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忠 蒋 晖
在此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当前中国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新目标和新方向。于2015年始,在部分城市化较为先进的地区(如,深圳、上海等地),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开始组建、政策法规逐步出台,这些都标志着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政府层面的主导方向。存量时代里的中国“城市更新”有着区别于其他时代、地区的特征和内涵,甚至不是一个单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问题。尤其面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时,我们所谈的城市更新既不是增量时代的“旧城改造”和拆建,也不是简单复制西方城市更新的经验和方法[1]。它更多的是立足于当下中国城市中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领域的综合思考,是旨在解决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提升中国城市发展动力的理念和途径。
纵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笔者认为,增量发展之后,中国城市最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之一是城市历史、城市文脉的断裂以及城市记忆的消逝。历经近20年,波及几乎全国城市的高速扩张和大拆大建之后,中国城市的面貌的确发生实质性变化,但也令一批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和记忆的建筑、街区和景观消失殆尽。这并不是一句“千城一面”可以概括和总结的问题,物理层面的城市风貌趋同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城市化必然面临难以长久和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特色丧失、城市竞争力不足,终将导致城市发展的迟滞。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历史和文化的失去作为代价。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首要思考的应当是城市建设中城市文脉的延续和活化途径。笔者认为,当下的城市建设应当通过对中国城市文脉的挖掘和梳理,以立足中国本土文化语境的东方设计视角将文化创意、旅游开发与历史遗迹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古城风貌展现相融合,从而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得到创新活化利用和延续。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中西方的“城市更新”进行辨析,明确中国城市更新的自身特点和方向;继而阐明城市文脉的传承和活化在当下中国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中国城市建设中文脉传承和活化的现状和问题;以扬州古城及瘦西湖新区旅游开发为例,讨论和分析该案例中以创新活化的东方设计视角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脉传承的城市更新实践经验,提炼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设计路径和策略。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最早源自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这一理念发生和发展与二战之后欧洲国家的城市重建有紧密联系。常见的英文“城市更新”多用Urban Renewal,多指城市环境改善、建筑重建等物理层面;近年来欧美的城市更新进入新阶段后,侧重点转向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偏向使用Urban Regenerate表述城市更新中更为多元化的视角和途径。回溯历史,可见西方的城市更新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概念伴随着欧美国家城市发展逐步形成、发展和趋于成熟的。当前学界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时间跨度自1950年起直至今日。
20世纪50年代,最初阶段的欧美国家城市更新主要针对战后衰落、破败的城市建筑和区域进行改造,其措施是将城市中的贫民窟和老旧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拆除重建,以期打造城市新面貌。当时欧洲以英国为代表,着力将城市中环境恶劣、建筑老旧的区域进行彻底拆除重建;美国的城市更新则紧随欧洲之后,更新方式大体相同,将城市中贫穷、衰落的地区推倒重建,改变城市面貌。当时的改造过程中强制居民搬迁、过度拆改是普遍现象。这种缺乏合理规划、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的大规模城市拆改给当时的欧美国家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文化、经济问题,造成阶层间贫富差距的拉大、矛盾加深,以及社会犯罪率升高等负面影响[2]。在经历一个阶段的欧美国家城市更新之后,1958年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于荷兰海牙召开。这次会议上“城市更新”的概念和界定得到首次明确:城市中的建筑、生活环境、交通出行、购物休闲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都被纳入更新和改善的范围,特别重视对城市中土地、空间的利用及其管理制度进行改善,目的是为城市中的人们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政府、学界以及普通市民均开始反思大规模城市拆建的弊端和不足,试图找到新的方式、方法[3]。
至1960年,欧美国家开始有意识改变简单粗暴的城市拆改,寻找更合理的城市更新路径。首先关注的是邻里关系,通过市民间情感纽带的建立、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等形式逐步扭转早期拆改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缓和阶层、种族间的冲突。其次,改变政府单一主导的局面,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至20世纪80年代末,欧美政府已较少或基本不再介入城市更新和重建工作,城市建设进行市场化、资本化运作。但是,过度依赖社会资本和市场化运作同样会带来弊病,诸如开发商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损害市民权益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起,欧美国家引导城市更新采取多元化合作、综合性更新的机制,将政府、社会资本、社区、普通民众以及与之相关的各方群体纳入城市更新的参与群体中,综合多元化的声音、需求和利益进行城市合理建设和发展[4]。当然,这一机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具体实施和策略的差异。总体上,这一机制更加重视普通民众的需求和参与度,强调城市更新不应是单一物质层面的城市面貌改变,而应当综合城市历史、文化艺术、自然资源、社会环境、经济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可持续、人性化的更新。直至今日,欧美国家的城市更新实践仍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以及社会现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更新策略。整体上,近年来欧美的城市更新更加关注城市内部结构的调整,思考通过城市更新解决社会问题、发展城市文化艺术,增强城市创新力。
伴随着欧美国家城市更新的实践,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经历着相应的发展。最初阶段大规模城市更新之后带来的社会问题是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研究诞生的起点。面对严峻的社会问题,当时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缺乏理论认识和支撑的城市更新不但不能带来良好的城市,还会给城市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西方的理论研究从最初专注于为城市更新进行界定和阐释,到城市更新策略、政策制定、治理方案等内容的探讨,再到重视民众参与、邻里关系建构以及多元化、综合性的整体更新。当下西方城市更新理论研究的热点已逐步转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社会问题解决、文化创新等领域[5]。由于欧美城市化水平较高,其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已着手思考有关社会阶层变动、区域历史文化、内部经济结构等更加微观和人文性的议题。
再看中国的城市更新实践和理论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在学习西方城市更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同时,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殊性。中国的城镇化起步相对西方较晚,在欧美国家的城镇化已经十分成熟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才刚刚开始。较早在中国提出“城市更新”概念的学者当属吴良镛,1950年吴先生针对当时颇为流行的“城市改造”一词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传统的“城市改造”容易与大拆大建相联系,而“城市更新”则更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更加确切。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城市建设的传统观念仍将“城市更新”与旧城拆迁、旧楼(旧街区)翻修改建相等同,属于城市规划和建筑等学科领域。人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快速改变城市旧面貌来体现城市发展和进步的新颜,较少涉及城市内在结构调整、社会问题解决和历史文化传承。尽管有学者对旧城的大拆大建表达不同观点,但是,基于当时历史和社会现状,“城市更新”的理念在中国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深度的实践[6]。甚至在当下中国一些城镇化刚刚起步的城市中人们对于“城市更新”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的拆建阶段。回顾中国的城市更新历程,新中国建立之初可被视为起点,其发展过程与中国的政策体制、社会结构、观念意识的变迁联系紧密。
拔出套管后,下钢管至基岩面上0.5 m处注入水泥黏土浆液,水泥比重占20%,第一次将钢管下至基岩面,注入黏土水泥浆,将孔内清水顶出,直到孔口回浆为止,停20 min,孔内浆面下降,第二次注浆,孔口溢出稠浆直至浆面不下降、孔口填满为止。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城市各方面状况较为落后。几经战乱,当时的城市从硬件设施到人居环境都十分衰败。加之国家刚刚建立,经济能力有限,仅凭政府的力量改变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显得力不从心。政府一方面通过发动民众参与城市建设和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引导城市建设尽量采取修缮、改造旧房的方式,以减少财政开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至“文革”之前,中国城市建设在经历国家经济复苏之后,迎来第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极大的作用。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中国城市建设先经历盲目追求大城市规格的大规模旧城拆除和新城建设,后又因政府决策一度停滞旧城改造的进度。“文革”期间的城市建设则因国家动乱带来的无序局面,使得全国的城市建设几乎处于停止和倒退的状态。缺乏统一规划的盲目建设和任意破坏使得中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一阶段中偶见少量城市建设的活动,但因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和统筹,大多显得零散和短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城市建设的转折点,从政府层面对城市建设开始有系统性的规划和全局的把握。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城市经济有了发展的契机和空间。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地产开发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主导群体,他们与政府之间紧密合作,大量地产项目的开发和建成一改中国城市的面貌,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经济。政府的角色从最初的决策者和主导者转换为合作者和服务者;市场经济推动下城市建设的模式也与以往有很大差别,市场的调控、政策的引导、法制的监管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城市建设。可以说这是中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高速发展阶段。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中国城市的改造、规划和扩张变得异常活跃和快速。当然,过度追求快速、大型和经济回报的城市建设也带来相应的问题。大规模的旧城拆除、改造令城市的历史和记忆遭遇断裂,缺乏深度和文化精髓的建设更令城市失去创新的源泉和人文的气息。可以说在21世纪之前,中国城市更新的重点是城市物质层面的建设和改变,大型、高速以及可观的经济收益是这一阶段城市建设的主旋律。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一批发展相对较快、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开始寻求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改造,同时看到单纯进行物质层面建设带来的问题和弊病后认识到受经济利益驱动展开的物质层面改造并不能对城市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艺术创新等方面带来更多有益的促进。目前暴露的诸多城市建设带来的问题已显示出:大拆大建、过度追求速度、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城市更新将最终阻碍城市的建康、可持续发展。
在一份有关国内外城市更新文献情况统计的论文中[7],国内城市更新研究自1992年开始较大规模的进入学者视野,经历波动发展阶段(1992-2001年)、缓慢发展阶段(2002-2010年)、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8)等三个阶段。研究的议题从最初关注大规模拆建过程中法律法规健全、方式方法寻找,到探讨城市建设和风貌的趋同问题以及有意识的学习西方城市更新经验,再到今日学者立足中国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寻找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路径。我们可见中国城市建设历程的演进与学界研究之间的互动影响。从研究热点的角度看,学界研究的关注点仍集中在物质层面的城市空间建设,诸如,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程度的推进、旧城区面貌改造等方面。同时,也应看到,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可持续性城市更新的路径探索,对于社会关系、文化艺术、历史脉络等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开始逐步增多。可以预见,基于当前中国城市建设暴露的问题以及发展的需要,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城市更新的主流方向将会以城市历史保护和挖掘、文脉延续、艺术创新等可持续、有机更新为主体。
经过对中西方城市更新的比较,中国城市更新因起步较晚以及自身历史、政治原因,较多的侧重物质层面的城市建设,更加关注城市规模的扩张、旧城面貌的改造等方面。数十年中国城市的增量扩张之后,“增长”虽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和城市面貌的改变,但是,这一过程中城市损失的“财富”则更为无价,即,城市文脉的断裂。这也是当下在探讨可持续城市更新时集中关注的核心问题。2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地方文化重要性日益凸显,失去文脉传承的城市将无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城市文脉即为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来自城市文脉的支撑和推动。在城市中,人们对文脉最直观的感知来自城市的格局、街区的风貌、建筑的样式,甚至是路边的景观与植物。然而,文脉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或一条街道等城市中的物质表象,它是城市中一事一物构建起的空间关系和内在逻辑,人们通过体验城市的表象,把握城市独有的空间特征和逻辑语言,继而感受城市的文化精髓和历史脉络。因此,城市文脉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一座孤立的建筑或是单纯的城市物质风貌,它更不应该只存在于历史之中,而应该是被不断传承和活化,从历史延续至现代城市生活。1999年吴良镛起草《北京宪章》,其中谈到城市文脉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区建筑学只是地区历史的产物。恰恰相反,地区建筑学更与地区的未来相连。”可见,城市文脉是联系着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它令人们得以了解城市的过去、明晰城市的现在、指明城市的未来。这也是当下可持续城市更新格外重视城市文脉传承和活化的重要原因。
那么,增量发展过程中中国城市的文脉断裂是如何发生的?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最突出也是引发社会讨论最多的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城镇建设中存在的“千城一面”现象。这不是单纯的物理层面城市风貌的趋同性,其表象之下是城市历史的断裂、文化内涵的缺失以及人文情怀的薄弱,进而是城市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力的不足。
首先,是盲目的旧城拆建和新城重建。在房地产开发火热的年代里,中国城市刮起了一阵拆建之风。一批被认为是老旧、破败和落后的旧城未经系统的论证和规划在旦夕之间被推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所谓的“现代化”或是“欧式”的新城市和新建筑。城市历经历史积累和文化浸润所形成的独特空间语言和逻辑关系被切断和打破。被重新建构的“新城市”无法找到曾经的历史痕迹、体验不到地方的人文气息。“崭新”的城市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而那些大量涌现的“欧洲小镇”或是“欧式建筑”更难觅中国城市文脉的踪影。将欧美的建筑形式生搬硬套至中国的城镇建设中,除了有一时的新鲜之外,剩下的大多是令人无法找到文化共鸣的迷茫。另一种城市文脉断裂则打着“历史”和“文化”的名号却缺少历史的厚重和文化传承的生命力。“仿古”成为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中联系历史和文化的常见手段之一。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盲目的“仿古”依旧不能解决当下中国城市建设中文脉断裂的问题,同时还会额外造成土地占用、资金浪费。纵观历史,城市面貌的形成、格局的构建、建筑风格的表达都源自城市历史的积累、文化语境的营建以及自然环境的造就。当下在中国各地出现的历史街区、仿古小镇多有空洞、苍白之感。究其原因,它们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将中国传统古城或古建筑的形式、符号进行缺乏逻辑性的重新拆解和建构,从而形成了一批似是而非的“新”古城和古建筑。缺少对文化语境充分理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只能令此类“仿古”如昙花一现般衰落、消逝,遗留下一批无人问津的空城。第三类则是对历史古城和古建筑的利用和保护不当带来的历史遗迹、文化语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破坏。正是看到古城、古建筑具有的旅游开发价值,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8]各地纷纷开始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将古建筑、名人故居、历史遗迹等进行旅游开发,以期推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商业化运作本无可厚非,游客的到来更能给历史文化遗迹带来新的活力,但是,过度的商业开发和毫无节制的游客引入已远远超过古城能够承载的极限。如,江南水乡的小镇风光本是雅致、娴静的,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自然山水之间浑然天成,造就出一方人文气息浓郁的景致。近年来,许多江南人文自然风光独特的小镇为了吸引游客,进行大量的商业开发。一些不符合当地文化语境的项目引入、缺乏合理规划的商业区建设和景区扩增,以及大量盲目的游客招揽不仅没有提升当地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声誉,相反当地的文化产业、生态资源、人居环境均遭受不同程度破坏。一批江南小镇的过度商业化造成了其文化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低质化。
综上可见,中国城市风貌问题的背后是城市设计者、规划者对城市文脉认识不足,未能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深度理解地方历史文化脉络,运用符合中国城市建设需要的规划思路和设计方法,将城市文脉与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如,匈牙利佩奇市场的更新案例[9]显示出:欧美城市更新更加倾向采用梳理当地城镇历史文脉、人性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的更新策略,所制定的规划方案和改造措施均基于保护和传承文脉的基础上展开现代化的创新和传承。笔者认为,当下迫切地需要探寻一条基于东方设计视角对中国城市文脉加以传承和创新的城市设计路径,这也是推进可持续、有机的城市更新的必经之路。东方设计学的设计立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为底蕴,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和需要相结合,推动当代中国设计的繁荣与前进[10]。基于此,在城市更新中提出“东方设计视角”可阐述为以下几点具体设计路径:
其一,认识中国城市的文脉,提炼城市文脉主线。
中国历史悠久,几乎每一座城市中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需要注意:城市文脉不等同于历史遗迹、古建筑或是古董,更不是一座博物馆或一个景区能够全部承载的。城市文脉的传承仅依靠博物馆、故居或是景区等形式将会走入困局,无法进行有效的活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独特的空间建构语言和表达逻辑,这是一个交织、连接着多种文化要素的完整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文脉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和发展,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精髓渗透于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东方设计视角展开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要求设计者要首先对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背景有深度的认识,继而加以有效提炼。以城市中历史文化遗迹为例。历史文化遗迹承载城市文脉中许多重要的内容,它们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城市文脉的载体。当下中国城市旅游中,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重要的推广名片和游览节点。然而,多数城市却未能充分将历史文化遗迹与城市文脉相联系,仅将其作为文物保护或是景区开发,使得当地文化旅游主线不明,内容零散。实际上,不论是名人故居或是历史遗迹,这些都是建构起城市文脉的重要环节,一座城市若可以以文脉的形式串联起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则能够使城市的独特性格外凸显出来。如,南京提炼“民国历史文化”将其纳入旅游业的开发,打造的旅游线路格外具有城市特色和辨识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其二,寻找适合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文脉表达路径。
城市文脉的活化不是单纯的复古,也不是盲目地开发。一方面,中国城市文脉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下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仍要亦步亦趋的延续古制。如何在现代城市发展、现代城市生活与城市文脉传承和表达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当下中国城市更新中需要思考的课题,也是城市更新中人性化的体现。比如,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和生活需求的改变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空间建构提出新的要求。相比古代,当代中国城市人口的数量呈几何倍增加。古城、古镇以及城市中的旧街区、古建筑等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与现代城市建设、现代人生活相融合,就要求设计者对空间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和建设。在旧街区、古城中建设公共卫生设施、扩大公共活动区域等就显得格外必要。另一方面,文脉的创新开发和表现须进行有序、合理的规划,寻找适合当地文脉表达的路径和方式。文脉的表达可以通过城市物质层面的建设,但也离不开柔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地方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然而,我们发现当下的地方文化旅游很多没有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表达路径。文化旅游模式趋同、体验方式单一、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和种类贫乏等都制约着地方文旅产业的开发。比如,配套文艺表演项目是地方文化旅游常见的体验形式。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这些文艺表演大多存在内容雷同、艺术价值不高等情况。地方文化特色不足、缺乏精品致使观看者对此类表演往往评价不高,更鲜见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的经验值得借鉴。该景区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实景表演,呈现宋代汴京市井风情。这一文艺主题活动巧妙地将宋代名画、传统民俗、地方历史与现代人的娱乐需求相结合,以文艺表演的形式呈现开封的历史、风俗和文化特色,凸显地方文脉,获得较好的文化和经济效益。
其三,关注城市文脉的多样性。
要明确城市文脉需要的是活化传承,这意味着历史文化遗迹不应该只是一味地保护,更应当融入现代城市之中,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保护不意味着固守。一味地固守只能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对于文脉的传承是不利的。当城市中的旧街区没有了生活在其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又如何能让人感知到当年城市的市井繁华呢?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规划的合理运用,发挥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代城市中的功能性则不失为城市文脉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11]。此外,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创新还应当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尤其要关注城市中与普通民众紧密关联的市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12]通常与重要历史人物有关或是具有较高艺术、经济价值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但这些事物更多的与社会权力阶层和精英群体联系在一起。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化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城市文脉的构建应该兼具精英文化的杰作,也有市井文化的智慧,缺少其一都不能将城市的精神和独特性完整呈现。开展民间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复兴地方民间节庆风俗,此类举措是中国城市有机更新进程中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有效策略。
基于中国城市建设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发展要求,一批立足于东方设计视角开展的城市更新设计实践让我们看到:设计者植根于城市文脉,深度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城市文脉特色,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打造具有中国城市特色的文旅产品。这些设计实践成为城市响亮的文化名片,推动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在此仅以扬州瘦西湖新区旅游开发为例,解析东方设计视角之下打造城市文旅产品的路径和经验[13],以期对当下中国城市更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扬州瘦西湖新区规划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之一,区域内包含大量人文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是扬州城市文脉的重要环节。在规划之初,区域内已包含两个4A级景区,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瘦西湖景区、大明寺、西园、观音山、铁佛寺、平山堂、古林堂、欧阳祠、唐罗城垣遗址、唐子城遗址、宋夹城遗址、宋宝祐城遗址、古桥遗址等均包含在规划区内[14]。尤其是规划区域内的扬州古城遗址(隋-唐-宋)显示出历史上扬州城的筑城过程和城市发展轨迹,是承载了扬州历史记忆的珍贵遗存。规划区内具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长期以来综合规划不足、系统性差、人为侵占严重以及保护难度大等实际障碍。因而,尽管该区域中有一批颇具知名度和吸引力的景观,但是,都显得颇为零散、没有凸显地方文脉的优势和特色。故此,该项目在设计规划之初就确立了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前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旅品牌和城市名片的核心设计方向。通过系统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扬州城市发展的需要,瘦西湖新区规划设计立足于梳理和挖掘城市文脉,注重对整体环境、文化和生态的保护,统筹规划和保护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15]。新区中尽可能保证基础设施完备,而又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不仅尽可能少增加建筑,还对新区内的现有建筑大做减法[16]。通过提炼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对城市文脉进行有效传承和合理创新,构建城市文化旅游的高品质产品。
在实际的设计规划实践中,该项目的一些有益的策略值得学习和借鉴。首先是提炼扬州城文脉主线,把握区域发展与城市整体规划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城市更新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瘦西湖新区规划将挖掘本地文脉作为首要工作,将规划区域内的人文景观以及整个扬州城的人文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以城市文脉为主线进行整合[17]。自古以来,扬州便是江南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其城市格局、建筑样式、人文景观等均被打上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同时又具有江南水乡的区域特点。梳理扬州城市文脉是展开系统性整体规划设计的第一步,通过这一过程可明确区域规划与城市建设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联性,是落实可持续、有机城市更新,避免盲目规划的有效方式。
其次,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活化。“修旧如旧”和博物馆式的城市更新策略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对此,在瘦西湖新区规划设计中采用保护与活化双管齐下的方式。开展深度的历史文化遗迹清点、申报和保护工作是具体规划实践过程的核心工作;同时,结合文旅开发的需要以及城市发展的进程,进行资源的当代活化和创新运用。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前提下,赋予规划区内的景观以新的内涵和功能,为当地文化旅游注入新鲜血液。诸如,具体规划中对扬州古城遗址的保护和活化、扬州花文化的展示和开发都基于对扬州城市文脉的把握,结合当代城市发展需要进行的创新设计。从目前实施情况看,这些已成为扬州城市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在扬州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第三,结合扬州城市发展进程进行区域内多元化文旅产品打造。今日的扬州已成为多元化、综合性的现代城市。规划不仅要盘活现有的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同时还要延续城市文脉进行合理的新项目开发和城市空间建设,以此满足现代人对于城市功能、旅游休闲的不同需求。这其中包括了城市物质层面的规划和建设,也有软实力的提升。商务休闲度假区、花市、购物街、美食城等场所极大地提升了规划区域内的功能性,符合现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等多重物质和精神需要;儿童游乐场、动物之窗、历史展示区、花文化博物馆等场馆的建设则关注不同年龄层次、文化背景人群的趣味和喜好,丰富了城市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此外,结合地方民俗、历史文化传统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游园会以及开发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则将固态的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城市生活脉搏相融合,使城市文脉以活化的文化产品形态获得新的生命力,带动城市文旅产业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化和推进使得中国的城市更新步入新阶段。历经增量时代的高速发展之后,我们积累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经验,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教训,尤其是城市文脉断裂带来的弊端已为人们所深刻认识。存量时代里,中国城市建设在综合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倡导可持续、有机的城市更新策略,其中城市文脉对于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18]。可持续城市更新策略要求当下及未来的城市建设者对城市文脉要有深度的认知和理解,在保护和传承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活化和创新,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将城市文脉融入城市空间、建筑、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之中。扬州瘦西湖新区旅游开发作为运用东方设计视角展开的城市文脉传承和创新的设计实例,其规划方案及后续的实施效果显示出:有效的城市文脉梳理和创新运用对于城市文脉传承、文旅产业建设以及城市未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