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把解放军送过江
口述者:马毛姐,时为安徽省无为县船工
1949年1月,我们家乡解放了,那时候家里穷,解放军给我们分了田,还给我们送粮食、衣服。有一天,我发现好多人在看一个布告,说解放军要动员船过江。我心想,我家有船,我不能去报名嘛。回家以后,我就找大哥,大哥和我一起到窑沟报了名。我们这里哪家有船,哪家没船,我们都晓得。有的人家把船沉到了水底,我和大哥还有婶子就到水里摸船,摸到了,把上面的泥土清理掉,水排掉,船就漂上来了。当时有人讲,长江被敌人封掉了,送解放军过江不容易。我说,我们一定会把解放军送过江的。
报名渡江第一船
快到要过江的时候,解放军召集水手开会。过江需要突击船,一个首长问我们有没有人自愿报名参加突击。我看看大哥,然后往前站,说:“我家小船自愿报名参加突击船。”解放军看了看我,说:“哟,这个小姑娘不但不怕,还报名做第一条船。”在我的影响下,有3条小船也报名了。我们共4条小船组成了突击组。这4条小船过去了,后面的船就平安了。那时候我只想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解放军送过江,把敌人消灭掉。
渡江先锋
4月20日,等到天黑了,大概8点多钟,解放军都上船了,正好上了我家船。他们看我个子矮在后面拉舵,就问:“你这个小鬼在船上干什么?”我说:“送你们过江。”解放军说:“你在船上送我们过江,那不行。”我说:“我报名第一条船,现在叫我上岸,我可不上。”解放军说:“好啊,你不上岸,我们就不上你家船了。”我一想,要是他们不上我家船,渡江会少条船,于是我就上岸了。过了一会儿,解放军命令开船了。我想这怎么办呢?正好手里有个篙子,我想我不能撑篙子上嘛。这时候,我把篙子往江里一插,牙一咬,跳到后舱。我一下子倒在后舱没站起来。解放军上船以后脸朝着船头,没发现我。我大哥这时候把船帆拉好了,到船后面来掌舵。我怕他讲话让解放军知道,把他嘴巴捂住,告诉他,千万不能讲,让解放军晓得了又把我送下去。我大哥点点头。船开到江中,敌人的机枪大炮一起向我们开火,还有飞机,向我们小船打,4条船打沉了2条。我们有的掌舵,有的把船帆拉起来,顺着风过了江。
到了南岸上,岸很高。我让大哥扶着梯子,我带两个爆破手去炸碉堡。修碉堡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所以我熟悉情况。我引着两个解放军向碉堡前进,快到跟前的时候,前面的爆破手被打伤了,我往前一趴,另一个解放军冲了上去,把碉堡炸毁了,后面的部队一起冲上来了。敌人有的投降,有的向南跑,解放军追了上去。我们还要运送解放军,就往回走了。
回去的路上,看到老遠的一个人影在爬,仔细一看他头上的帽徽子,心想不得了,这是敌人,再往那边看,是挺机枪。
我一看是机枪,让敌人这样打,好多解放军要受伤。这时我手上捧着一颗手榴弹,心想,不能摔出去把他炸死嘛。这样我就慢慢往前爬,盖子一拧,牙关一咬,眼睛一闭就把手榴弹摔出去了。摔过去后,看看对方不动了,我跑上去发现他鼻子不出气了,才知道是被炸死了。那挺机枪是重机枪,我扛不动。我去喊大哥,他就把机枪扛了,解放军浩浩荡荡上来了,我们把机枪送给了解放军。
那天晚上,我们来回6趟运送解放军,完成了渡江任务。
毛主席为我取名字
1951年,毛主席请我们到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毛主席接见了我,毛主席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我没有名字,家里叫我三姐。毛主席说英雄怎么能没名字呢,他递给我一个本子,上面写着:毛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来后,老师给我加个马字,叫马毛姐。
船的重要性大于我的生命
口述者:陈实,时任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88师政治思想宣传员
船比我重要
当时,我被分配到渡江战役船舶指挥部的二大队一中队二分队。马上要打仗了,得有人赶快带着船向长江进发。中队的两个教导员命令我代理分队副指导员,那个时候我不是党员,这也是破例了,算是临危受命。原来的王副指导员牺牲了,我就承担了这样一个带领分队向长江进发的任务,一共32条船。一路上夜里行船,白天分散、隐蔽、伪装。过了几天,船队已经到无为县。早上把船停下来,船伪装,人隐蔽。
那时候,船的重要性大于我的生命,没有船怎么渡江呢,宁可自己牺牲,也不能让船被打坏,船打坏了会影响整个战役。我到现在也惭愧,我这个代理分队副指导员没有做好,损坏了2条船。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我心想不能再造成船只的损失了,于是离开了玉溪河,到小沟、小港、小汊里面隐蔽。夜里行船,也是在小沟、小港、小汊里面走,行驶起来速度很慢,也很困难。为了加快船行速度,船工在船上面用篙子撑,部队的同志在上面拉,还有的下水推。不管怎么说,代理分队副指导员也是个干部,船工不大想干的事你要干,当时我就是在水里面推船。
3月上旬,蚂蟥什么的都出来了,在水里推船时间长了,蚂蟥会叮在腿上、身上,把蚂蟥打掉以后身上会出血。船只难走的地方,我们安装了绞盘,用绳索把船向前拉。以后一直是这样,每个夜里就是这样行船,撑、拉、推、绞盘绞,后来到了塘沟。到了塘沟以后,那个地方没有通江的河道,我们硬是挖出一条旱沟来,大概有将近5公里长。沟里只打一点少量的水,另外架上了绞盘,用绳索牵引。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国民党军队认为这里没有河道,不会成为我们渡江的地方,所以敌人的攻势不是太猛烈。实际上后来我的分队就是在这里渡的江。在战术上来说,这叫出其不意。
渡江动员
那时候国共还在北平谈判。毛主席讲,谈好了就是国民党架起长桥来请我们过江;谈不好,国民党不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我们就打过去。我们白天观察,看到国民党的军队提着帆布做的桶,每天到江边来提水。到了4月20号早上,上级通知今天开始渡江,打过长江去。政治部主任说我们开始是偷渡,被敌人发现了,我们就强渡。布置回去后,各战斗部队单位和船工单位做战斗动员,准备渡江。上级要求轻装上阵,除了武器、弹药、鞋子、干粮之外,其他一律不要。战斗动员之后会餐,在会餐桌上,船工向我们表态说:“我人在船在,你们解放军同志要在哪里登陆,我们保证就送到哪里登陆。”
作好牺牲的准备
回来以后就作准备了。那一年夏天穿的军装是提前发的,我把旧军装换下来,穿上了新军装,反正都是准备牺牲的。另外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用白布条写上我部队的番号和我的单位、名字,钉在衣服里面,准备牺牲以后传到家里面,打扫战场的时候找到能分清。第二件事情就是给家人写封信,抱着必死决心写了,如果我牺牲了请求组织上审查,若符合条件追认我是共产党员。
到了晚上5点多钟的时候,部队开始向长江边聚集了,一到晚上说不清楚究竟是多少路纵队,临江遍地都是部队,就好像古战场一样,“向北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大家都汇集到江边。船队从5点开始出江,大的船从汤沟口入江,小的船从旱沟绞盘绞过去,从江堤上拉过去入江。渡江第一梯队的突击队,坐的是马毛姐他们的船,先头部队是两个连上去的。我们的船比较大,一条船可以登一个排,枪支、弹药、人员所用的作战的东西一起带着能够坐五六十个人。小船只能带一个班,但很灵活。我们渡江是在距离马毛姐他们渡江不远的地方,只隔着个江汊。这个地方江面直。我带领分队在下福兴、同兴,跟着突击队,作为后续部队。突击队不能搞那么多,一多就乱了,敌人很容易发现目标。
提前渡江
部队渡江的信号是指挥船,营长的指挥船一动,突击船立即出发。不巧指挥船入江的时候船头搞错了。船应该朝南出头,结果船头朝向江北。指挥船想掉头,但掉过头来船不动了。这时候才7点半,离正式渡江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发的是预备令,主要是问清楚各个突击部队船准备好没有,人上船了没有。没想到突击船看到指挥船掉头一动,它也开始动了。当时人的神经都是绷得紧紧的,一叫起渡,钢盔划水、铁锹划水,加上摇桨,船就向前跑了。
突击船一跑,别的船也跟着跑。先头部队是两个连,连长看到船动了,以为是团里的参谋和渡江指挥现场的参谋下的命令。这两个连一动,另外的突击部队也跟着就动了。营长看到突击连走了,赶快向团里报告说出发了,于是也开船了,结果导致整个渡江突击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27军一动,25军也开动了,这里渡了那里能不渡嘛,整个计划都提前了。
20号白天阳光灿烂,一点风都没有,无风,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事情。木船靠桨靠划靠风帆,没有风船动不了。单纯依靠人力驾驶船,会造成更大的伤亡。速度就是时间,大家心里面都很急。到7点半的时候,突然起了东北风。风起了,江面上白浪拍空,船工也好,作战部队也好,高兴得不得了,船速变快了。
一开始江面上看不出什么,到了突击船渡过长江中线以后,南岸突然亮了照明弹。照明弹一个接着一个,江面上如同白昼一样,看得清清楚楚。敌人一看到船,机枪、炮全都开火了。我们突击的时候炮跟不上,炮兵不知道提前渡江了。后来就是叫炮,开炮的时候有口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开炮!榴弹炮、加农炮一齐打过长江去,为死难烈士报仇,到处都是炮。
抢滩登陆
炮兵和后续部队指挥船掩护前面的先头部队、突击队,最前面有4条船。第一条船被炮打中沉掉了,上面的同志都牺牲了。第二条船到了南岸抢滩的时候,船上的同志全部牺牲在滩头阵地。马毛姐的船是第三条船,因为后面炮跟上了,后续部队跟上了,指挥船也到了南岸,在他们的掩护下,战士到了南岸开始抢滩。敌人的碉堡要爆破,突击营营长的右臂已经被打伤了,他命令炮火掩护,派了爆破手上去炸碉堡。爆破手拿起了炸药包刚刚动了两步,踩上地雷牺牲了。后来马毛姐带着两个爆破手,半路上一个爆破手被机枪打中牺牲了,还有一个爆破手跟着熟悉情况的她拐来弯去,一连炸了3个碉堡。碉堡炸掉了以后,有了突破口,后续部队就统统涌上去了。
部队上去以后,第一任务就是扩大突破口,把守敌歼灭。第二主要任务就是纵深推进,部队不能在江边上,得深入内部去,不然国民党军队集中火力到滩面阵地上,部队损失会很大,必须要向纵深推进。大概11点左右发出了3颗红色信号弹,报告已经突破长江防线,占领了滩头阵地。这3颗红色信号弹一发,后面的部队更分不清了,满江都是船只和人了,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来回运送部队
在炮火中,我指挥船只,来回运送部队。作为代理分队副指导员,光指挥一条船是不行的,还有其他船呢。20号晚上,许多船来回了四五趟。第二天,我登上了南岸。上了南岸我拔了一棵草,藏在自己身上。江南的草,我第一次登上江南,想留一个纪念。
同一天,国民党的军舰从宜昌驶来攻打这里。军舰不断地从上游驶来,到我们渡江的地方把灯火都关掉了,进行灯火管制,同时打炮。我们的木船被国民党军舰撞坏了,沉了些船。22号下午4点,最后的后续部队开始渡江,30军炮兵团就是这时渡过江的。
渡江战役有决定意义
口述者:姚思忠,时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第28军第83师第247团第2营副政治教导员
水上练兵
渡江之前,我们部队进行一些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水上练兵,因为北方部队不熟悉水性,特别是水上生活也不那么习惯。首先,我们进行一些水上训练,一是适应水性,二是进行水上的战斗,水上战斗主要是训练射击。在小舟上面射击方便一点,也比较容易,搭一个台子就可以了,但是木筏就比较麻烦一点。先扎一个木筏,木筏上再放上沙袋围成一圈,把机关枪架在上面,这样就可以练习水上射击。当时这对北方部队来说难度还是很大的。
经过训练,我们部队对水上生活习惯了,水上的战斗便可以实施了。1949年4月21号晚上,我们大部队正式渡江。国民党的江防,按照当时他们的说法,是不可能突破的防线。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什么信心,因为长江以北华东400多万国民党军队已经被消灭了近半。作为解放军来讲的话,120万军队投入渡江战役,兵力已经和国民党的力量相当了。
选择在南京渡江
为什么选在南京渡江呢?我当时年纪小,也只是做营一级工作的,并不太清楚。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為什么选定这里渡江呢,当时有句宣传口号是这么说的:“打过江去、解放全中国、活捉蒋介石!”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就在南京,蒋介石也住在南京。只有解放南京,才象征着国民政府的垮台,所以当时党中央就选在南京渡江。另外,南京从地理位置来讲的话,它既是江防中心,也是战略中心。南京、上海、杭州,这是一个三角地带,所以南京是很重要的战略要点。这是历史的选择。
当时解放南京,部队东西对进,西边有芜湖,东边有镇江,实际上我们当时已经占领了戚墅堰,也就是说切断了南京到上海的宁沪铁路线,西边的九江也已经被我们占领,所以国民党的防线只剩下零星的孤立点。4月23号解放南京后,我们开始长距离往西面追击,到4月27号,我们占领了浙江吴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湖州。到了吴兴也就快接近杭州了,部队经过半个多月的休整、准备,5月16号正式开始上海战役。如果上海解放了,国民党残余部队在东南这一片就基本上解决了。原来国民党希望在浙赣线上阻挡一下解放军,结果上海解放,我们切断了浙赣线,他们就只有往西南方向逃跑了。所以紧接着第四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立刻向西南方向,如广州、广西这些地方追击。
渡江战役的意义
渡江战役的胜利,宣告国民政府灭亡,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如果没有渡过长江,没有解放南京,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正因为有了渡江战役,第四野战军才能从武汉渡江向广州进军,第二野战军才能向西南进军,第一野战军也才能向西北进军。
(摘自南京出版社《渡江战役亲历者口述史》 编著:渡江胜利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