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乡村旅游产业的四大瓶颈及对策

2020-11-28 18:07
绿色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潼南用地旅游业

李 柱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重庆 402660)

1 潼南区乡村旅游业现状

截至2019年底,潼南区旅游综合收入约35亿元,旅游固定资产投入高达到70亿元,接待游客约700万人次。潼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人文文化、优美的生态资源。日前拥有2个国家4A级景区(潼南大佛寺景区、杨闇公故里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陈抟故里·崇龛花海景区),1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3个国家级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潼南东升茶山农业观光园、重庆市农龙牛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潼南太安灌坝基地、重庆旺龙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潼南太安灌坝基地)。除此之外还有桂林桃花山、太安香水百合田园综合体、柏梓镇格桑花、花岩镇梨花、古溪镇牡丹花、马鞍山森林公园、马龙山卧佛等美丽养眼的旅游资源。

现阶段,潼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以“旅游+”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因地制宜,以“六养胜地”为品牌,结合生态条件打造特色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延长产业链推动农旅融合。在旅游取得经济效益助农增收的同时,潼南也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红色、绿色、金色文化,促进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动文旅融合。

2 潼南区乡村旅游存在的四大瓶颈

2.1 集体土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制

土地是发展乡村旅辦第一位的资源,如何利用这一资源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不但要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还需要进行适度适量的商业开发。农村的土地性质是集体用地,而商业开发需要改变土地性质,将原有的集体用地改为商业用地,从而农村土地的利用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原有的农用地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资料,更是向广大游客展示农业生产生活的平台,是吸引游客的一种资源。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各种需求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需要建设一些商业、服务、娱乐等方面的建筑物、构筑物。这些建设用地能不能取得合法合规的用地指标,涉及我国对农村集体用地的各种保护和限制政策,乡村旅游受到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土地问题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

2.2 传统文化缺失

乡村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步积累和沉淀下来的,面对这种日积月累形成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当地土生土长的人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在更多的时候,他们仅仅把它当成一种习惯。实际上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的独特的手工艺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田园景观和艺术文化,正是乡村旅游的独特之处。由于人们缺乏对乡村文化保护意识,缺少对乡村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建筑、时髦流行的服饰、色味俱全的快餐等取而代之。乡村生活的古朴风貌在逐渐消失,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在逐渐减弱。

2.3 建设随意化

近年来,乡村旅游遍地开花,但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风险评估、资源整合。只注重规模的大小,不注重质量的高低,潼南香草园运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另外,由于资金缺乏,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游客们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需要。

2.4 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旅游的发展带动餐饮业的发展,游客对畜禽的饮食需要也相应的增加。当地村民自家养殖的畜禽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在旅游景点内大量的散养畜禽,而畜禽粪便无处不在,严重影响了景区内形象,破坏了景区内生态环境,甚至导致疾病蔓延。其次,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景区内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因为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而没有妥善处理,严重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 推进潼南区乡村旅游的主要对策

3.1 规划先行——有序发展

(1)坚持本土特色。旅游开发的过程要兼顾景观的保护和开发,要扩大旅游规模,要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切都离不开规划。对自然的改造,对乡村景观的规划都要遵循景观生态特点,不能盲目破环原生态规律。本土的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具有当地特色才是旅游的精华之所在。

(2)创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游遍了名胜古迹之后,他们更想回归田园生活。因此,对于新型的旅游业来说,创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因为游客们需要的不是雅容华贵的居住场所,而是对古朴的大自然的追忆。

(3)统一规划。乡村旅游规划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综合考虑。首先,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和社会效益等要素,在科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实证分析。其次,乡村旅游规划要从资源 开发、旅游设施、旅游交通、环境保护、旅游景区形象和旅游线路等多角度出发,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各个要素。

3.2 创新用地政策——多措并举

一是优化乡村旅游用地政策环境。土地是旅游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用地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这对优化旅游业用地政策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对旅游业用地进行整合性政策设计。国土资规(2015)10号文件仅有五年的有效期,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分类国家标准等进行调整已迫在眉睫。对于旅游基础设施用地,可根据其公益性考虑纳入公用设施用地进行管理。对于复合性旅游用地、旅游新业态用地,可根据其对土地现状的影响,进行差别化管理。

(2)将旅游业用地作为土地制度改革的先头兵,加快政策创新。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发展方式灵活,可适当加强士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中旅游用地的机动性。

(3)增强旅游业用地政策的可执行性。对旅游业用地政策进行系统评估,将旅游业用地政策积极稳妥地落实到位。积极学习全国各地旅游业用地特别是乡村旅游用地在实践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及创新做法。

(4)加强对乡村旅游用地的监管和管理。对于国家规定的乡村旅游建设用地,只能用于乡村旅游相关的自营性经营房屋及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开发住宅商品房,不能炒买炒卖集体建设用地。

(5)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配套制度,包括建立产权变更登记制度、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相关税费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有利于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3 保护传统文化——记住乡愁

3.3.1 留住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中华之崛起,国家之强大,与上下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因此,在乡村旅游规划上,既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又要精心培育传统文化发展自身的土壤。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保护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足够的传承和自身发展的空间。从民居、街道到整个村落都纳入保护区域,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整体保护。

3.3.2 处理好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文化要在发展中求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文化的创新要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才能完美的体现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进行有效的鉴别,不断地创新,才能孕育出体现新时代新内容的现代文化;只有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统文化才可能得以发展和传播。

3.3.3 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1)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整合现有传统文化的扶持资金,专门设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加强各类传统文化扶持资金的监管,狠抓落实。

(2)在全区内推广传统文化,深入当地文化特色,可以从青少年、小学生甚至是幼儿班开始。将传统文化深入校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从而完成对传统文化推广和传承的历史任务。

(3)采取有效措施对民间艺人加以保护,以达到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目的。加强培养民间艺术后备队伍,以达到对传统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中“绝学”、“绝技” 等的有效保护。

(4)建立有效机制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其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只是高科技方面的专利,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方方面面的知识产权涵盖在其中。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了传统文化的根。

3.4 生态保护——留住青山

(1)完善监管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定及标准,规范和约束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让管理机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寻,从业者也有章可遵。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监管,镇、区及以上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而村、社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及力量,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步步壮大完善。

(2)要统筹兼顾。首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河水、美丽的蓝天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优美的生态环境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健康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牡大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反哺生态环境。其次,畜禽业与种植业有机统一,在名禽业养殖的时候,要严格控制牲、畜、禽的数量,规范其粪便的堆放。类便又为种植业提供丰富的农家肥料,生产出有机农产品,让游客吃上环保、健康、美味的农家菜。形成一套可持续生产的产业发展链。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以环境换资金,以资源换项目,要统筹兼顺,和谐发展,环境美则旅游兴。

(3)提高防污能力。首先,要增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力宣传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从思想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其次,要引进先进的处理设备、处理技术对农村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城市垃圾和污水是集中收集,统一处理,而农村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则是随意堆放,任意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极大,更应引起重视,将一些难以分解、有害的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后再排放,从源头上减少或者杜绝对乡村空气、土地、水等资源的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潼南用地旅游业
潼南:城乡融合花绽放 高质量发展路通畅
潼南:“田间学校” 精准发力 助推中药材产 业兴旺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说好潼南话 干好潼南事 做好潼南人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