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伟,陈月明,李晓冬
(1 洛阳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2 洛阳师范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焚烧法、填埋法、堆肥法[1]。可快速减量减容、二次污染少、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焚烧法成本较高且会产生有毒气体,有毒气体经过循环会伤害人类自身;处理费用低、方法简单的填埋法会耗用土地资源,滋生出的细菌会对土壤和水、大气造成二次污染;而能实现垃圾资源化、垃圾无菌化的堆肥法又会出现对垃圾的选择性差、规模小、肥效低等问题。在严峻的现实下,需要对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思考,分析我国现状针对垃圾源头及管理制度等问题,开拓创新或者借鉴外国可借鉴的经验,切实解决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天都会生产出大量的垃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困境,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2]。近些年我国生活垃圾的生产量保持10%左右的增长,在2018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生产垃圾最多的国家,2018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了2.28亿t[3]。在一些城市经常会看到“垃圾山”、“垃圾海”,垃圾围城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境,还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基于此,城市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严峻考验。
本研究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宿舍、餐厅及教室的实地考察,根据互联网和相关文献计划调查项目16项,结合实际共剩余调查项目11项,其中单选9项多选2项,意在调查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根据洛阳师范学院官网,洛阳师范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容量的计算公式为:[4]。据此,调查抽取了10%的样本,针对校园不同区域分别在信息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和研究生教室发放调查问卷,对大一至研二6个年级学生共发放280份调查问卷,收回268份,问卷的回收率95.7%,其中由于抽样误差、没填全等被调查样本误差,剩余的有效问卷共263份,问卷有效率93.9%。
由于每个学院女生占比都高于男生,为了减少男女比例对于调查结果的影响,取样了男女比例较高的信息技术学院;为了减少不同层次对于调查的误差,调查取样本科院系的基础上也取样了全日制研究生;为了减少文理科差异对于调查的误差,取样了学前教育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此次调查有效问卷263份全部来自于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样本95人,占总人数的36.12%;女性样本168人,占总人数的63.88%。在学历上,本科学历样本186人,占总人数的70.72%;硕士学历样本77人,占总人数的29.28%。
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中,有37人(占总人数的14.07%)表示非常清楚;有142人(占总人数的53.99%)认为自己大致清楚;有58人(占总人数的22.05%)对垃圾分类不太清楚;有26人(占总人数的9.89%)表示不清楚垃圾分类。研究可知,90%以上的学生对于垃圾分类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大致清楚占比最高,说明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还不够高。
数据显示,有199人(占总人数的75.67%)通过互联网、电视及广播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有30人(占总人数的11.41%)在报纸和书籍上看到过相关知识;有31人(占总人数的11.79%)是在老师或同学口中听说的相关知识;只有3人(占总人数的1.13%)是通过家人了解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可以看出,由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是通过网络和电视广播获取垃圾分类的信息,而现如今沟通交流越来越少的困境,导致口头经验传播的有效率远不如网络及数字化技术。
研究样本中,有12人(占总人数的4.56%)有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并对垃圾进行细致的分类;有160人(占总人数的60.84%)有意识进行垃圾分类,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是部分分类;有52人(占总人数的19.77%)有意识但从未进行垃圾分类;有39人(占总人数的14.83%)对垃圾分类毫无意识。数据显示,有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付出实际行动的学生只有不到5%,超过95%的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或无意识,更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
有67人(占总人数的25.48%)觉得垃圾分类太麻烦,很难坚持下去;有42人(占总人数15.97%)觉得配置太差就算分类最后也是混在一起,没有切实有效的意义;有137人(占总人数的52.09%)认为无相关配套设施,如只有一个垃圾桶;有17人(占总人数的6.46%)在周围人都未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下随波逐流。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垃圾未进行分类的原因是校园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如何减轻垃圾分类的复杂程序也成为提高学生垃圾分类行动力的必要因素。
有217人(占总人数的82.51%)认为有帮助;有46人(占总人数的17.49%)觉得没有帮助。根据数据,大部分学生对于这种操作较为简单的垃圾分类方式比较认同,这说明大学生垃圾分类能力可塑性强,为垃圾分类设施适当改良后大学生垃圾分类的行为力增强提供了有效依据。
其中,有12人(占总人数的4.56%)认为垃圾分类的好处在于能够减少占地;有72人(占总人数的27.38%)认为垃圾分类可以变废为宝进而节约资源;有57人(占中人数的21.67%)想到了垃圾分类会减少因焚烧而产生的有毒气体;有122人(占中人数的46.39%)只知道垃圾分类有好处,但对于具体好处不清楚。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的学生不清楚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是导致垃圾分类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样本数据中,有246人(占总人数的93.54%)支持垃圾分类活动;有4人(占总人数的1.52%)不支持垃圾分类活动;另外13人(占总人数的4.94%)对于垃圾分类活动不太关心。数据中,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垃圾分类活动,但是他们大都是“理论中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在开始时会觉得挺新鲜,也做了一阵儿,但后来大家发现丢在两个桶里的垃圾其实都差不多,所以也就跟着随便扔了[5]。大家虽然能够意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但是并不能养成有效的习惯,需要结合监督机制和管理创新。
目前的垃圾分类方式还比较单一,多数学生是通过电视广播了解相关知识。高校可以设立垃圾分类文明月,班主任、辅导员召开“垃圾分类我先行”系列主题班会;从各学院选取志愿者监督垃圾分类情况,并通过垃圾分类行为给予一定的奖惩;还可以举行相关比赛,比如网络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这样使垃圾分类氛围更加浓厚的同时,也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垃圾分类目前分为3种是比较简单便捷的,在校园里可以使用比较简单便捷的“三分类”法,“三分类”法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6]。第一种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7]。第二种是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电池、电路板、灯管、过期药品、杀虫剂及日用化学品等[8]。第三种是其他垃圾,即不属于以上二者的垃圾。
大部分高校生是愿意对于垃圾进行分类的,但是由于对垃圾的可回收性缺乏认识,以及设计薄弱造成的混乱,导致对垃圾分类的行动力不足,因此应尝试从更认知的角度来探索回收过程,提出更直观、更少混乱的垃圾分类方式[9]。由于大学生生活垃圾大多是生活中的快餐饭盒或生活废弃品,有害垃圾组成比例较低且大多不可回收,所以应在宿舍门口放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在减少学生垃圾分类负担的同时也方便了城市美容师对垃圾进行处理。在去往餐厅口的路边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在餐厅门口设置“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这样经过3次投放,就能将生活垃圾做到有效的分类。使垃圾分类到相对应的区域,在高校打造出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