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为例

2020-11-28 18:16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18期
关键词:书库古籍长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117)

0 引言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籍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蕴藏着前人的研究成果、文化精髓,具有不可再生性,同时兼具文物和文献的双重价值,更显弥足珍贵。古籍保护是维持古籍文化意义的所有过程[1],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2]。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5年启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古籍情况,对登记的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古籍数字资源库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制度;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命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加快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进一步加强古籍的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通过对古籍进行影印或整理,对古籍进行再生性保护,使古籍化身千百,永久传承[3]。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对古籍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提供了极好的古籍保护平台。长春中医药大学作为吉林省内唯一一所中医药类知名高校,十分重视馆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加强了藏书条件、人才培养、硬件设备等方面的建设。

1 古籍建设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当时仅有古籍数百部,馆藏基础十分薄弱。建馆后,校领导十分重视藏书建设,时任老馆长王者悦先生多次南下北上收集、购买,至60年代中期,古籍藏量已经增加到上万余种,后经分校,善本被大部分拨出。后又经不断受赠与购买,现馆藏古籍近三万册。据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记载,我们研究考证:《金匮要略广注》版本有两种,一为刻本,一为抄本,对比国内三家之刻本,认为我馆清康熙21年刻本《金匮要略广注》是国内所存最早最完整之版本。《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版本有11种,对比国内湖南、北京、上海各家,认为我馆清嘉庆21年丙子醒愚阁刻本为国内所存最早最完整之版本。以上古籍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版本价值,是中医药学术、科研、临床研究及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2 人员队伍建设

古籍部现有6名专职工作人员从事古籍管理、修复、编目、普查、研究整理等工作。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2人。平均年龄43岁,是一支年富力强、负责、严谨、积极向上的研究型队伍。

3 古籍保护具体措施

3.1 完善的古籍保护规章制度

古籍部制定并完善了各种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如《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管理规定》《古籍部工作职责》《古籍部岗位安全责任书》《古籍部工作制度》《文献查询阅览制度》、《读者需知》《古籍书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进出书库档案、读者借阅档案、古籍出入库档案、书库温湿度定期监测档案、图书修复档案、古籍整理档案等。

3.2 标准化古籍书库建设

2010年长春中医药大学新图书馆建成,校领导十分重视古籍书库建设,先后考察了多家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综合实际情况,建成了占地面积为1000余m2(实数)古籍室,包括书香阁(古籍书库)、古籍阅览区及古籍修复室。268m2独立的古籍书库中,配有87组全樟木书柜、先进的恒温恒湿系统、红外线防盗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设备,为古籍原生性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3 古籍修复室建设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曾先后派出3人次学习古籍修复、2人次学习拓片等技艺,现已购买修复设备:600EP液压切纸机、可持续力古籍修复压平机、专业修复台、修复工具,并努力申请立体显微镜、除尘机等相关设备。

3.4 古籍开发与利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始终重视古籍的开发与利用。1983年,图书馆牵头,组织全省10家单位编写了《吉林省中医古籍联合目录》,这部《联目》是目前省内唯一一部中医古籍联目,确立了图书馆在吉林省古籍研究的地位,同时为《全国中医古籍联目》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此后,古籍部参与编写了《吉林省古籍善本书目》、参与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的全国150家图书馆的古籍资源调查,并参与编写《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主编出版《中华养生大辞典》《中国药膳大辞典》《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籍》《<本草图经>研究》。其中《<本草图经>研究》一书得到国内著名药物学家邓明鲁教授的高度评价,认为是目前研究《本草图经》最详细、最完备的一部重要参考书。另外编著了《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医疗保健与传统节日》《孙思邈与<千金方>》等著作。1987年,图书馆将馆内八部珍本医书勒为一编,名为《春湖医珍》,并将其影印出版。此后点校出版了《药性歌括四百味》《金匮方歌括》《伤寒指归》《脉药联珠》《圣济总录》等著作。

图书馆还建设了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平台—中医药古籍文献情报研究室,大力开展古籍学习及行业交流。截至目前,经图书馆古籍部门人员参与编写的著作现已出版6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科研10余项,并获多项奖励。

4 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

(1)馆藏精品少。善本书是各图书馆古籍藏书的重中至重。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多次申评“中医古籍善本书目”未果,缘于馆藏精品少,善本书等级不够,馆藏建设上有待加强。(2)修复技术有待加强。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已培养古籍修复人员3人,仅1人专门从事修复工作,现已修复民国书籍近150册,清代医集20册,修复能力与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3)整理力量不足。自1983年以来,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整理古籍数量有所提升,但质量与影响力势头不足。1983年所编《吉林省中医古籍联合目录》,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古籍研究中都较有名气,近年所出著作均无此影响。

5 古籍保护对策

(1)购买精品,扩充馆藏。调研民间藏书,统计书目,与民间藏书家保持联系,针对读者需求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在图书经费中抽出一定比例资金购买古籍今印本,争取更多经费购买古籍,扩充馆藏。(2)提高修复技能。正确认识中医药古籍文献价值和修复意义,加强古籍修复人员素养,是完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现状的有效措施。古籍修复人员应不断提高修复技能,内外兼修,制定计划,尝试动手修复珍贵古籍[4]。(3)努力整理古籍。进一步考证馆内藏书,对于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珍善本进行整理研究,及时发布科研成果,提高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努力出精品,为中医药临床与科研服务。(4)做好规划,适应发展。结合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做好吉林省古籍保护工作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古籍保护工作,适应古籍工作形势的不断发展,结合吉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大好时机,将省古籍保护中心建设和省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5]。

6 结语

高校图书馆应结合社会广大公众的最大需求去开发古籍,使古籍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等融入社会公众生活中,实现古籍信息的增值性开发。今后,长春中医药大学古籍保护工作会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立足本馆,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办馆理念,创新工作,夯实基础,为古籍保护尽自己的力量,为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书库古籍长春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初夏
“人梯书库”丛书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印语长春
我是古籍修复师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走进长春净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