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丹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在高校整体办学经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内控管理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高校的资金配置合理化问题,同时关乎着高校未来的治理和发展。积极创新高校财务内控管理手段,有助于高校提升资金资源的配置利用率、保障各项业务有序高效运转,促进高校财务内控机制体系的优化形成。
伴随当前高校教育的不断推陈革新,教学所涉及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而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不得不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以此督促高校一系列的经济活动都能得到良好的监督、管理及控制。总的来说,高校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应是对其办学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重大资金使用问题进行合理的预判、分析以及决策,对所有财务收支及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形成有效的监管[1]。
在科教兴国的理念背景下,这些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教育事业也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很多高校在办学规模及生源上不断壮大,教育经费的来源也不再以单一的国家财政拨付、学费收取为主要手段,继而形成多渠道化的经费筹措模式,如专项课题经费、科学研发经费、对外服务收入等等[2]。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核算实行“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和“双报告”,加上当前高校所开展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因此财务在会计核算方面的内容也就更多且复杂,既要关注财务会计信息,又要注重预算会计信息,对监督检查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在一般性原则的规定下缺少对高校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存在一些盲目效仿、照抄照搬财务内控建设方案的现象,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随着高校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潜在风险,但并未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财务内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则有利于强化内控能力。要树立“业财融合”的理念,以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加强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帮助高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起到优化财务工作、规范管理流程、提升内控品质的作用。
构建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将有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当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以校长责任制为主,以集中化管理为原则,从而形成逐级逐层的财务责任制。因此,不同单位及部门相关责任人应建立良好的内控意识,主动实施内控管理工作,最大化规避各项资金的使用风险,进一步提升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率。同时,高校可成立专门的内控管理组,发挥财务及各部门之间的纽带作用,以协调高校内部资金资源为主要工作,及时合理做好内控建设,创造良好的财务内控环境,保障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井然有序的实施[4]。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深化改进高校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借此可有效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益,为高校资金资源的安全供给予以更大保障,督促财务工作的各项实施环节密切接轨,强化财务内控的力度性。鉴于当前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财务资金来源多渠道化,对此高校应主动应对,积极跟进高校资金的收支流动管理问题,做好正确决策以保证高校在办学经营的各个环节上合理支配利用各项资金资源。
开展必要的财务审计及监督管理工作,建议高校每年进行一次外部审计工作,同时日常内部审计流程必不可少,以确保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内部审计工作应主抓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要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为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奠定基础;而外部审计则应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执行,从而形成公正客观性的审计意见,以此更好的监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
为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执行,财务管理人员必要的财务知识和素养不能忽视,这也是财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然而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来看,目前财务人员的工作模式和方法还比较传统单一化,显然跟不上政府会计制度革新的节奏。因此高校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全新的思想观念激发创新的财务管理手段,保障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的执行效力。同时高校在聘用财务人员时,应将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及核算要求作为考评的依据,且在入职之后对其进行再培训教育,使其能够不断完善财务知识体系,构建良好的财务工作认知,助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