结果他们只得依靠少量土地维持生活。
爱尔兰农民发现,马铃薯种植所需要的土地数量最少。到了1845年,在800万农民中,已有400万单独种植马铃薯。虽然这样的饮食结构不太均衡,但如果收成好的话,产出的马铃薯足以维持生活。可是当年夏天,一种名叫“马铃薯早疫病”的美洲真菌性疾病传播到欧洲。这种疾病会导致田里的每一株马铃薯分泌黏浆。夏天的潮湿天气加速了病情的传播。8月,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十分担心传染病的影响,要求国家警察部队进行科学调研,每周上报土地情况。截至10月,据爱尔兰总督汇报,爱尔兰的马铃薯已经被摧毁得干干净净,爱尔兰半数人口面临彻底饥荒。400万爱尔兰人冲到田里,一株一株地拔起马铃薯,希望田里散发的恶臭并不意味着所有马铃薯都腐烂了。但是,人们并没有太多机会打败这种可以通过风传播并被雨水加重的疫病。
首相皮尔在11月6日的内阁会议上宣布,根据他掌握的现有证据,需要开放港口,以较低的紧急关税从国外进口廉价粮食,同时向议会提交了一份新的《谷物法》。但是,内阁中只有3名大臣支持他的决定,其他大臣并没有看到局势的紧迫性,他们倾向于等到月末,待两位科学家莱昂·普莱费尔和林德利博士完成报告之后,再采取行动。
报告终于递交上来之后,托利党还是不同意废除面包税。皮尔辞职,辉格党人约翰·罗素伯爵尝试组建一个同意废除《谷物法》的内阁,但努力失败。之后,皮尔又高调返回首相职位,再次为了废除《谷物法》重新组建政府。1846年5月,托利党中的皮尔支持者和罗素的辉格党一同形成了自由贸易主义者,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谷物法》终于被废除。但是,皮尔本人被迫辞去了托利党领导职务,托利党也随之分列成皮尔派和贸易保护主义派。
在1846至1847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就有100万爱尔兰人死于饥荒,这个数字是灾难性的;在接下来的3年中,又有100万人死于饥饿,没有饿死的人也因为营养不良患上不治之症。在19世纪,政治经济法律规定,不得免费向人民发放粮食。粮食只得存放在政府的仓库中,人们出卖劳动力才能获得。在紧急状态下,这种官僚制度毫无用处。粮食发放拖延了数月之久,成百上千的人因此饿死。私人慈善机构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已经没有时间顾及经济法律规则了,它们代替政府发放赈灾粮食。让灾民获得粮食的唯一办法是组织大规模赈灾,直接将粮食发放到他们手中。
在19世纪,爱尔兰大饥荒放到任何一个欧洲国,都将是一场巨大的社会灾难。然而,在约翰·罗素伯爵领导下,接替皮尔政府的辉格党政府并不能胜任赈灾任务。到了1847年,议会终于投票通过了《热汤厨房法案》,向爱尔兰提供1000万英镑的救灾款。至此,300多万男女老少都能从热汤厨房获得食物。但是,人道主义援助却早早结束了。1847年年末,英国政府决定,爱尔兰救灾应当由当地的教区联盟负责。但是,在经济崩溃的前提下,当地教区联盟没有任何税收可用于赈灾。英国官方的观点是,如果继续向爱尔兰人提供援助,他们将变得过于依赖政府。在同样的思维指导下,济贫院将穷人拒之门外。
大多数地主表现出令人震惊的麻木。他们对周围垂死的男女老少无动于衷,仅仅派代理人前去登记无法缴纳的租金;他们自己及其雇员关心的只是农场雇工体系——拥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被证明无利可图;他们开始了一系列残忍的土地收回行动。
在19世纪中期,英格兰土地主兼并了许多爱尔兰自耕农的土地,平均每年有2万个爱尔兰家庭的土地被收回。幸存的贫民开始持续以游击战对抗地主。爱尔兰青年运动在史密斯·奥布赖恩的领导下得以复兴。1848年,该组织领导了另一场起义,但同样以失败告终。爱尔兰人对故乡痼疾最常见的反应是逃离。
在接下来的50年里,100万爱尔兰男男女女的生活从未有过任何好转,他们伤心地朝着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迁移。他们主要定居在美国东部海岸,尤其是波士顿周围。
(摘自中信出版集团《英国人的故事:从罗马时代到21世纪》 作者:[英]麗贝卡·弗雷泽 译者:叶锬焰 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